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观后感1000字

王明刚

亮剑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1][2]2013年,《亮剑》上榜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亮剑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亮剑观后感1

《亮剑》是近些年来十分受欢迎的一部军事题材小说,最近我抽空品读了一下,故事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竟让人一时放不下手来,最后,一口气读完了该作品,也终于明白该作品如此畅销的原因。

《亮剑》以我军将领李云龙的个人命运为主线,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期间受到迫害自杀,到1980年予以平反为止的人生传奇故事。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军人、作为开国将领、作为共产党员所体现出来的忠诚,勇敢,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特别是作品所点出的亮剑精神,更是成为许多人讨论和学习的新的观点。

“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正是对“亮剑”精神的重点概括,亮剑精神是面对困难时的一种勇气,更是下决心解决困难的一种魄力。

“逢敌必亮剑”——在晋西北面对拥有先进武器的山崎大队,在敌众我寡形式势下,李云龙率领着 “独立团”亮剑了;在解放战争中,面对武器精良,军事理论过硬的老对手楚云飞时,他毅然亮剑了,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多的只是面对不同对手时灵活运用的战术和策略,也正是他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使得他全歼了山崎大队,取得了最后胜利。“狭路相逢勇者胜”,也正是对他骁勇善战的真实写照。

同样“亮剑”精神不只属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也适用于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工作。首先面对困难要永不言弃。生活中遇到瓶颈、工作中被困难绊倒,都不要轻言放弃,也许再坚持一秒事情就能发生转机,困难就能被解决。特别是在工作中,我更有深刻的体会,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回避、退缩都无济于事,只有正面 困难,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机会。其次要能吃苦,提高自身实力。以卵击石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之举。像小说中李云龙虽没有上过军事院校,却身经百战,积累下丰富的经验,每次的战斗并不只靠拼命的精神,而是有一套布署计划。而实际工作中,在解决困难时,同样也需要一套部署计划,按步骤一步步解决问题,而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总之,“亮剑”精神给了我许多启示,勇往直前、奋勇拼搏,坚强无畏的军人品质我们同样适用,我们就是要汲取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不俗的事业。

亮剑观后感2

《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小说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亮剑》最能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豪迈粗犷、血脉贲张,正是今天所缺少、人们所期盼的东西,小说中的主角李云龙,他好战、善战、直率、蛮横勇猛、有血性、嫉恶如仇,是一个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点子特多、尊重战场实际,不按照战争游戏常规作战、敢于抗命、有血有肉的主角,也是一个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个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真实的中国军人和优秀的共产党员形象的再现,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试问,二战时中国为什么战胜了无论是在军事武力还是人力科技方面都比自己强的日本呢?我想,我们大家都能毫不犹豫地说:“是军魂!”我很欣赏主角李云龙说的一句话:“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叫做亮剑”。壮志凌云,豪气在天。给人生无限的启示。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士兵有着超越一切的毅力,面对再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所谓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军人需要亮剑精神,一个民族需要亮剑精神,一个国家同样需要亮剑精神,而在今天的和平环境,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官僚和腐败,又有多少人敢于拿出亮剑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亮剑精神,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它应该是强国面前不卑不亢的国家形象,应该是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民族风貌;应该是敢于攀登,善于啃硬骨头的不畏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样把振兴中华作为己任,为自己的祖国竭尽全力,民族崛起指日可待,中华民族必将岿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们以命相搏,但,英雄主义精神绝不能丢!亮剑,是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时遇挫折不气馁、敢于向科学最前沿发起猛攻;亮剑,是在金钱权势面前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亮剑,是在思想领域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坚定不动摇;亮剑,就是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艰辛,我们都敢于面对它,研究它,战胜它,哪怕失败一千一万次!

让我们记住,以后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要想活出自己,那就敢于亮剑!这就是我看完《亮剑》的感受。相信我们中国人敢于面对任何挑战,中国军人敢于亮剑,“纵然敌众我寡,纵然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意志。“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我们有能力抵御任何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屹立于世界之林!

