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观后感800字

莉落

  《吹哨人》电影观后感及影评【1】

  单说逃亡和追杀题材,类似的动作片的题材我们在影院见的多了,更多的亡命天涯这类片子都是国外的大片,大制作,比如今年的《双子杀手》。但是《吹哨人》的严肃性在于,男主角马珂已经被人拿住了个人私生活上的不检点,如果为了公众和社会的公平吹响哨音,结果如何很难预料。

  话说,一个有污点的吹哨人,揭发的事实真相有多少说服力?谁也不知道。何况还要面对大集团、大财阀的联手雇佣职业杀手的天涯追杀。

  可是即便如此,马珂为了祖国一个城市吕汉市的利益安危,还是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将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

  01

  遇见初恋的手足无措和随波逐流,刻画的是人性的弱点

  作为澳洲一家知名跨国能源公司里的两个华人雇员之一,马珂被临时抽调来迎接中国吕汉市煤炭集团的来访人员一行,为UCG项目(煤炭气化技术项目)来做前期的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没想到代表团的吕汉煤炭集团董事长夫人周雯,居然是马珂上大学时的初恋女友周思凉。

  马珂手足无措,想起了很多过往。当年的分开是周思凉主动选择了更强的老钟,马珂是被淘汰出局的那个人,尽管如此,在他心里,还是对周思凉很难忘怀,以至于结婚的太太Judy在长相和风范上都和前女友周思凉颇有几分相似。

  马珂一直以来,和在澳洲的几个华人家庭是很要好的朋友,大家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互相温暖慰藉着彼此。

  马珂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在澳洲见到国内来的前女友,他不由自主的关怀让周雯沦陷了进去,原本就在国内和丈夫老钟卷入很多黑钱交易的周雯就过着“过一天少一天”的日子,索性和马珂共度了一夜。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在特殊环境下的具体体现。马珂没想到的是麻烦在后面。

  从国内处理空难事件并签订合同返回的马珂,下了飞机意外接到了原以为葬身在空难中的周雯的电话。

  而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马珂的麻烦越来越大,原来周雯是借马珂来洗钱,拿自己的知道内情和空难事件自己的未归来和丈夫老钟做一个钱上的交易,从而远离国内老钟的各种黑幕钱权交易。

  马珂被周雯一点一点拽着远离了自己生活的原来轨道,在这个过程中,马珂固然是因为不能放任黑道追杀周雯不管,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逐步意识到了事情远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02

  马珂紧追事实真相不放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公司的技术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对于马珂来说面临着巨大的良心上的考验和道德上的生死抉择

  马珂的另一个中国同事的死因被马珂重新意识到不会是自杀,这个患有糖尿病的华人同事貌似对马珂很苛刻,总是盯着马珂以往的过失不放,他死之前不止一次提到的“Check the gate”让马珂在收到他外套、发现兜里一张巨额支票底单时,感到事情绝对不简单,他们服务的这家能源公司的技术和非洲采用这个技术的油田爆炸绝对有脱不了的干系,但是公司和当地的人员在考证时都说成了是地震。

  Peter是公司里的两个华人之一,在此事件中死亡被说成是压力过大自杀

  马珂在被事情的发展一步一步裹挟着往前走,他只知道第一要查出真相,第二要想办法阻止和国内的吕汉市煤炭集团的合作。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和周雯在飞机失事前共度的一夜被人将录像曝光了。一个深陷性丑闻的高层管理人员,每天公司门前和家门前围追堵截的新闻记者,让马珂欲哭无泪。

  而自己用生命在为周雯保驾护航的同时,马珂悲哀地发现,周雯也不是单纯为了情感和信任和自己在刀尖上行走,她算定了自己不会甩手置她的生死于不顾,可是她却拿马珂几乎用生命换来的情报去和自己的丈夫作为谈判金钱的筹码。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和普通人相比,英雄的作为无疑是“于无声处听惊雷”,那些深思熟虑后富有勇气的生死抉择恰恰在说明了马珂是一个大写的“人”。

