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歌八骏马

秦风学

五指山歌八骏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感受、体验《八骏马》的音乐情绪,听辨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初步认识这两种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五指山歌》。能够背唱其中的一首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和黎族民歌,喜欢聆听广东音乐及福建南曲,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

  教学重点: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五指山歌》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八骏马》的音乐情绪

  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光盘、钢琴、

  课前分析:

  学唱《五指山歌》时,可将歌曲分为两部分(即:第1—22小节及第23—42小节两部分)学习。在学唱前一部分时,要注意变换拍子及装饰音的问题。节拍要唱得准确,装饰音要唱得自然。

  教学过程:

  《五指山歌》

  牐犂枳宸植荚谖夜海南省各地。由于地区方言的关系,黎族又分为杞、侾、美孚、本地、德透五个支系,在支系中还会分出更小的支系。黎族各支系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音乐调腔。在传统音乐调腔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山歌、情歌、劈山栏歌(一种刀耕火种时唱的劳动山歌)、舂米谣(杵歌)、犁田歌、打硪歌、儿歌、叙事歌等民歌体裁。

  牐牎皢呢调”是杞黎中最为流行的调腔。它因歌曲开头时常用“啰呢”之类的衬词而得名。这种调腔的节奏从容、旋律舒畅、抒情性很强。《五指山歌》就属此类。

  牐牎段逯干礁琛肥呛D先嗣褚谰荨皢呢调”的调腔而创编的革命民歌。其内容是歌唱红军胜利归来,嘲讽蒋军失败并逃往台湾的。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和问答的方式说明一个铁的事实和真理——正义的红军必将战胜反动的蒋家王朝。《五指山歌》为d徵调、变换拍子,舒缓的速度,二部曲式结构。歌曲的两个乐段,前8小节的旋律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用非常抒情的音调,表现相互关联的同一问题。尽管它们有问有答,却前后呼应、珠联璧合。而两个乐段的第9小节之后,却是又有对比、又有统一的。第一乐段的音调,自始至终是沉稳而抒情的。虽然歌者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但好像他是在心照不宣地明知故问。而第二乐段的音调,先是用坚定的语气表现嘲讽的内容:“蒋军失败流落海”;而后又回到那种沉稳抒情的情绪中,以表现海南人民对红军崇敬、爱戴、亲近的深厚感情。

  《八骏马》

  1.“八骏”为周穆王(前1001—前951)之良马。周穆王曾乘之以周游天下。后世的许多艺术家都曾用这一题材进行创作。如:五代时期,晋之史道硕曾绘有名画《八骏图》。在福建南曲中也有《八骏马》的著名乐曲。

  牐牎栋丝ヂ怼酚置《八走马》,是福建南曲中四大名曲之一。全曲共分八节,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这八个小标题分别是:骅骝开道、騄駬闲游、玉骢展足、駊骥骄奔、乌骓掣电、赤兔嘶风、黄骖脱辔、白牺归山。我国音乐工作者对南曲进行了发掘整理工作,将《八骏马》精心删改成四节,使乐曲在不失原来意境的前提下显得更精练、更集中。

  牐犜曲的八个小标题并不能准确地概括音乐的情趣,但它们充分说明:乐曲内容是在描绘、刻画骏马之各种动态的。

  牐牎栋丝ヂ怼肺循环体结构,整理后的乐曲还具有变奏的因素。其结构形式为:乐曲中循环再现的节奏音型(b)贯穿全曲,具有走马形态之意境。其旋律是:其他的几段旋律分别是:

  牐2。福建南曲又名“福建南音”、“南乐”、“南管”、“管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它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音乐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逐步地形成了这个乐种。

  牐牳=南曲主要流行于闽南的泉州市、晋江地区以及厦门、龙溪和台湾等地。此外在东南亚国家华侨聚居的地方也很盛行。南曲包括了“指”、“谱”、“曲”三大部分。“指”是一种套曲;“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曲”是有唱词的散曲,只唱不说。南曲的演奏形式有“上四管”、“下四管”之分。

  牐犐纤墓芤远大镂主,称做“洞管”;以笛为主的称做“品管”。《八骏马》采用洞管的形式演奏。它使用的乐器有:洞箫、二弦(一种拉弦乐器)、琵琶、三弦、拍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