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500字

刘莉莉

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收获了如潮掌声的《红海行动》,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本身的“燃”,更是点燃了生活在“强起来”这个*的人们,对国家和军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期许,是对国家“强起来”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

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1

《红海行动》以索马里护航、打击海盗和也门撤侨为原型,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了故事的核心,海盗劫持了一艘巨型的中国货轮,部分船员被海盗残忍杀害,其他人沦为俘虏和人质,为营救俘虏和人质展开了行动。

护航的军舰闻讯负责营救。海盗的装备跟解放军比,简直还处在原始社会,但是由于要保护人质的绝对安全,所以战斗直接选择了hard 模式。经过队员们的顽强拼搏,加上他们的精彩战术配合,人质被救出来了,一名海盗仓狂逃窜。但蛟龙突击队最优秀的狙击手罗星,说他杀了人,不能让他就这么跑了,恳请最后一次机会。然后他们乘坐直升机追了过去,由于海盗增援队伍赶来,对着直升机一阵扫射,罗星不幸中枪。后来经过抢救,命保住了,但是脊椎神经被打断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时候附近的伊维亚共和国,政局动荡,kong布组织和叛军攻入了首都,华人华侨面临生死威胁。海军战舰接到命令后,火速前往撤侨,最后一批次的撤侨队伍,被叛军堵在了市中心,虽有领事馆的武警战士拼死保护,但是寡不敌众,被困在一座厂房中,生命危在旦夕。kong怖份子用孩子做人质,把父母身上绑上炸弹,然后锁在车上,逼迫他们用汽车炸弹对政府军发起疯狂的攻击,政府军毫无招架之功。这时候蛟龙突击队神兵天降,他们有智慧担当,有狙击担当,有通信担当,有爆破担当,有温情担。

他们临危不乱、分工明确、默契配合,跟武警一起把中国侨民和武警伤员营救了出去。然而又接到命令,说kong怖分子劫持了一名中国人质。随后,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去护送中国侨民回去,另一路去营救这名中国女性人质。战斗打得非常艰苦,虽然超额完成了任务(把其他人质也解救出来了),但蛟龙突击队付出了惨重代价。任务完成后,他们得知能制造辐射性脏弹的原材料可能会落入到kong布分子手中,由于没能与军舰取得联系,他们决定为了和平要把这些东西抢走。

电影的最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现,“注意,这里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返回”为结尾,久久回荡在电影院内,也回荡在每一名观影者的心中。这部电影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在中东和北非,战争从没停止过,尤其是西方通过战争、通过颜色革命强行推广西式民主之后。这提醒我们,我们的社会虽然存在问题,但是不能盲目用外国推荐的方案来解决,必须要有战略定力,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持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决不能瞎折腾。

用电影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2

大年初五,我和老伴儿看了一场电影《红海行动》。是儿子在网上给我们买的票,要不还真想不起来到电影院里看电影。尤其是一部大年初一才在全国上映的影片。

从取票机上扫码拿到票就打算看电影,但服务员说是3D电影,每人花五元钱买了个专用眼镜。这时候仔细看了一下宣传栏上电影票的价钱才知道每张90元。好家伙,两个人就得花180元看场电影。说心里话,多好的电影我们也舍不得花180元看场电影。但这是儿子的心意,我们只好服从安排。

刚刚坐稳,电影就开始了。看看周围人还真不少。影院里安静的只听到电影画面里传出的声音,一幕幕惊心动魄大营救的画面,真实再现了中国海军8人小组执行撤侨任务整个过程,紧张程度让人喘不过气来。

《红海行动》是由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出品,林超贤执导,冯骥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现代化海军题材影片。

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在与叛军武装首领组织的叛军斗智斗勇识破阴谋以少胜多的故事。说心里话,长这么大还没看过这么过瘾的电影。