  03

  马珂吹响哨音能够成功,是因为背后的这个华人大家庭的合力作战

  马珂的一己之力来对抗一个势力庞大的跨国集团,怎么看都有点类似于以卵击石。周雯的人设复杂有所突破,合情理,直到最后决定站出来做这个共同的战友来揭露真相,算是救赎,但是最后一刻死于非命。

  周雯的勇敢抉择从最初只想保住自己,到利用初恋情人来获取真相,逃过追杀,再利用马珂拿到的真相作为筹码来与丈夫的追杀和赔偿金谈判。也是被马珂的精神所打动,就像Judy最终明白丈夫是出轨了,但是在面对数以万计的祖国百姓,丈夫的选择令她肃然起敬。

  直到最后漂白了身份后,周雯终于忍不住受到的良心谴责,幡然醒悟,来和马珂共同承担压力。

  这个让人可怜又令人可恨的女人,不是纯粹的坏人,也有别于传统的好人,这种好坏参半的人设对于周雯的设定在合理性上貌似都说得通,虽然逃亡在很多时刻轻而易举的成功显得粗垮、缺乏说服力。

  周雯死后,马珂一路顺利进入市政厅,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那几个华人家庭的朋友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在市政厅服务的女人悄悄将一袋貌似垃圾的物品放置在一间杂物间中、拿到市政厅空调项目的男人打开某个中央空调端口将爬管道进来的马珂接进房中,镜头一晃而过,令观众恍然这些人都是昔日聚在马珂家中为他庆贺生日的朋友们。

  最令人感动的是马珂的太太Judy,正因为她和周雯长得像,她守在已经死去的周雯身旁,用3D成像技术打通了能源集团总裁的视频电话,在被马珂带入厕所的蔡部长面前同步播放的这段视频电话,终于让蔡部长明白了这个UCG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城市的安危,不能引入吕汉市。

  当然这段模仿痕迹过重,借助一个高级官员的明白事理将此事告一终结,力量略微弱了一点。

  04

  此片最大的惊喜是导演薛晓路的编剧题材总是在打破自己的舒适地带,作品选题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性

  薛晓路曾说“关注现实是创作者的责任”,她也一直在这样做。聚焦于“灰色地带的无名英雄”,拍摄华语电影首部“吹哨人”题材的影片,对于薛晓路这样一位70后女导演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而薛晓路的前期拍摄和编剧经历也为此次的拍摄做好了铺垫和准备,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海洋天堂》《北京遇上西雅图》《我和我的祖国》“回归篇”到《吹哨人》,薛晓路一直在关注现实,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社会上不同的议题。

  《吹哨人》电影观后感及影评【2】

  年底上映的《吹哨人》是导演薛晓路和汤唯合作的第三部电影,也是薛晓路从她最擅长的家庭及两性关系题材中再加入惊险悬疑主线,演变出的全新类型。在继续深化情感主题的同时,把带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探讨元素的浪漫爱情戏,“植入”到一个跨国公司阴谋中,用动作谍战片的形式讲述“吹哨人”的故事。

  “吹哨人”是指大型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的内部人员,以在职员工向社会举报的方式,揭露所在单位的内部犯罪行为。最著名和最早的案例是安然公司(Enron)在2001年轰然倒塌,起因是企业发展副总裁莎朗·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举报自己公司虚报利润进行财务欺诈,让这家始创于1930年的天然气和能源巨头宣布破产。电影《吹哨人》中,雷佳音饰演的马珂是澳洲能源公司的中国员工,汤唯饰演的周雯是他合作的内地吕汉煤炭集团的高管和董事长夫人,这两位公司高层发现澳洲公司在吕汉市的UCG煤炭气化项目存在安全隐患,铺设在虚构城市吕汉地下的天然气管道存在爆燃危险,澳洲公司试图掩盖质量问题,对曾是恋人的马珂和周雯进行全球追杀。

  情节中出现的澳洲反派大公司显然有安然集团的影子,配合相应的动作片类型,《吹哨人》将现实原型中的财务假账,夸张为有可能引发全城爆炸的地下燃气管道隐患,男女主角为了拯救一座城市,在世界各地被杀手追击,将一个有关举报的故事内核,扩展成典型好莱坞商业动作片的样式,再加上薛晓路导演一直以来关注的跨国文化冲突和两性探讨,《吹哨人》是一部风格时尚、类型明确、包含多种现实社会议题的电影。

