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简报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既为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居住和出行环境提供条件,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卫生基础,以下是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简报,欢迎阅读!
街道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院落窗明几净……走进滦县农村的庄庄户户让人不禁慨叹:农民的居住环境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不好意思随手倒垃圾了,不再出了大门口就泼脏水了,物料乱放、棚舍乱搭、柴草乱堆的现象也荡然无存了……大伙儿说,这主要得益于县里持续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为把农村环境提升一个新的档次,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滦县在全县农村开展了新一轮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村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村内街道及村庄周围清扫保洁,同时村两委成立卫生保洁监管小组,定期不定期检查“户前三包”和村内清扫情况。
为了确保落到实处,该县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村通过印发宣传单、张贴明白纸、悬挂标语等形式,引导群众主动清理自己庭院和房前屋后的卫生。同时,各村健全和完善“五个一”配套制度: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有一支精干过硬的专职保洁队伍,有一套完善而严肃的检查和奖惩制度,有一套必备的环境管理基础设施,有一套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的教育办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监管机制。通过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定期进行党员群众问卷调查、成立卫生监督小组等形式,对村内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县镇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以督办单形式,逐一落实、限期整改。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建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新农村,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根本目的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还农村清洁美丽面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不仅是改善农村卫生面貌的主要途径,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实现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县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清洁家园行动等工作中,都对农村环境卫生和城乡垃圾收集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抓实抓好这项工作,既是当前的阶段性要求,更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
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愉悦群众身心,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凸显农村在发展中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是一件惠及广大群众,让农村共享发展成果的实事。
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垃圾随意丢弃,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富足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农村生活垃圾数量日益增多。但部分群众自觉收集垃圾的意识尚未养成。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置,往往是道路沿线村民随意丢弃在路边,等着公路养护人员、卫生保洁员上门清理;河、溪沿岸村民将垃圾随意堆放江边;住在村中的村民则将垃圾倾倒在房前屋后,等着天长日久自行腐化。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卫生意识欠缺,导致政府一直倡导的垃圾集中收集无法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2.基础设施滞后,收集转运覆盖不全。近三年,虽然政府日益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先后建设和购置了一批垃圾收集方面的基础设施,但客观上仍然存在数量不够、覆盖面不广等现象,部分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和保管不当,不同程度出现缺损。多数乡镇清运力量薄弱,有的甚至未配备专职清运保洁人员,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偏远村庄垃圾清运几乎处于真空状态,一些村庄的垃圾坑经常出现垃圾外溢现象。许多垃圾卫生死角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等互相混杂,加上人力、财力和精力等因素制约,短期内面广量多仍无法转运,导致臭气弥漫,影响周边环境。
3.村级经济薄弱,财政保障有待加强。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差,卫生保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除了正常的上级拨款,几乎无其他来源保障。县里虽然出台专项政策,对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实施资金补助,但按照现有补助标准,一个中等规模的村一般每年只能得到不到万元左右的补助,较小的村则只有千元。考虑物价上涨和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仅靠财政补助的经费,远远无法应付卫生保洁开支,有些村连保洁员报酬都一降再降,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更是无力承担。
4.保洁机制滞后,监督管理有待增强。保洁考核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为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但现有考核方式的设计在督促、激发保洁队伍方面力度不大;考核中对模式化的常规内容较为重视,但对不同地区在不同条件下的保洁实效缺乏统一、科学的衡量标准。在以村为主的保洁模式下,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往往以集中整治应付突击检查,环境卫生管理不够常态化、精细化。
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建议
深化宣传增强意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卫生面貌,除了政府重视外,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于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做好宣传、营造氛围。由宣传或创建部门牵头,充分借助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制订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宣传方案,做到短期有宣传重点,长期有宣传目标,实现听觉上有声,视觉上有形,生活上有影,形成立体式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意义和好处,逐步改变不良习惯,自觉参与到垃圾收集和卫生保洁当中。
科学探索环卫机制。结合农村实际,多策并举做好工作,实现城乡垃圾收集转运无缝对接。每个乡镇要制定规划,科学选址,建设、添置垃圾收集设施,延伸收集终端覆盖范围,真正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运行体制,实现增点扩面。要结合各乡镇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环境卫生工作新机制,现在许多乡镇实行卫生工作公司化,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服务外包,使得环境卫生工作业务上更专业,责任上更明确,管理上更有效。还有的村积极探索“垃圾不落地”,环卫机制不断完善。
找准抓手加强整治。乡镇、村要以生态、卫生、文明等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双清”行动、“四边三化”行动等重点工作,对照目标要求,制订工作方案,整合财力、精力,找准工作抓手,推动工作开展,提高工作实效。要以县农办的“农村环境卫生一键通”所暴露问题的督查、整改为契机,在发现一个整改一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消灭一批同类型的卫生死角,实现以点带面。也可以在新闻媒体设立固定时间的“曝光台”,对卫生死角进行曝光。做到日常工作和专项整治相结合,通过抓日常、抓整治,促进卫生保洁状况持续得到改善。
提高补助强化保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县财政补一点、乡镇财政出一点、村出一点、村民自己出一点“四结合”的资金筹集方式,实现运行经费的正常保障。激发和提高保洁人员工作热情,适当提高保洁报酬,结合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更多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众克服“难为情”思想,积极参与卫生保洁工作。乡镇要加大公共财政向环境卫生工作的倾斜力度,特别是现阶段在完善基础设施、安排环境卫生专项经费等方面要加大力度,为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打实基础。
健全制度促进长效。县级层面可以整合农办、城管、环保、交通、水务等各部门力量,明确管理主体,优化考核办法,做到督查、整改、考核、提高等制度有机结合,改变撒网式的工作方式,分阶段、分部位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抓出治理实效。如针对目前突出存在的乱倒建筑垃圾、工业垃圾问题,应明确管理主体,组建专门的处置队伍,各乡镇开展巡查,并设立有奖举报制度,一有发现或接到举报乡镇,能迅速行动,坚决打击。要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机构作用,重视常态化、目标化管理,经常性开展检查、督查,做到每周一抽查、每月一普查。对存在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及相关卫生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通过在一定范围的内部“曝光”,形成限期整改的倒逼压力,切实整改卫生顽疾。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责任感,持之以恒抓落实,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