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论尹何为邑》原文及鉴赏
子产论尹何为邑(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①。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②。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③。”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④。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⑤?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⑥。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⑦。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⑧?”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⑨。微子之言,吾不知也⑩。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11}。’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12}。”
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13}。”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14}。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注释】 ①子皮:名虎,亦称“罕虎”“罕皮”,子展之子,郑国上卿,位在子产之上。尹何:子皮的家臣。为邑:管理封邑。
②愿:谨慎老实。不吾叛:不会背叛我。
③夫:彼,指尹何。学焉:在治理封邑学习。愈知治:更加懂得治理。
④以政:把政事交给尹何。操:执,拿。实:肯定,必然。
⑤栋:栋梁。榱(cuī):屋椽。侨:子产自称名。厌:同“压”。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罕氏常掌国政,以为上卿”;又《昭公元年》叙郑卿位次,子皮亦在子产前,故子产以栋、椽比喻子皮与自己的关系。
⑥美锦:彩色绸缎。制:指裁剪缝纫。
⑦入政:从政,参与政事。
⑧田猎:打猎。射御贯:射箭、驾车熟练。贯,习,熟习。禽:《说文》曰:“禽,走兽总名。”登车射御:指在车上边驾驭边射猎。
⑨慢:怠慢、轻贱之意。
⑩微:非。子:您。
{11}为:治。家:卿大夫的食邑。
{12}听:凭任。
{13}抑:相当转折连词“不过”。心所谓危:心里觉得危险。韩席筹说:“言人心不一,言之未必见听。然既蒙知遇,私心所危者,不敢不告耳。与上‘敢不尽言’相呼应。”
{14}忠:“为人谋而不忠乎”之忠,负责的意思。委政:托付政事。
【鉴赏】 郑国执政大臣子皮,喜欢家臣尹何的忠心耿耿,明知他没有什么从政经验,却把自己的封邑交给他管理。子产诚恳地对此进行劝阻,并用形象的比喻阐明自己的观点,终说动之。
子皮一向对子产的人品、才干非常推崇。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子皮把自己的执政权让给子产,为打消子产“族大宠多”的顾虑,还真诚表示要亲自率领公族听命,对子产全力支持。后来子产之所以能在郑国顺利施政并有所作为,与有子皮这个强硬的后台是分不开的。本来子皮选任自己封邑的官员,纯属家事,他之所以要事先征求子产的意见,是因为对子产特别信任。子产也不因此事是子皮的'家事而刻意回避,仍然推心置腹,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子皮想让年轻的尹何“为邑”,是因为他老实听话,不会背叛自己,特让其在“为邑”的过程中学习治理。子产一听当即表态“不可”,语气斩钉截铁,不留丝毫回旋余地。接着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强调不可“以政学”,而应当“学而后入政”,否则不仅“自伤”“自覆”,乃至糟蹋“美锦”——大邑,而且还会殃及子皮,栋折榱崩,子产也会随着大梁折断而被压覆。后果竟能如此严重,这是子皮所始料不及的。最终,子皮坦率承认了自己的糊涂,愿把家事也托付给子产。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长于分析利害关系,子产所言层层反驳,连连设喻,四个比喻用得生动、贴切、易懂,且连成一片,绝无痕迹:“操刀”喻使所爱者受伤,与“爱之”愿望相反;“栋折榱崩”喻尹何管理不善会伤害到子皮,进而牵连到子产;“美锦”喻“以政学”的本末倒置;“田猎射御”喻“以政学”则必然失败。就这样,子产设身处地,态度诚恳,选择恰切的比喻,把尹何为邑的危害性剖析得一清二楚,使子皮猛然醒悟,虚心接受。
全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刻画出两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子产的政治远见、待人坦诚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性格特点,以及子皮知人善用、从善如流的政治家风度,这两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一个披肝沥胆、尽心尽意,一个闻过即改、虚怀若谷,二人彼此信赖,堪称千古知音的典范。
■妙评 欲作缠绵贴肉之文,须千遍烂读此文,非贵其文辞,贵其心地也。此文只是一片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