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莫怀戚的文章《散步》一文。同学们都认为I这篇文章很简单,只不过讲了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解决分歧。歌颂父母的敬老爱幼品质。但当我问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时,同学们都傻了。我告诉...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莫怀戚的文章《散步》一文。同学们都认为I这篇文章很简单,只不过讲了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解决分歧。歌颂父母的敬老爱幼品质。但当我问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时,同学们都傻了。我告诉同学们,文章要学到里面去。文章中说自己在解决分歧时,就感到责任的重大,小词大用,以含深意。进而,作者着意刻画了背的细节,并感受到他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文章的深意就更明显了。老、中、幼组成一个家庭。家庭、国家、世界,密不可分。
作者是在告诉我们,青年人要肩负起敬老爱幼的责任,并要把这种优良的美德代代相传。这样一来,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就加深了一层。同时,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也牢牢的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了。
一、抓契机、生课程
线描画《母鸡萝丝去散步》是由绘本为载体挖掘出的美术课,绘本中,每页的画面都精致、美观,线条和装饰图案的排列规律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所以,追随孩子的意愿,生成了第一课时美术欣赏活动,让幼儿通过欣赏绘本中的房子、树、动物等画面感知线条图案和色系的排列规律,其中,绘本中的主角狐狸和母鸡的装饰图案给孩子以深刻的印象和探索欲望,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生发第二课时,线描画《狐狸和母鸡》(二)。
二、活动中、现情景
活动中,我单独出示了狐狸和母鸡,让幼儿先欣赏了狐狸,并引导孩子说说身上的线条和图案的排列规律,有的幼儿说:“狐狸身上毛好漂亮,有许多长短不同的线条和三角形图案组合排列而成的。”然后我又引导幼儿从图案的规律上观察,孩子们的观察力很明锐,刘一诺小朋友举手说:“老师,你看,狐狸身上的图案是有规律的,一排线条一排三角形、一排线条一排三角形。”我紧接着问:“那你们想用什么图案来帮他装饰呢?”孩子们有的说用波浪线和圆圈,有的说用小点点和小花朵······幼儿想象丰富,各抒己见!
接下来我又出示了母鸡,通过幼儿观察,发现母鸡身上最有欣赏价值的就是翅膀和尾巴,幼儿观察到图案和线条也是有规律的排列的,他们还发现了除了图案和线条有规律外还有他们的色块也有规律。
最后让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线描和图形来进行装饰狐狸和母鸡,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母鸡和各种造型的狐狸让幼儿自主选择绘画。
三、反思与改进策略
活动改进策略一:当幼儿发现了母鸡除了图案和线条有规律外还有他们的色块也有规律时,我就在活动开始部分时我把狐狸和母鸡同时出示,让幼儿同时去观察两个动物的图案和装饰规律,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就是让幼儿知道他们都是有规律的排列装饰,而且都有同向排列和反向排列的图案,比如:狐狸身尾巴上的毛是反向排列的,母鸡翅膀上、尾巴上的羽毛也是反向排列的等。这样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又能够促使幼儿的线条、图案和装饰技巧更能得到认知与发展。
活动改进策略二: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有排列规律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用爱心、有的用波浪线、还有用花型等来装饰,我还发现选择装饰狐狸的幼儿比较多,而母鸡则选择的比较少,所以大家商讨,觉得这节课还可以延伸到下节课专为母鸡来设计颜色的装饰,使母鸡更鲜活、形象,让孩子不再局限于线描画又避免了课的思路不明确而感到乱,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幼儿挖掘狐狸身上的装饰,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想象、探索。
时下,语文教学改革正推崇探究式教学。它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的人文价值观。这种导向性给予学生的学习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去探究呢?最近我结合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散步》的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笔者认为这就是一处很好的探究点。这句话编者将其编入课后练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多有提问。对此处疑问的解释通常为:1.世界上所有家庭都是由这种承继性的三代组成的,这一家三代仿佛就是整个世界的缩影;2.作品中“我”的全部责任在于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儿女,整个世界就在这种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美德中延续下去。这种解释虽也很合理,却没有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讲得通透彻底。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探究过程。在学生提出“整个世界”的疑问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并得出文章前面提到的两种解释。在学生认同这种解释后,教师通过介绍提出孔子理想式的郊游与文中散步的比较,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并达成一个共识:文中的“散步”与古圣人孔子的郊游形式虽不是完全一样的,本质上却是相通的,都是儒家文化范畴、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它表明文中的“我”所追求的是个人生活的淡泊宁静,家庭生活的和睦融洽,社会生活的安定繁荣。作为东方君子,他除了追求个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会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铭记在他心中。我认为这样的研讨,不仅使学生在辨析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历史源流,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且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推广应用的。也只有培养出大量有这种文化价值取向的人,社会上那些追求无限财富的物欲者才能大量减少。因此,为百年计,我们不仅要推广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更要以此为手段为祖国培养人才。