  首先从雷佳音、汤唯、齐溪三位主演的人物关系设置上看,《吹哨人》是和之前《北京遇上西雅图》一样的三角恋故事。两部电影类似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并不是没有犯错。马珂和周雯因公务合作的机会久别重逢,马珂在影片一开始和周雯见面的第一晚就背叛了由齐溪饰演的妻子朱迪,在对妻子和家庭愧疚的情况下,毫不掩饰自己对婚外恋人的爱慕,并在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里和她一起亡命天涯。

  除了大胆涉及婚外恋题材,薛晓路、汤唯合作的这两部影片,具有类似好莱坞黑色悬疑或家庭伦理电影才有的特点,就是情节是由主角的“情罪”引发。中国、日本、印度这些东方文化电影中的主角,常常是以纯洁无辜的身份形象现世然后遇到“罪”,再让观众看他们身沾罪恶后如何进行沉重抉择,最近的例子是《少年的你》里面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角色。而薛晓路的电影中,主人公更加贴近西方文化中的“凡人”,他们因臣服于欲望而正式成为“人”,再从真实的普通人视角、通过因罪而生的困境,观瞧人性在试图洗涤自己的罪的过程里焕发出的“平凡崇高”。在西方文化中,如无亚当、夏娃偷食禁果“触犯天条”,就没有后面人类的漫漫长河,《吹哨人》片头马珂、周雯不顾一切的旧情复燃(在澳大利亚十二使徒岩发生,除了抛出绚丽外景地,也是提前附加宗教隐喻。“十二使徒”是追随者、受差遣者,其中的犹大,也暗合吹哨人“背叛者”的身份),是影片整个故事的起点,全片也是从始至终带着这一纠结的道德难题,进行着动作片该有的诸多火爆场面:人物道德处境让动作戏产生张力,动作戏外化人物内心的情感争夺。

  影片中恰恰是这两位犯了情罪的主人公,最终成为举报跨国公司罪证的吹哨人。澳洲公司在吕汉市地下铺设的管道一旦爆炸,全市灰飞烟灭,是典型的“索多玛城”式的灾难。如果说一座城市所有的罪恶是由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身上的个体罪恶所构成的总和,马珂和周雯冒生命危险拯救全城的行动,既是好莱坞动作片“终极毁灭武器倒计时”的标准“最终任务”配置,也有“洗涤自己的罪便是替所有人赎罪”的意味。因此在这一设置上,主人公的伦理选择也许有让国内观众稍稍不能理解的地方,但和西方电影类似,剧中人的社会关系也许是现实中极难见到的(譬如伍迪·艾伦或阿莫多瓦的电影),这常常是影片的个性所在,但其触发的道德困境却能让观众更加深切地体会,以一个夸张的案例来试图解释大众普遍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本就是戏剧和电影的方法和职责所在。

  薛晓路导演最早和姚晨、孙红雷《潜伏》的导演姜伟合写过家暴题材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剧本,再参考之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薛晓路十分善于表现“一对别扭的半路夫妻”,《吹哨人》同是如此。马珂在有家庭的情况下和周雯逃亡世界,表现男女二人在相处过程中由确知的不和谐与无法挣脱的社会关系而引发的戏剧张力,中国几乎没有编导比薛晓路更为擅长。除此之外,影片中由文化碰撞而产生的个体戏剧冲突,同样是薛晓路所有影片中最常出现的内容之一。

  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中表现的赴美产子、定居一样,《吹哨人》的男主角马珂同样是把家安在海外的中国人。关于“主角寄居海外遇到的文化难题”,《吹哨人》除了用火爆的“老外追杀中国人”这些动作戏类型化地表达出来,深埋其中的文化碰撞母题,其实和李安最早的《推手》与《喜宴》一样,同属于跨国书写。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一样,本片也掺杂了非常大量的“语言麻烦”:能通过英语沟通的中国人西方人、不会汉语的老外、不会英语的中国人,被跨文化问题压入同一个生活铁罐头里,其间发生的误会、争吵乃至搞笑的桥段,既能让影片轻松诙谐,也能完美置入文化反思和对“人类终将难以融合”的忧虑。