电影中展现出的先进武器和精良的装备让人大开眼界,现代战争并不仅仅是拼人的智慧,没有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不能打胜仗的,不怕死只是精神层面上的,决定战争胜负还要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我感觉这是一部大题材、大制作、大手笔、大场面的影片,影片中反映了国与国之间联手合作的问题,影片中宏大的战争场面耗费巨大,展现出的场面令人震撼。每个关键场面都真实再现了惊心动魄令人信服的效果。影片中虽然展现的是现代海军的作战场面,但给观众的感觉是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真实场景,让观众看到了我国军人高素质的作战能力。

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3

世界并不安宁,战火总是突起,很多时候死亡的威胁不期而至。《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真实复刻了我国首次武装撤侨过程。不同于《战狼2》结局的皆大欢喜,《红海行动》呈现了战争最真实残酷的一面,人质救出、恐怖阴谋打破,在迎接胜利曙光的那一刻,我们也接到了死亡的通知单。我们不禁扼腕叹息,英雄怎会死亡?可这就是现实。

狙击手罗星被打穿脊柱神经,观察员李懂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紧张,没能扫清敌人,间接害了战友。但他在顾顺的鼓励下,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终于能独当一面。我们可以想象,今后他将成为下一个罗星,带领下一个李懂走向老练,然后下一个李懂又会成为下下个罗星,带领下下个李懂走向老练……

通讯员庄羽在救援中瘫倒在一片尸体中,他说以前那么多的训练和演习并不是这样。所以面对血肉横飞的场景,他害怕了。可当他独自一人面对恐怖份子时,他摆脱了自己手指被炸断的恐惧惊愕,扑向了敌人,将利刃刺向了敌人……其实,当死亡来临时,他已经战胜了死亡。

战争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舰长所说:“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上了战场,生死岂还顾得?死亡固然使我们痛,但也让我们触摸到了真实。战争有,和平也有牺牲,只是你我处在这些英雄用血与肉铸就的和平的“温巢”里还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死亡沉重,但我们必须接住这份沉重。

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军,为什么要让家人时刻担心自己,承担失去自己的风险。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即使他们不成为军人,也会有别人承担起这份责任。即使他们不牺牲,也会有别人牺牲,他们宁愿牺牲的人是自己。他们在决定成为军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我的生命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人,而是属于国家和人民!

他们很坚强,因为他们铁骨铮铮;他们也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生命。但他们拥有坚忍不拔、铁血刚毅的内心和信念!

正如他们的口号: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守卫和平,感谢有你!

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4

《红海行动》根据在2015年3月29日发生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算不上是豪华卡司,却也是满满的实力演技派担当,影片中展现出的一个个画面,直击人心!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场面很残酷,但却很真实,战争就是会流血,会死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和平中国是无数英雄用热血换来的!

电影中也有很多温情!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有的是团队合作!没有偶像剧中矫情的狂撒狗粮,有的是佟莉和石头甜到心里的那一颗糖!没有一些抗日神剧中的天雷滚滚,有的却是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柔情的一面!杨锐的那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一句话,让人安心,使人感动,瞬间泪崩!

另外从另一视角来看,恐怖武装的头领为了革命的胜利,敢于为他的团队挡枪,选择自杀,也一定是有强大的信念支撑的。为了信念,可以随时牺牲自己,虽是反派,却也值得我们思考!

回到现实,学大团队也立志做教育平台中的“蛟龙号”,发挥团队优势,提高个人素养,服从命令,敢于担当,不抛弃不放弃,尽全力帮助到每一个孩子,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5

从百年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到"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团结与富强有多么重要。强大的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还要在军事上,更要在团结与爱国上。

国强民有尊严,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团结,团结必先爱国!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影片并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甚至没有过多的语言表述,而是通过战争的事实,通过一个个激烈、血腥、悲壮,甚至是残酷的画面,告诉我们一个硬道理:

中华民族不是复兴不复兴的问题,而是必须复兴;中国人民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而是必须爱国;华夏儿女不是团结不团结的问题,而是必须团结;中国不是富强不富强的问题,而是必须富强! 《红海行动》观后感

"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让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放眼中国与人类的未来,"勇者无惧,强者无敌",君子当自强不息!