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入选于人教社初语第一册第一课(《散文两篇》中的第二篇)。
笔者在带领学生解读此文时,一致发现文中有一处用词欠妥。
为了准确地解析,请看该文倒数第二段: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细心体会,不难发现上文中“我想拆散一家人”中的“拆散”一词欠妥。《现代汉语词典》对“拆散”解释为“使家庭、集体等分散”,并举了“拆散婚姻”和“拆散联盟”为例。可见就词义的感情色彩而言,这是一个贬义词。而文中作者的本意显然是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想把一家人暂时分成两路走而“各得其所”。这种尊老爱幼的想法不用说是褒义的,而“拆散”一词用在此则违背了语境的要求,显得极不相称,如改成中性词“分开”就避免了这种尴尬。
据此,笔者以为把“我想拆散一家人”改成“我想分开一家人”,就比较符合语境,且更能体现“我”的这种想法的本意。以上系笔者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愿与作者商榷。
《散步》是一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本单元教学主体,我将文章主旨定位于表现浓浓的亲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文中的那份浓浓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去感悟亲情,拥抱亲情,珍爱亲情,创造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创造亲情的情感。另外,通过品味揣摩文本中能体现三代人浓浓亲情的语句,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一)整体感知,共赏亲情。
通过集体朗读、自由朗读相结合的手法,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共同分享文中一家四口的那份浓浓亲情。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②以课文为依据,说说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提示:可用短语、一句话等形式作答)?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感悟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重点品读:文中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是如何体现的?勾画出文中饱含浓浓亲情的词语和句子,读出这份深情,就你感受最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合作探究,体验亲情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旨句的准确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和珍贵。重点扣住这几个问题:
①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如何理解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③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
(四)敞开心扉,抒写亲情
设计目的是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让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然后交流。
①亲情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
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
③亲情使爸爸常年在外奔波劳碌,……
(五)
通过这
这堂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从“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到“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再到“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获,从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并激发创作热情。我想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受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知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根本。阅读教学过程归根结底就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生活中一次平常的散步活动,来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和睦温馨的家庭关系。文章短小,生字词也不多,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揣摩词语句子含义和拓展阅读上。反思本节课,以下几点值得今后继续发扬: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学生充分地读、思考、交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①引入新课时,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孝敬老人的故事,学生之间互通有无,扩大了知识积累,也锻炼了表达能力。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读,解决字词,概括课文内容,学生处于阅读思考状态。③研读课文,让学生划出精彩词语句子在书上做旁批,然后小组交流质疑。④品读课文,带着个性体验,美美地读文。整节课,学生活动占主位,老师只是适时地启发、引导、点拨。
2、对学生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时,结合内容,从重音、停顿、语调等方面详细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学生读出了语文味,也深刻地理解了文章主旨。
3、课堂结构设计比较合理,流程比较顺畅。重点放在品析文章语言上,教学重点突出。
4、能及时地较适当地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能联系自身实际来读文章,谈出了自己的深刻感受,是学生语文的较高境界,好!