  陈晓卿说过,食物能让不同的人聚到一起,同时食物也是不同地区、国家之间最大的隔阂,人换了一个地方首先就会遇到吃不习惯的问题。李安的《饮食男女》就是通过食物来表达家庭中,长辈与子女之间的疏远。而薛晓路的影片,则是让文化隔阂通过人物们的语言冲突明示出来。本片的主角马珂是他所在的澳洲企业里唯一剩下的中国员工,公司里有中文非常流利的外国高管,也有和他成为挚友的外国上司,但影片最终都将他们设置成反派人物,对马珂的友善成为猎捕他的诱饵,连流利的中文都成了优秀的伪装——片中的西方人对马珂所代表的中国人是一种虚假的文化认同。而汤唯饰演的周雯在墨尔本城中乔装打扮摆脱杀手追击的一系列戏份,也出现中国人调侃西方人的内容——我活在这里,身边却充满我也许永远也不能理解的老外,影片在展现外国“花花世界”的同时,也突出了中国人与西方文化“两相难融”的现实。就像影片中段马珂、周雯扮成当地黑人潜入非洲马拉维的厂区最后还是被识破一样,这既是善意的玩笑,也是不同文化刻意融合后的徒劳。

  与《北京遇上西雅图》相似,《吹哨人》三位主演雷佳音、汤唯、齐溪虽然分别来自辽宁、浙江、贵州,但在语言口音和角色说话方式上,本片仍是一部典型的“京味儿电影”,片中的京腔尤以马珂那些在海外的中国朋友为甚,角色们互相调侃、开涮的方式是北京人式的,他们之间那种义气的方式也是。而且在影片个性上,薛晓路导演为电影始终注入了一层松弛和可爱,这其中既是女性擅长的灵动,也是“老北京”的一种特有的处事方式。薛晓路这个风格可以暂拿《北京遇上西雅图》举例,影片虽是表现怀孕妈妈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整部电影的圆心还是北京人的聊天方式:世上一切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等等,全化为北京人聊天时的谈资和“犯贫”对象,虽则比一般人更加接触大千世界,但仍是典型的“守成主义”,在文化多样性和物质基础远超自己的环境里仍保持老北京的处事原则,这也让《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后半段人物转变后,表达内容变成了“面对滚滚洪流,如何平淡做人”。

  而到了《吹哨人》,虽然因悬疑动作这个故事类型,影片冲突变得更加外化、激烈,在大量的动作戏中多以外部肢体表达和车辆追逐为主,但主角马珂、周雯“在浊世中渐渐升起巨大的道德责任”,其中仍有传统道义成分在起作用。因此《吹哨人》的故事虽然改编自类似于安然公司这样的纯西方案例,人物伦理关系如前所述也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影子,但唤起主人公正义的,仍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中国自古以来“献身以报效社会”的终极人生主张。

  因薛晓路的文化表达十分清晰、独特,再加上稳固的剧本,《吹哨人》的几位主演才可以在这样既戏剧性强,又真实可信的故事里,发挥各自的表演优势。其中应属雷佳音发挥最佳,也许是他到了这个年龄和演艺生涯阶段,他在片中散发出的整个男人的感觉十分到位,在家庭、情感、人身安全的三难处境中,雷佳音找到了还原跨国集团管理层那种中上阶层的“家庭中流砥柱”之感,也能时刻赋予这个人物孩子气,片中马珂的冲动和坚定始终交织在一起,而且在人设上总有一种“黑暗骑士版的盗梦空间小李”的感觉,无论如何,他在片中的自然流露,成功赋予影片真挚的感觉。

  之前在看李安《双子杀手》时想,《色,戒》中的王佳芝又何尝不是“双子杀手”呢。结果汤唯在《吹哨人》里饰演的“双面人”周雯/周思凉,确是实实在在的双子杀手。汤唯在影片首映式的见面会上说,她拿到影片剧本的一刻是非常惊讶的,因为与导演以往的作品是那么的不同,尽管薛晓路的电影每一部和每一部都不同,都会有出乎意料的对生活的视角,而她自己一直是爱运动的,也感谢影片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演打戏的机会,同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演员,遇到喜欢的角色就会去演。汤唯、雷佳音的成功演出,让《吹哨人》也成为近期的、站在中上阶层视角/立场的时装电影中,人物最为准确的一部。

