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的竞聘演讲技巧是什么

李盛

超实用的竞聘演讲技巧

首先,竞聘者应该放开音量。

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语音洪亮、有力是一个必要因素,需要让评委、观众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有的竞聘者当众讲话时,音量较小,致使评委、观众听得十分吃力;有的竞聘者当众讲话时,音量较大,甚至声音很尖锐,有些刺耳,致使评委、观众听得很不舒服;有些竞聘者当众讲话时,竞演前期音量较好,可是由于缺乏平日的语音训练,到竞演后期,语音控制不住,声音有些沙哑,结尾处需要情感激昂表达时音量失控。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应对。第一,巧用麦克风。在竞演之前或演讲的前期,试验麦克风的现场音量,调整嘴部与麦克风的距离,观察分析主持人讲话时麦克风成音效果,采取适合自己的音量的麦克风使用方式。第二,分析听众反应。竞聘者演讲时,语音的音量或大或小,观众会有相应的反应。音量较小时,听众经常竖耳前倾,音量较大时,听众经常锁眉后倾。观察分析听众的反应可以帮助竞聘者调整自己的音量大小。第三,练习气息。气息是声音的发动机,气吸充足,声音才会洪亮。平时,我们可以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增加气息量,加强对气息的控制,从而从根本上使自身声音更加洪亮、有力。

其次,竞聘者应当控制语速。

语速就是说话吐字的频率,它直观的呈现的在评委、听众面前。有些竞聘者语速较快,这样在紧张的环境下容易出现表达混乱、吐字不清的情况,而且表达的一些信息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评委、听众理解;有些竞聘者语言较慢,这样有些时候可能反映出竞聘者思维表达能力有些迟缓,有些时候无法持续的吸引评委、听众的注意力。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语速,不仅做到匀速稳定这一总原则,把语速控制在每分钟200个字左右,注重词句间的停顿,而且要根据内容、根据评委、观众情况适当的加快表达或减慢表达。当你讲述一些热情、紧急之类的内容时,语速要快些;当你表达一些悲伤、庄重之类的内容时,语速放慢些;当你面对对竞聘者个人、表达内容非常熟悉的评委、观众时,语速要快些;当你面对年纪较大、不太熟悉个人、内容的评委、观众时,语速要慢些。有些时候,在特别紧张的情况下,竞聘者的语速会不由自主的加快或减慢,不受竞聘者的控制。在这里,我们提出模仿练习这一方法来有效控制自身语速。一些领导干部讲话非常标准,他们的语速、停顿恰到好处。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讲话例子进行适当模仿。例如,李克强总理所做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9000多字,讲话时长1个半小时,平均每分钟220个字,非常标准,很适合被语速练习者所用。我们可以采用跟读的形式,感受讲话间的频率、停顿,逐渐形成一定的语速习惯,帮助竞聘者控制好自身的语速表现。

再次,竞聘者应当变换语调。

语调就是说话的腔调,功用在于表达整个句子的意义和感情,有升调、降调、平调等多种调型。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竞聘者应根据内容、现场情况适当变换自身的语调,注重字词的重音,给评委、听众留下抑扬顿挫之感。我们发现竞聘者在演讲中经常从头到尾就使用平调这一种调型,没有相应的语调变换。这样的语调表现很容易使评委、观众注意力分散,竞聘者无法持续的吸引他们的关注。评委、观众会观看竞聘的整个过程,时间很长会感到一些疲惫,而且很多同质化的稿件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如果6分钟左右的现场表述再没有语调的相应变化,没有利用重音强化自己稿件中的重点内容,那么你的竞聘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竞聘者要重视语调变化,使用重音表达重点内容,在平调的基础上,时而高昂、时而低沉,给人一种高低起伏之感。可是,有一些竞聘者一当众讲话,就无法变换表达时的语调,经常是一平到底。在这里,我们提出解决方法,竞聘者可以通过经常朗诵一些经典诗歌,练习表达时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能够很好的解决语调的相关问题。