不足之处:
1、最大的缺点是教师课堂上没有很动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师应该动情于前,学生才能感动于后。这样的深情的文章,是能够深深打动学生的内心的,但是,今天上课时我似乎一直未真正融入“情”中,游离与“情”外,自己都觉得很干瘪。
2、时间分配上,也有一点问题。中间品味环节,有点罗嗦了,拖了一点时间,致使后面拓展阅读比较仓促,交流时间短暂,当堂检测也比较潦草。
总之,每一节后,我们每个老师如果能真正地反思一下,我们是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日积月累,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有大的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以前在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现在改到七年级语文第一篇。文章我讲过两三遍,总觉得没有把握住要点。
再读这篇文章,我感觉文章不能只考虑到结尾对尊老爱幼主题的揭示,而是要让刚入初中的学生感觉到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写得最美的段落应该是第四段,这一段描写了春天充满生机的景物,色调明朗,感情愉悦,既表现了对初春到来的欣喜,又体现了母亲熬过严冬恢复健康作者内心的喜悦。
我听了第一课时的讲解,觉得没有体现出文章所具有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我负责讲第二课时,就改变了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着重在创设情境,回顾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着重在朗读课文,赏析语言;第三个环节是学生提出问题,深化理解;第四个环节是仿写几个句子。
预设的前两个情境都完成得比较好,学生的兴趣也比较浓。赏析句子时学生提出了很多好的见解,当没有人举手时,我就提醒自己:要耐心,不要急于说话,要给学生时间。在这种沉静的氛围里,学生的思考就比较充分了,对文章一些句子的赏析也比较深刻。
我感觉到自己最大的进步是,忍住了,少说话,不再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
还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赏析时间太长,应该把第四段和最后一段背下来。最后一段的赏析还没有突破,应该点明一下。仿写句子没有时间读,应该把这个环节去掉。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②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
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①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②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感知课文内容
①检查生字词。
②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教师引导]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a.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b.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c.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教师小结]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反思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本单元教学主体,我将文章主旨定位于表现浓浓的亲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文中的那份浓浓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去感悟亲情,拥抱亲情,珍爱亲情,创造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创造亲情的情感。另外,通过品味揣摩文本中能体现三代人浓浓亲情的语句,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一)整体感知,共赏亲情。
通过集体朗读、自由朗读相结合的手法,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共同分享文中一家四口的那份浓浓亲情。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归纳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②以课文为依据,说说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提示:可用短语、一句话等形式作答)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感悟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重点品读:文中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是如何体现的?勾画出文中饱含浓浓亲情的词语和句子,读出这份深情,就你感受最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合作探究,体验亲情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旨句的准确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和珍贵。重点扣住这几个问题:①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如何理解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③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
(四)敞开心扉,抒写亲情
设计目的是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让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然后交流。①亲情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③亲情使爸爸常年在外奔波劳碌,……
(五)小结课文,升华亲情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亲情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我们离不开亲情,让我们敞开胸怀,伸出双臂,去感悟亲情,去拥抱亲情,去珍爱亲情,去创造亲情!
这堂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从“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到“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再到“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获,从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并激发创作热情。我想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受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知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根本。阅读教学过程归根结底就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 《散步》一文作者莫怀戚,文章通过生活中,最平常的散步,来表现家庭的和睦、美满。