  另外应该提到的是薛晓路在影片中展现出的更为成熟的编剧与驾驭类型的能力。同样是十分稳固、流畅的剧本,和之前《北京遇上西雅图》相比,《吹哨人》剪辑的节奏感更加从容、宽阔,薛晓路虽是第一次尝试拍动作戏,但片中所有枪械射击、汽车追逐、撞车的戏份,都在剪辑合理的前提下做到了力道充足,甚至比很多专门的动作片导演拍得都要火爆,假如以后薛晓路专攻动作片类型,希望她能成为中国的凯瑟琳·毕格罗。

  此外影片在剧本上有诸多优秀之处。比如情节的呼应十分完整,全片两小时故事里主角马珂的所有经历,既是一个由执行者变成抵抗者的过程,也是他在人生的这个时段里与旧情人周雯重逢的全过程,马珂的妻子朱迪制作的怪兽头的模型与手机视频连在一起,对片尾的关键转折竟有如此重要的铺垫作用,周雯与朱迪的“双生花/双面人的双面人”,在情节功用之外,也有一层女性主义表达,周雯在影片一头一尾遭遇的一真一假的飞行事故、行车事故,能成为绝佳的剧本写作范文。马珂从片头就出现的赛艇情结,在全片里一直作为语言口令和情感寄托这种抽象的形象存在,到片尾,赛艇上的”gate”真的出现在观众眼前,由“听说”到“目睹”,能增强影片的真实感,也让角色有了一种“言出必行”的作为,也为影片的时间线提供一层“时过境迁”的感叹(与《北京遇上西雅图》吴秀波从前工作的阜外医院终于出现在镜头中的设计同理)。

  和薛晓路导演此前的《海洋天堂》、《北京遇上西雅图》类似,《吹哨人》中无论主线多么激烈,影片仍为男主角的孩子留了一个充裕的故事线。她电影中,主人公家里因为父母感情问题而过早领悟人世的、略带忧郁的孩子,是她写得最立体的人物之一。《吹哨人》结尾由马珂的儿子背诵出《黑暗骑士》片尾台词,是一个十分可爱又极其正式的点睛之笔(与此同时配乐还加入了《黑暗骑士》片尾曲的提琴声),薛晓路电影中主人公在几乎难以解决的困境中奋力挣脱出来,也有明显的“救救孩子,为了孩子”的意涵,电影对好莱坞经典影片的致敬也被放在一个明显的位置。

  以现在全球电影的潮流来看,对两性关系的表现,一定要直白,才能让观众清楚影片讲的究竟是怎样痛切的问题。薛晓路的电影在伦理上总有新潮之处,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由生活主张。此外她对“何谓城市”的理解一直都有引人深思之处,她的电影常常借助手机这项通讯工具/万能工具的损坏,让主角在便利发达的现代城市中仓皇奔跑,影片既展示科技又反思科技,既展示现代生活方式又反思现代生活方式,《吹哨人》里最喜欢的段落是马珂噩梦中吕汉市的毁灭,“直到大厦崩塌”,“吹哨人”是让“巨兽之恶”少一点的办法,也是对“巨大的资本成就最终带来何物?”的批判方式之一。

  《吹哨人》电影观后感及影评【3】

  《吹哨人》在国产电影的领域里是一个非常新颖的题材,在看电影之前,绝大多数观众都对“吹哨人”的概念感到陌生。

  关于“吹哨人”,这个名词最初起源自英国警察发现罪案时会吹响哨子来引起同僚以及民众的警惕。如今延伸至现在的“吹哨人”制度,也就是知情人士的爆料检举制度。

  电影讲述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员工马珂偶然遇见了前女友周雯,两人的相聚导致周雯错过了飞机,但也让周雯意外避开了空难事件,周雯决定假死来逃离原本的生活,却屡遭神秘杀手的追杀,而马珂在帮助周雯逃脱追杀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公司的新型技术背后巨大的隐患。这两个事件有着神秘的关联,真相让马珂这个普通人陷入着两难的抉择。