最后,竞聘者应当避免自身的一些表达问题。

很多人在语言表达时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与个人的语言习惯、家乡方言、学术背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发现,竞聘者在竞聘演讲的舞台经常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口头禅,一个是方言问题。很多人讲话时会有一些口头禅,例如这个、那个、嗯、啊等。在竞聘演讲的舞台上,由于竞聘者精神高度紧张,他们表达时出现口头禅的概率很高,很多时候口头禅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来,这样会影响到现场的表达效果。如何解决自身的口头禅问题?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把握。第一点,养成一个良好的表达习惯,消灭口头禅于日常生活中。第二点,在现场的表达过程中,善于运用停顿,给自己留有时间空余,降低口头禅的出现频率。第二个问题是竞聘者的语音准确性问题。很多地区是方言区,竞聘者会说一些方言,很多时候是无伤大雅的。可是,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竞聘者应该以普通话表述为主,毕竟这是一个特别正式的场合。有些时候,由于方言区的限制,竞聘者的一些发音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我们所处的辽南地区,很多人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不分,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平翘舌不分,这样的发音很影响竞聘现场的表达效果。如何解决竞聘者的平翘舌不分问题?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把握。第一,科学、熟练掌握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的发声部位、发音方法,平时加紧练习,克服这一问题。第二点,在创作、熟悉稿件的过程中,尽量的减少、替换发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的字词,避免自身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

演讲技巧方法

1.熟悉场地。争取熟悉你要发表演讲的环境。提早到达并巡视讲台,练习使用麦克风和其他辅助视觉设施。

2.熟悉听众。在听众进入会场时向他们致意。向一群友好的人演讲总比对一群陌生人演讲来得容易些。

3.熟悉你的讲稿。如果你不熟悉你的稿子或者对它不满意,你的紧张感就会增强。演练你的演讲稿,并且做必要的修改。

4. 放松自己。做些准备活动松弛紧张的神经。

5.设想你自己演讲时的情景。想象你自己在侃侃而谈,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充满自信。倘能设想自己成功,你就一定会成功。

如何让演讲语言富有感染力

只有让语言富有人情味、感染力,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样才会拨动听众的心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要想打动听众,分享几种演讲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是借景生情法。演说者在把握了演说的氛围,确立了演说的题旨和感情基调之后,根据演说的时境,借渲染感情基调之景,生发开来,将获得的激情传导给听众,取得动之以情的效果。

二是托物寄情法。物本来都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在演说中,演说者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对物的讲述之中,将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传递给听众,使听众听了之后,不仅能如见其物,同时也能感同身受。

三是经历体验法。社会生活中,人们相近的经历和遭遇,使人不仅有共同的语言,而且在情感上也有共鸣点。演说者可以用经历唤起情感共鸣,也可以将遭遇使人同病相怜,还可以利用这种感情的沟通,来淡化演说者与听众感情的对立,取得“自己人”的效果。

四是目标激励法。伟大的目标可以激发高尚的情感。目标的辉煌、价值的崇高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巨大动力。

五是诗词感染法。诗词对于感情的要求更集中、更强烈,演说中借助诗歌抒发情感往往能取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的效果。

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知识记忆,增加知识储备,为此应该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多记哲理名言。哲理名言大多是一个思想体系、一个整体结构中的精华;它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有一定的思想性、真理性、指导性的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精练总结。诗有诗眼,书有书魂,演讲有演讲意境。一首诗有一联名句就可称为好诗;一本书有一句名言,就有阅读的价值;同样,一篇演讲中,如有一句哲理名言,便能使听众受益匪浅,难以忘怀。因为无论演讲者阐述的观点多么标新立异或超凡脱俗,其实都是或多或少地被历史上的名家论述过的。名人名言是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的,而名家所具有的影响力也是恒久存在的。因此,演讲者应抓住听众内心深处的心理,恰当地引用哲理名言或权威人士的论述,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的理论观点的论证,加强演讲的说服力量。

二是多记诗词歌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演讲时,在平常生活中,适当地引用一些诗词歌赋,不仅能产生美的意境,而且还能提高说话者的文学品位和艺术魅力。

三是多记动人故事。演讲的目的是说明和鼓动,也就是说,演讲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也要以情动人。演讲产生最佳效果的基础是听众首先被演讲的内容所感动,然后,使听众在“夹叙夹议”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演讲者的思想和观点。如果只讲一些空洞的、毫无说服力的“大道理”就不可能增强演讲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四是多记幽默笑话。在一般情况下,听众都渴望听到轻松有趣的演讲。那种基调过于严肃、内容过于单调的演讲是难以得到听众好评的。所以善于在演讲过程中穿插一些趣闻、逸事、幽默、笑话等,既可以使演讲的观点形象化、生动化,又能够加深听众对观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增进演讲者与听众的交流,调动演讲气氛,强化现场效果,消除听众的压力,振作听众的精神,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讲本身;同时还能给听众带来欢乐,让会场充满笑声,使听众更喜欢和信任演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