家庭幸福,我的责任!中国兴盛,我的责任!世界和平,我的责任!爱护自然,我的责任!儿童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中年强则中国强,老年强则中国强,每一个中国人强则中国强!

整个电影主要讲的是解救人质,在解救人质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这部电影让我们看的感觉就是逼真,整个战斗过程,都很真实,对枪伤和炸弹伤描画十分逼真,我认为,这是对英雄最好的尊重。

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执行撤侨任务,从解救人肉炸弹,到面对“救救我孩子”哀求的动容,再到巴士中绝望地拆解炮弹,这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救世情怀,是充满人类同情心的人道主义卫士。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注重刻画了中国解放军,他们正是凭借着这么一股精神,来保障每个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解放军精神,有着深刻的内涵,是军人对祖国、对组织的忠诚与使命;是“保证完成任务”的承诺,是对纪律的无条件服从;是跨越困境的拼搏,是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危机意识,这种精神是解放军前进的动力,是这支军队能够所向披靡的力量源泉。

整部影片中,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大国风范。没有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表现了很强的团队精神说明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就应当和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相符合。塑造中国人的精气神,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由此联想到在基层工作的我们,也应该和他们一样,对党忠诚,在工作中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服从大局、服从上级的安排。以“为人民服务”为我们的根本宗旨,积极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于遇到的任何困难,都能勇于克服。团结同事,对于难以完成的任务,大家能够互相协助,共同解决。我们要学习“红海”精神,更要将这样的精神贯彻于生活和工作中,要不忘初心,更好的服务于基层。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收获了如潮掌声的《红海行动》,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本身的“燃”,更是点燃了生活在“强起来”这个*的人们,对国家和军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期许,是对国家“强起来”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蛟龙突击队”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中国商船,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军人的“勇者无惧”、什么叫“强者无敌”,一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足以让人感动,一句“中国军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瞬间让人泪目,!回想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备受欺辱的历史,生活在“强起来”*的人民怎能不热血沸腾?心中怎能不生出感慨: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民众的安全。

红海行动观后感心得体会6

电影末尾,当舰尾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时候,面对飘扬的五星红旗,片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网上还有留言说:看完《红海行动》,感觉好像挺亏欠军人似的。对于这种正能量满满的电影,我是举双手赞成的。美军也正是通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变形金刚》等系列电影让普通民众更直观更感性地了解军队的。

可以说,前几年的拥军爱军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很多战友购票时是不会选择插队的。许多车站装修时甚至直接取消了军人候车室。

*主席说: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受尊重的职业。这当然不仅仅是工资待遇方面,更多的应该是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是需要精神需求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大于物质需求的。否则,大部分人是不会愿意加入海军陆战队,不愿意参加这种营救行动的。

最近的“军人依法优先”、“军人购票打折”等现象,让所有的军人心里都暖暖地,并非真的赶时间差几分钟,而是感动于全社会对军人职业的慢慢理解和包容。

《红海行动》中的营救人质虽然是虚构的,但十年之后电影中的场景必然会出现。大国的崛起之路必然是战争,别无他途。因为旧的霸主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将既得利益和地位拱手相让。英国的称霸在于击溃了西班牙;美国的崛起,在于打败了墨西哥和英国殖民者,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巩固了霸主地位。

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也必然摆脱不了历史的规律。到那时,大国的威严将不容侵犯,对国民利益的保护也必将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也都会因为拥有一本中国护照而感到骄傲。

电影落幕,我难抑心中的激动,当即发了一个朋友圈:明知前方枪林弹雨,明知前方命在须臾,只因职责所在,所以义不容辞。救你,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