  先来说说不管戏内戏外都很讨喜的雷佳音。从长相来说,雷佳音并不符合大众对于“帅”的审美传统,但雷佳音身上有一股说不出的独特气质,特别容易把各种不讨喜的角色变得异常吸引人。一个老实厚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一个连最简单的谎言都能说的破绽百出的马珂,非雷佳音莫属。

  我原以为剧组为了找个讨喜的“老实人”才选择了雷佳音。但电影到了中段,我才知道我错了。印象特别深刻的片段是为了揭发雄厚资本企业的龌龊,又不能祸及妻儿,马珂只好躲在宾馆里不断寻求解决方法。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对利益诱惑和生死威胁,马珂脸上惊恐的神色,又带有些许懊恼、慌张地在宾馆里不断徘徊,这时的雷佳音真实演绎出一个普通人深陷责任处境时的痛苦抉择与束手无策。

  再来谈一下汤唯饰演的周雯。在电影里周雯是个表面荣华富贵,实则在背后帮丈夫处理脏活的女人,为了利益甚至还能数次背叛一同出生入死的马珂。但周雯这个角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坏女人”,她深陷泥潭但一直渴望摆脱,她自私但也保留着人性本来的善良,她背叛过爱人但依然珍惜最初的感情,即使她已经成功出逃,仍然回头弥补过错,这也是她对人生的自我救赎。

  细数一下,从汤唯产后到复出已有两年多了。这些年可以看到汤唯的银幕形象正在努力转型,不再只接传统单一的文艺片与爱情片,朝着扩宽戏路的方向不断进发。在《吹哨人》里不仅能看见汤唯的挑战,也能看见她努力的成果。周雯这个角色的复杂变化的确具有挑战性,对比起她以前饰演的角色,这种反差感给观众带来了奇妙的化学效应。

  另外,《吹哨人》里最让人惊喜的角色莫过于齐溪饰演的朱迪。

  提起齐溪,就不得不提她那张莫名清冷的脸,相比演艺圈中大多数自带特色的脸,齐溪这张“高级脸”,显得异常“干净”,乍一看并无优势。但在演戏上,这张清冷的脸如同一张白纸,有着无限的丰富空间。只要齐溪稍做表情,每一个细小的情绪变化就像颜料那般在面容上不断扩张,直接呈现出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而我最初会注意到齐溪也是因为她在《恋爱的犀牛》里所饰演的女主角明明,据统计齐溪是该话剧饰演女主角明明次数最多的演员,高达700多场,更因齐溪这张过分清冷的脸,被剧迷称作史上最冷的“明明”。

  这些年,齐溪饰演的角色大多都是极具内容,饱受争议的女性。比如说:《地久天长》中敢爱敢恨的少女沈茉莉,还有《下海》中有难言之隐的巴黎站街女张丽娜等,齐溪对这类角色的拿捏可谓是驾轻就熟。她曾经说过,自己并不懂演戏,只是掌握了角色对爱的浓烈。正因为她去热爱自己所饰演的每一个角色,懂得将她们的感受到的痛放在自己内心的禁区,把这些角色最深层次的感受表达出来,才会牢牢抓住观众们的眼球。

  同样,齐溪把这种对爱的浓烈放在《吹哨人》的朱迪身上。作为一个家庭观念极重的妻子,当朱迪直面马珂的欺骗时,她脸上的表情既愤怒又失望,而心底又极其希望马珂能够向她解释清楚,迷途知返。齐溪的演技毋庸置疑,而画龙点睛的是导演薛晓路深知这种家庭戏剧冲突容易带来的严肃笑点。果然,几次夫妻对话戏份,都引发发出观众阵阵笑声。这些氛围全得益于齐溪那张极具情绪变化的高级脸,更是因为齐溪精准掌握了朱迪这个角色内心的矛盾。

  导演薛晓路的知名作品是《北京遇上西雅图》,但这一次薛晓路做出了大胆的转型。将电影的视角转向了更具现实意义的悬疑犯罪题材,并且在《吹哨人》中做出了各种大胆的尝试。首先是在电影中加入了不少的动作戏,从屋顶追逐、街巷飙车到枪战爆炸,处处充满了惊险刺激。其次是电影继承了过往拍爱情片的细腻,不仅将电影中雷佳音与汤唯纠缠的复杂情感拿捏得十分精准,更在反转剧情中诠释出汤唯身上的复杂人性。