预习课上,学生小组讨论热烈,展示课上同学们踊跃表现,回答时老师不仅给予了肯定,而且在延伸拓展的时候,联系生活,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亲情动人心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①每年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②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③假如今天是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给他(她),为他(她)献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同学们畅所欲言,把自己所感受的亲情,都用真挚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学生们开始不愿意写,我这样开导启发学生:“你们每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已经被文中尊老爱幼的美德所感动,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父母那么爱你们,这道题就把你们难住了吗?我想你们不会乱写来欺骗老师的,如果这样就是自欺欺人。”不一会儿我巡视发现多数同学写的都很不错,因为这道题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只让一组展示,每组都有机会。同学们听说后每组就开始小展,同学们写得真好,他们当中多数不仅知道父母的生日,而且写得短信不仅富有真情实感,还感觉他们通过学《散步》和这道延伸拓展题似乎成熟懂事了。如: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从来没有给您过过生日,还常和您顶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请接受女儿真挚的祝福:妈妈生日快乐!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书写了自己的心里话。稍后大展时同学们不但跃跃欲试。而且出现了20多年来少有的场面:当两组展示后在一片掌声中竟清晰的听见了哭泣声,原来是二班一组的张子松(女)和包金龙(男)。他俩已经进入情境,我当即说:“让他俩再展示一次好不好?”同学们都说好,可他俩低着头已经泣不成声,只好作罢。而且这个组的其他成员王建强、赵玉珍也受了感染,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直到下课一直沉浸在对亲人的思念中。
我所反思的是在以前没有实行高效课堂,每个同学不能充分展示,加之老师没有适时引导,就没有达到课标的写作要求“写自己的真实感受”。现在要感谢高效课堂。是高效课堂使学生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有了抒发内心真实感受的平台;是高效课堂锻炼了每个同学的各种能力;是高效课堂让学生独立的思考,触发新思维,得到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目标。
在教学《散步》这篇文章时,围绕“亲情”,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细读课文,感悟亲情;拓展阅读,品味亲情;七嘴八舌,谈论亲情;动情落笔,抒写亲情;言行一致,亲情行动。在最初的设计中,我.计划用20分钟时间来完成其中的重点步骤:细读课文,感悟亲情。本以为应该能突出重点,但是由于教学环节设计得过多,一节课总共只有40分钟,,分配到各个环节的时间就相对有限。而教学设计预计的时间也仅仅是理论上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本该听读课文两遍只听了一遍。在提出“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句子”这个要求以后,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在学生讨论时,就只能说出“这句话表现了浓浓亲情”,或“这个句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温馨”。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感悟到了亲情,可是仔细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学生的收获甚微:他们没有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反复的品味,无法真正体会到课文在平凡小事上、生活细节中表现出来的浓浓亲情。即使有一些感悟,也仅仅的概念性的东西,没有深入到内心,没有引起他们对生活的思考。而老师在指导时也比较粗略,,特别是没有利用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情感。因此即使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谈论亲情时热泪盈眶,但总体感觉仍就比较肤浅。
由此,我体会到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拓展性延伸必须根据对课文的深刻领悟。我在重新设计案例时,就缩减了教学环节,保证了品读课文的时间,加强了对课文朗读的指导,从而让学生能更从容的在课文中深刻领悟到浓浓的亲情。然后再引申到课外,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生活细节中感受到的亲情和爱,从而培养他们珍惜亲情的意识和情感,并促使他们为建设亲情付诸行动。
《散步》是作家莫怀戚的—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美文,是一篇是让学生通过探索、质疑、讨论来理解家庭中的尊老爱幼及生命的生生不息的作品。本节课的重点就是采取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与考试的基本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尊老爱幼。
学习这个课例,有两点感受强烈地触动着我:一是散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生活。这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是溢于言表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四个板块教师都能紧扣文本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具体文段语句的诵读、思考、联想、感悟,披文入情,联通生活,触发共鸣,几次在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设计中一吐为快,酣畅淋漓。这就是文学与生活的沟通,文本形象与学习感悟的沟通,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沟通。此非形式的浅薄与热闹,而是认识的感同与升华。第二点感触是美文就应当美教。这篇散文是文质兼美的,所以教者就不能简单粗陋地处理。这节课的四块设计都是以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情感、和谐的节奏来组织的,学生在丰富动人的开场白中进入学习情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移步换景似的品味一个个真情场景,学生们一次次诵读、一次次联想、一次次感动,文理、情理、心理达到了高度的感同与升华。美在文本、美在教学过程、美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美在学生精神上的陶冶与指引。
一节好的心理课,一是要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达到智力的'成长和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二是让学生放松,获得快乐,解决学生的情绪问题,因此,它不需要太多的理论,更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要与同学交朋友交心,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明辨、澄清、引导、提升,最终达到心理提升的目的。