历史已经逝去,但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亮剑观后感3

主人公李云龙是我军军官,所到之处军风顿整,那股团体凝聚力透着不可挡的士气和人人敬畏的精神。生活他对战士友爱,战场上能为了不丢下自己的战友不惜再次冲回险境作生死奋战以营救被困和受伤的战士。就是这样建立起那坚固战友情和成就了这样一个战无不胜的团队。

处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已不用再经历舍身从枪林炮雨中救出自己的伙伴的危险,在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喧嚣中我们已经忘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自己的“战友”,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在我们的团队中成了扼杀“活力”的毒气,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几乎需要每个单位日日强调,刻意加强。难道我们连真诚待已都那么困难了么?

再看李云龙与国民党军官楚云飞那亦敌亦友、惺惺相惜的交往,各为其主的交锋似不影响两人的友情,即便是生死相搏,从头到尾都洋溢着军人和军人、男人和男人之间尚的友情与尊严的光辉。不同的立场亦能付出同样的真情,这种博爱与胸襟是多少人所不能及的。当然这是基于两人同样的坦荡和真诚。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与人相处,需要有一颗宽厚博大的心灵。与人以诚相见,更要以宽厚之心善待他人。从大局考虑问题,彼此真诚相处,这样才成形成坚强的整体合力。

正义血性与人生责任

所谓亮剑,就是狭路上遇见敌手,明知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要身死剑下,但面对敌手,还是要亮出自己的宝剑,与敌手搏杀到底。就算死在对手剑下,那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一种英雄的气魄,一种无畏的精神。当代中国人就是缺少这种“亮剑”精神,缺少血性、缺乏胆量。我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精神,多么需要这样的剑客。

也许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想成为英雄,可是在平时见到偷盗、诈骗的时候却不敢站出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甚至自己受害也不敢抗争到底。

经济不断发展,人是富裕了,但是心却贫穷了,丧失了那种刚硬的血性。走着中庸之道的大部分人,喜欢夸大利害,不愿意打破生活的平静。对于社会,人人都有责任去维护,而在我们身边缺少的不是铜臭不是享受,缺少的是精神是气魄,是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只衡量是非,不计利害,以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殉真理和事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有责任感并非需要工作风风光光,但我们的民族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而绵延发展,我们的社会因他们的存在而展现耀眼光辉。

李云龙说:“如果人人都不敢承担责任,那我们这支部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哪怕剩下一兵一卒,也要誓死保卫阵地”这是对国家负责;在战场上他不会丢下自己的战友,就是亲自杀回去也要从包围圈里抢出受伤的战士,这是对战友负责;就算牺牲自己的部队,也要掩护防区百姓安全的撤离,这是对人民负责。责任感是每个有血有肉的人都应具备的品质,“不患无策,只怕无心。”

如果说《亮剑》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我认为他更是一种人性的升华。让我们懂得亮剑,这是我们人性中仅存的光辉和正义的血性。“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应当一往直前,多一些勇气,少一些退缩,勇敢的亮出我们的剑,不论风雨不论坎坷,还有谁能够阻挡我们人生的风帆,亮剑挥舞,让我们的人生更无悔。

亮剑观后感4

这一段时间看了电视连续剧《亮剑》后也是感叹颇多,《亮剑》给我的震撼是该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忠实于生活,这是本剧的亮点。《亮剑》播出后,就创下了2005年电视剧收视率新记录。《亮剑》的成功所在就是脱离了以往战争题材影片那种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范畴。本剧改编自转业军人都梁的同名小说《亮剑》,主要描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炮轰金门、等历史时期革命军人革命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亮剑》是一部英雄传奇,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它的叙事围绕李云龙展开,它的背景是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如何调和历史背景的浓淡,怎样处理个人命运和宏大背景在叙述上的矛盾,成了本剧叙事的主要问题。