  《吹哨人》的出现是国产电影里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了这群默默付出的英雄,为他们塑造了重要的银幕形象,让更多人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吹哨人”们身上具备的勇气和付出的代价。这不仅是薛晓路作为华语女导演的一次重要尝试,同时也是华语电影的一次重要突破。

  《吹哨人》电影观后感及影评【4】

  先说电影本身,挺不错的商业类型片,可以上7分。优点很多,而扣分的原因不是过犹不及,就是差一口气。

  1. 电影元素非常丰富:动作、悬疑、犯罪、商业、爱情、家庭……然而也正是因为元素众多而迷失了焦点,而且每一个元素都没有推进到极致,导致无论是追车、煽情,还是结尾的升华,全都精彩有余却又总是差着一口气,就连电影要宣传的“吹哨人”制度也如同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了。

  2. 强情节跌宕起伏,观影体验不错,可是这也压缩了表现人物内心挣扎的篇幅。雷佳音和汤唯都是很优秀的演员,他们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可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预期。齐溪的表现很惊艳,希望可以凭此得一个最佳女配。

  3. 动作、追车、爆炸镜头和特效都很好,但是也可以感觉到,有些情节点就是为了做出所谓“大片”的动作质感才故意设置的,各种悬疑和转折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各种bug也让人一脸问号……

  4. 人物有道德瑕疵,也有人性光辉,所以无论他们做什么你都恨不起来。但是同时,原本养尊处优的两个人突然之间特工技能满格,冒着牛逼闪闪的主角光环,连他的朋友们也个个都是助攻Max,难免恍惚自己莫不是在看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吧……

  抛开电影的艺术品质本身,电影的初心更令人肃然起敬!

  “吹哨人”是为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的弊端,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而“吹哨人”制度则是通过完善的举报体系、社会的舆论支持和法律的有力保障,来保护“吹哨人”的人身权利不受伤害,鼓励人们承担起“吹哨人”的责任,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电影曾经历了一次定档又撤档。在原本定档的9月12日那天,电影没有如约而至,但却为我们换来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建立“吹哨人”制度并首次从国家层面作出部署。

  在中国做一个爱国者并不容易。为了保护自己你不能跨越那条线,可是为了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你又要不断去试探那条线。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得益于那些聪明的勇敢者不断把那条线往前推进,哪怕每次只推进一点点。

  2001年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聚焦家庭暴力,2010年的《海洋天堂》关注自闭症群体,2013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揭露贪官情妇,2019年《吹哨人》倡导社会监督制度。

  薛晓路总是用自己超前的行动承担起了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这样一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令人敬佩。

  每一部现实主义电影都对中国的社会进步承担责任,而每一部中外合拍片的商业成功都对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吹哨人》电影观后感及影评【5】

  不得不说,薛晓路导演又赢了。编剧出身的她,从转战导演开始走出的每一步仿佛都祭出了胜利技能,顺顺当当的在国产华语片中插上了领域旗帜。她跟汤唯携手合作的西雅图一二部让她拿下了众多荣誉,而这部吹哨人,则是两人合作的海外叙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品了。

  全片看完,内心里也笃定了这场商业和情感的人性较量,展现的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反复的那个元素-----矛盾。

  单从本次题材来讲,新颖,属于很多观众都不曾接触的知识领域。百科上释义目前所指的吹哨人是为使公众注意到政府或企业的弊端,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人。弊端行为也就是常见的欺诈、贪腐等等。

  作为内部举报人,仔细想下,这种角色的使命,真要么名垂青史要么灰飞烟灭,非黑即白。要正派还需圆滑周旋,要勇敢还需智慧行事,矛盾。

  薛导对自己戏中人的心理和把控向来精准,选择让雷佳音来演绎男主马珂,肯定也是三思后的最佳举措,事实证明,他把这位凡人英雄从平静无奇生活被迫卷入纠纷到主动出击解决问题时的每一场戏的矛盾递进心理,每一层复杂,甚至每一步表情,都比较精准的演绎刻画了出来。