本学期公开课我执教的选择的是北京教育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的内容《思维的奥秘》一课,适逢西安市心理教研员钟昭英老师在我校组织心理教研活动,授课结束后,聆听了钟老师指导和组内教师的反馈,结合本节课的反思,我认为上好一节优质课有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教材分析到位
教材是上课的根本,一节好课首先对于教材的分析要到位。本节课属学习辅导范畴,其辅导的目标重点就在于思维力的培养,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范畴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多个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来展示了思维力的重要性,启发学生了解思维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运用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充分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节好课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了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学反思
五年级学生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要求都是全新的,如若照搬之前的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习惯,被以前的经验所控制,难以跳出原有的定势思维,势必导致了学生失败经验的产生,需要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指导。
三、精心设计活动
1.目标具体,重点突出。
心理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不需要太多理论与知识的讲述,因此教学设计的目标要细致具体,不要太散,一般一节课2-3个目标即可,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确定重难点,做到目标具体,重点突出。
2.环节相扣,设置巧妙。所有的分析和假设最终都需要教学环节来完成,因此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我以“123拍掌”作为热身活动,通过视频故事《毛毛虫试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引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体会到思维要“拐弯”,从而揭示了课题,接着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脑筋急转弯”、“桔子会拐弯”、“烦恼能拐弯”,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将学习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3.以生为本,启发到位。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对其进行思维的训练,因此,活动设计体现了学生的需要,同时,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去欣赏每一位学生的思考,及时给予正向的鼓励和引导,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于扩展思维重要性的认识。
4.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课最核心的因素,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习效率,并让学生将所学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习效果较好,同时,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效率,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5.选择活动,不宜过多。
活动是为教学服务,是教学的载体,活动不是越多越好,许多活动看着热闹,但其实流于形式,失去了活动的真正目的,少而精的活动以及结束后有效的分享和小结才是好的活动。本节课中导入的活动过多,如果将放松训练放在过关游戏的第二个之后,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放松,一是让导入更高效,二是让学生的思维训练更有张有弛,更高效。
6.全面参与,各有所获。
心理的活动课以活动为主,但要注意活动的参与度,每个学生都尽量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即使参与的程度不同,情感的层次不同,但能学有所获,也是一种进步。本节课的活动学生参与率极高,全班同学至少都参与了一项活动,学生参与热情,积极性高,学有所获。
总之,要上好一节心理课,要做到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重学生的整体参与,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轻理论的传授,轻价值评价,轻求全责备。
本课课前进行了精心地准备,安排了一整体感知,二朗读感悟,三美语品悟,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在完成第一环节后,感到还满意,初读整体感知,学生简短的语句概括了本文讲了什么事?(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均有。
紧接着让学生说出“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用词语)学生很踊跃,纷纷举手:和美、和美、温馨、尊老爱幼、互相体谅、宽容忍让,我肯定了同学们的感受, 随后是主体讲解“分歧”,解决分歧,所得感悟。(就同学们所说的和美,和睦,温馨顺势而引。)就是这么温馨的家庭也有分歧,那么分歧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从解决的过程中尼感悟到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很认真地读书去找寻答案。)这些都不难,很快解决了。但仍是孤立地解读文本,没能很好地拓展。第三环节是进行语言赏析,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文中的脉脉亲情。
总之,此文环环相扣,缓缓流淌,虽没有跌宕起伏的高潮环节,但也不失清新之美。别有一般滋味在其中。
《散步》的教学工作已完成,给我留下太多的思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设计思路
在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紧扣单元主题和阅读要求,设计出散文《散步》的教学思路:以“亲情”为主线,关注文章的故事美和情感美,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并行发展;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进入文本的探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美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
因此,《散步》这节课的教学,我围绕着“亲情”展开:整体朗读,感知亲情;合作探究,品析亲情;小结课文,升华亲情;敞开心扉,抒写亲情。进而设计了“朗读感知”、“品析情感”、“文章回顾”、“创新表达”四个环节,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文本理解能力,语言概括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悟生命与责任。
二、《散步》教学的完成情况
