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州画像记原文及鉴赏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①。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②。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③。”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④。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⑤。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⑥。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小大、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⑦。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尔条桑,秋尔涤场⑧。”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⑨。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⑩。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注释 ①张益州:名咏,字方平,又字安道,自号乐全居士,北宋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参知政事。当时任益州知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朋兴:群起。变且中起:事变将会在内地发生。中,内,里,这里指内地。
②以亲辞:用侍奉父母亲为理由来推辞。
③无尔劳苦:不用你们辛苦。尔,你们。
④敧(qí):倾侧不平,这里指倾斜将倒的状态。
⑤繄(yī):是,此。一说是句首语气词。
⑥重(chóng)足:迭足而立,不敢前进。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屏(bǐng)息:形容由于恐惧而不敢出大气。屏,忍住,抑制住。以砧(zhēn)斧令:即“以砧斧令之”。用刀斧等刑具命令他们,使他们畏惧而服从。砧,古代刑具,即铡刀下面的砧板。令,役使,差遣。这里用作“命令”。
⑦暨(jì):果断刚毅的样子。于于:行动舒缓自得的样子。
⑧条桑:修剪桑树。条,用作动词,修剪,砍去多余的'枝条。
⑨芃芃(péng_péng):植物茂密旺盛的样子。仓庾:粮仓。庾,露天堆谷处。
⑩股肱:比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大臣。股,大腿。肱,手臂。
◇鉴赏
本文是苏洵为张方平塑像所写的一篇“记”。文章记叙了张方平处理益州“将乱”局面的功绩,进而通过他对益州人民的爱护和益州人民对他怀念两者之间的呼应关系,论述了留下画像的意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事,简劲亲切,言近旨远。第二部分议论,析事理,委婉周至;议画像,转折有致。最后的颂诗部分,是第一、第二部分内容的复叠和补充,显得古朴典雅,余韵悠长。
虽然本篇题目是“张益州画像记”,但文章除了在第一部分结束写到蜀人“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外,只字不提画像。然而上面的议论又处处与画像有关,处处皆是说明蜀人留像的原因。而正式写到画像时,却又写得曲曲折折,翻转无穷。首先说明张公的恩德已铭刻在人们心上和史书中,因而无须留像;继而又揭出蜀人留像的用意在于“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强调断断不可不留像。如此三四转折,留像的意义更为突出。
文章结尾,笔锋一宕,秉承《史记》笔法,介绍张方平的籍贯,并再度颂扬他“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不只能平息益州局势,“天下大事”也可放心大胆地托付与他。叙议至此,尚意犹未尽,情不能已,更附古风一首,再抒胸襟。可谓曲终奏雅,余韵悠然。
◇妙评 将重若挽百钧之弓,不遗余力,诗亦朴雅入情。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老泉先生全集录》卷五
前叙事,后议论。叙事古劲,而议论许多斡旋回护,尤高。末一段,写像处说不必有像,而亦不可无像。三四转折,殊为深妙。系诗一结,更见风雅遗音。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
为寇警故遣张益州,而叙治处寇反属甚略,得回护法。为题画像故及弭寇,而叙画像处,反说不必,得尊题法。御寇要有气魄,故前后都是一片气魄文字。
——清·过珙《古文评注》卷九
不屑述益州治状,措词高浑而精彩,光芒溢于毫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