“三个带动”助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简报
简报一: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坚持“三个带动”着力推动全民创业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坚持“政策”带动。积极推动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加大资金的投入,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及各类群体实现就业创业。把小额担保贷款作为推进就业促进创业的重要手段,截止9月底共发放贷款1632.5万元;二是坚持“培训”带动,积极抓好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培训、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性培训及创业培训等工作,取得真果实效。截止目前,共开展就业前专业技能培训12098人、再就业培训1230人、创业培训1260人;三是坚持“平台”带动。不断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将就业失业登记、小额担保贷款申报、岗位信息发布等业务延伸到乡镇、街道及社区,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简报二:
一是带动青年助力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先锋队、生力军作用,在“青春助力‘十个全覆盖’”活动中,积极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包扶嘎查规划建设等开展志愿服务,带领团员青年和团干部进行现场观摩,让更多的青年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从而更好地投身于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青春绿伞”、“光盘行动”,唱响青年生态环保新主张。
二是带动青年积极建功立业。开展“青春建功新牧区”就业创业培训、“东西互助”行动、“一对一”帮扶青年创业行动、“送金融知识科技服务下乡”、“百万青年出草原”、“订单式”技能培训等工作,为青年就业创业打牢基础。搭建并完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宣传小额贷款知识,为青年创业提供帮助。开展青工技能比武、岗位练兵、“青年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选树青年典型,引领带动青年。
三是带动青年志愿服务。几年来,在全市精神文明现场会、旗庆、那达慕、冬季冰雪节以及国家、自治区、市旗等大型赛会中,提供优质青年志愿服务。以“学雷锋”公益行动、关爱行动、阳光助残行动、暖冬行动为代表,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在汶川、玉树地震时,全旗各级团组织为灾区捐款捐物。在抗击非典、牧区火灾、白灾、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青年官兵热诚奉献,展现了青年的社会责任。
简报三:
近年来,昌黎县注重加大全县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实行院地合作、搭建平台、分层培训等举措,逐步实现农村人才的`“三个带动”,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院地合作,实现外脑带动。积极利用驻昌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智力、技术和科研等优势,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业链发展、决策咨询、建立科研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合作。不定期协调组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果研所专家教授到全县重点产业进行考察,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上寻求对接点,促进智力成果快速向物质成果转化。果树研究所与多家种植户建立合作关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与华夏新农公司达成技术帮扶协议,相关专家以技术入股的形式直接参与生产建设,不定期深入一线,对种养殖户直接开展技术指导,有效促进全县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到靖安镇果蔬专业合作社、碣石葡萄产业协会,就草莓、葡萄管理技术进行服务,成效显著。据初步统计,仅上半年相关专家在全县基层企业、农村开展各类型技术服务活动20余次,受益农村人才近1000人。
搭建平台,促进辐射带动。坚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先后组织开展“人才服务进万家”、“人才服务基层”等一系列活动,动员全县市县级拔尖人才、专家服务团成员、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开展服务活动,实现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活动中,各类人才采取了结对帮扶、信息服务等措施,对农村部分致富较慢、信息缺乏、急需技术的农户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并通过昌黎农业信息网、昌黎科普信息网等网络及“渔信通”、“农信通”等短信平台,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县科技局组织成立科技特派员协会,为科技特派员将科技、知识、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打造了平台。目前,协会会员已达100余人,累计举办科技服务活动400多场次,录制电视科技节目8期,发放科技信息报5万多份,培训农民6万多人次。
分层培训,强化素质带动。注重加强农村人才的培训工作,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县职教中心采取办班培训、赶科技大集等方式,为农村人才送去多门类农业科技知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特色培训的形式,分批次下基层一线开展实地培训工作,向农村宣讲各类人才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农村科普信息、市场走向、销售渠道等信息。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大讲堂活动,各乡镇党委积级组织优秀农村人才纷纷走上讲堂,以身示范的向周边群众传授生产技术和致富经验。此外,县委注重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培训作用,积极鼓励农民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整体竞争能力。至目前,全县创建各类规范性专业合作社200多个,吸纳社员近十万人,组织开展各种技术服务1.5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