《亮剑》是一部“男人味”很浓的电视剧,但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女性观众。《亮剑》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就是,它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豪迈粗犷、血脉贲张,正是今天所缺少、人们所期盼的东西,对这种情感的渴望不分男女,而且女性的感受应该还更强烈一些。因为她们更加呼唤男子汉的回归。李云龙是英雄,出身贫寒的平民英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他身为八路军将领,却草莽之气未除。说话做事略带匪气,打仗从不按理出牌。他勇猛、有血性、嫉恶如仇,他满足了人们对英雄的想象和盼望。李云龙又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表面上粗鲁,实际上不乏理智,他是明理的、富于正义感的。他虽然没有文化,可他身上有一种质朴的、农民式的智慧。他用这种智慧在战场上声东击西、以少胜多;在军营中鼓舞士气、统率千军万马;有时还用这种智慧在上司面前装傻充愣。而《亮剑》的“男人”风格正好满足了观众对此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欢迎并不奇怪。

《亮剑》成功地塑造了李云龙这个角色,把他好战、善战、直率、蛮横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点子特多、不按照战争游戏常规作战、敢于抗命、尊重战场实际、有点歪邪的主角,也是一个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个精忠报国视死如归赤胆忠心的真实的中国军人形象的再现。在李云龙身上是有一股“匪气”和“霸气”,他酗酒、骂娘、脏话常挂在口头,“”不绝于耳,这看上去不符合革命军队军人的作风行为,可他不失为一个真正的军人,这都是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产生的一个军人的毛病。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高大、完美”的眼光来审视电视剧中的主角人物是可笑的,电视剧也应该尊重现实生活,更要尊重人格的发展人性的张扬。为什么一些人就那么的委曲求全呢?为什么总要按照“文艺标准”的那一套路子来欺骗观众欺骗自己呢?李云龙身上的缺点只是玉之瑕疵,并不会暗淡他身上熠熠生辉的中国军人之勇猛智慧爱国的光芒。

难道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中就不存在这样现象?一个军人就不能在战斗之余休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放松一下自己的精神?李云龙这个人物非要塑造的完美无瑕不可?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电视连续剧那就看头不大了!不要说其他人,我就是不看这样的电视剧,像那些个谈情说爱、整天无所事事、只会耍嘴皮子、人能飞天、气功如炸弹之剧我是绝对不敢苟同的。李云龙在战场上竟敢胆大包天“抗命”,这在许多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君不知“军令如山倒”?!但是也确实存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在抗战时期,战场上敌我双方战况瞬息万变,对于在那个血雨腥风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军人们来说,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争取限度地消灭敌人消耗敌人,那将有利于保存自己壮大自己的力量,难道我们作期货就没有可借鉴之处吗,偶尔有过“抗命”也是在战争中允许的也就是说确实存在这种状况。这并不是《亮剑》的败笔,而恰恰是《亮剑》区分其它按照常规逻辑铺就的电视作品之亮点。

亮剑观后感5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每当《亮剑》的主题曲响起时,我就想到了八年抗日战争,不觉间热血沸腾。

1937年7月7日,日本板垣联队对李云龙所带领的新一团进行了围攻,李云龙给战士们动员时说:“我最喜欢什么?你们知道吗?我最喜欢狼,这种出手敏捷的特点;这种凶狠,一招致命的特点,面对敌人,我们不能当发面团,不能当一群任人宰割的绵羊,而要做一群嗷嗷叫的野狼。弟兄们,还记得我们的宗旨吗?狭路相逢。”“勇者胜。”

到了最后,号称是鬼子精锐的板垣联队被李云龙的新一团消灭了。

还有一次,李云龙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写道: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

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我们国家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靠的就是我们的军队广大战地指导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李云龙一身戎装,征战一生,他反复提到“亮剑”这个词,我们回过头来看,抗日战争我们为什么会赢?因为我们敢于亮剑,敢于拼搏。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

八年抗战,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正是亮剑精神,使我们从弱小走向强大。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