  汤唯在该片中的角色周雯,是她出演薛导电影里最为情感复杂的一个,不再是单纯聚焦在情感方向,更多的是辐射内心。她身上背负着多重的暗黑人性的部分,层层将她禁锢,当连做自己都无法的时候,一切爱都突变空谈,为了恢复自由身,她不惜自私出卖反复算计,当下令你怀疑,这示爱的人设是否还能立得住。从危机中获救被质问时她崩溃“我不能这么逃一辈子呀”

  你看,真实的人性,本质就是矛盾。我爱你,但这是有前提,有顺序的。

  让我收获意外惊喜的,是影片中另一位关键人物,由齐溪饰演的朱迪,在这么一个商业片的设定里,这个妻子的感情线照理来说算是最简单和平淡的了。

  她跟随丈夫生活在澳洲,结婚生子,有独立工作,爱家庭和孩子,可以说是将工作和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模范妻子。

  朱迪的首次出场,就是为丈夫邀来了他的好友,为他举行家庭生日聚会。丈夫进门,熟练的做着迎接工作就像日常的每一天。在背对热闹人群时送上手机亲吻丈夫祝福,那种爱的分寸,既有爱情的炽热难控,又有多年夫妻间的默契把持。一下子就让人相信了这个人物,是的,她就是马珂的妻子并且深爱他。

  当她看到丈夫同事的聊天记录坐实丈夫出轨的事实时,她选择先不信等丈夫解释,她希望是假的,但看到丈夫不敢直视的双眼她get到了真相。那一刻,她选择逃避,但只是分房睡,因为她内心认为,不可以吃一个已死之人的醋。只是需要时间去消化冷静。这是第一次正式感情矛盾的激化。

  而接下来,当丈夫把活着的周雯带回家中躲避追杀时,她受到亿万暴击,立刻离家走掉。没有大打出手没有刻意演绎的决绝,只有婚姻中女人在当下的那一时崩溃。更多的是面对惨烈真相时不知所措的情绪。甚至还会在孩子被接走后选择打电话沟通。这是内心还有着不明真相的侥幸。也许,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也许,他真的有苦衷。在以为丈夫来到朋友家是来接自己时表现出的倔强和一瞬间挫败的对比,甚至让她爆出粗口。这是第二次矛盾激化的升级。

  在整个故事线中,她就像一片被推着冲着走的落叶,在男女主营造出的各种波澜下挣扎着无助着,却又情绪坚强。

  她不明白一贯好好先生的丈夫为何会变得如此不堪,但她爱他,即使他从未正面解释清楚一切,但在丈夫丑闻缠身时,她依然选择坚定将他拽进家门,双手关门。这种保护行为的仪式感,让人鼻头一酸。

  但毕竟还是一位母亲,当孩子受到群嘲攻击时,她连日来坚硬的外壳开始瓦解,她用力护住孩子,无助落泪,带着半分绝望的无力冲丈夫说出你走吧。

  当代女人在婚姻中最难以处理的情绪就是挫败感,朱迪的经历可能也是很多女性正在经历的。她们选择或决绝,或隐忍,却同样都令人敬重无法指责。毕竟平稳的生活和偶尔的情调就是最大的馈赠了。虽然她生活在澳洲,骨子里却还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味道。她选择了原谅,并且在故事的最后担纲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一环,作为这个故事精彩的高光时刻,令人动容。为避免严重剧透,不过多说明。

  总之这个女人,为自己整整齐齐的梳理好了矛盾并圆满收尾。

  看得出来,齐溪将这个人物本身不多的戏份,更多层的做了细分,在每一波冲击到来时面对丈夫的情绪情感,甚至几次哭泣,都是不一样的情绪递进。她扎实的把握住了朱迪这个妻子的心理,让人愿意相信,这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而作为观众的我之所以愿意认真的看这个人物,更多的不就是并未感知到演员是在演这件事情么。

  这样一个容易被忽视掉的简单人物,本容易被处理的平平无奇,在齐溪诠释下却扎实的成为了该影片中不可或缺一个枢纽,演员的用心和认真可见一斑。

  真心感谢这些愿意对待普通角色并努力精彩的演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