(一)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对教材的分析较为透彻,学生学情的定位比较准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得以很好地贯穿,实施得也较为理想,三维目标的达成还是令人满意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完成较好,囿于学生现阶段的生活体验,学生对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责任能有所理解,但没有亲身感悟,因而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从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明确自己现阶段责任并力争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做起。
2 、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较为到位,所有学生用心用情地朗读课文,为感知故事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深感到七年级学生的纯真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有信心让他们的朗读水平日渐提高。
3 、解读文本归根结底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发言积极、较为到位,加之理解后再朗读感悟,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
4 、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能同教师一起对文章内容进行回顾,对文章思路的梳理完成得相当出色。
5 、在“创新表达”环节,学生生成在预设之内,基本能按照“以小见大”的写法完成仿写练习,多数同学能围绕主题,通过生活中的小场景的叙述,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个别同学存在句式问题需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二)我认为还有一些遗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 、朗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教学工作,本节课学生集体朗读情况较好,但缺少朗读技法的指导。如果本节课选用范读,学生朗读技法的欠缺就会突显出来。
2 、在分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都动起来了,分工也较为细致,但交流的气氛不够浓烈,小组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3 、“创新表达”环节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缺少创新的仿写。但不能就此否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本节课教学引发的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1 、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在多形式的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朗读氛围,让学生愿读,乐读,为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努力做到“以读促学,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学、有所思。
2 、语文教学要关注课堂、关注文本、关注学生。
语文课堂的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文本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 、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与素养并重,关注学生长足发展。
老师不断丰盈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就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会“润物细无声”地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影响学生精神世界,进而让学生有长足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经常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且行且思且珍惜,我会“以思促教”,让教学因反思更为出色。
《散步》是一篇溢满了浓浓的亲情的文章,作者笔下一家四口的互敬互爱、其乐融融如春阳般暖透人心。准备这堂课前,我给自己的目标是能通过这篇文章触碰到孩子内心的柔软,让他们在品读课文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爱和亲情的温暖,从而发自内心地想去爱自己的亲人,让亲情离他们近一点、再近一点。上完这堂课,我想我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这堂课,我选择了在自己的班——七04班,虽然4班是平行班,孩子们的基础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放弃他们,我也相信平日里这群善良灵气的孩子在我的语文课上是自信的、优秀的,哪怕是公开课。
4班的孩子跟所有初一的学生一样,已经基本上有了通过解读文章内容来感知文章情感的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和身心上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大部分孩子都比较爱闹,静不下来,性情上也不可避免的被家长宠坏了,被这个社会的冷漠影响了,再加上这个班的学生有很多都是离异家庭子女,许多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于是在集体生活中也表现出了许多冷漠和自私。所以,这堂课我把重点放在通过品读文章的语言,品析文章对人物的塑造等来让学生们静下心来感受爱和亲情的温度。
为 了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细节有深刻的体会,能够对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堂课中,我除了在启发学生品析文章的细节内容时进行了适度一些适度讲解,同时也穿插了一些我自己的内心体会和感受,随机讲了一些身边的例子和故事。这堂课我也设计了许多“读”的环节,无论是我的范读、品读,还是学生的朗读,动情或稚嫩萦绕了整个课堂。用读来加深记忆,用读来帮助学生理解,用读来让学生把握内容和感情,用读来营造氛围、升华情感……当情感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发了芽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进行了小组合作探讨,他们用他们热烈的探讨,稚嫩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感动和爱时,整个课堂都暖了。
下课的时候,我看到几个小丫头的眼眶红了,我笑了,因为我知道她们摸到了文字的温度。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这堂课还是不尽完美的:音响突然的不给力,再加上讲公开课的次数不多,所以我还是没有放得很开,表现力也不够,课堂环节的设计也还需要完善,对孩子们思维的启发和深挖还要下工夫等等。虽然不够完美,但是这一切过去了的都成为了我教学时光里美好的回忆。用郎老师赠予我的话来说就是,遗憾也是一种美丽。我想,正因为有遗憾,以后才会更想好好地教好我爱的语文,教给我爱的孩子们文字的温度。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师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进行一次艰苦的蜕变,这个蜕变不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处上质的飞跃。
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
这堂课上,学生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们的参入意识强,发言踊跃,回答老师不仅给予了肯定,整节课围绕它进行,而且在本课结束的时候,联系生活,谈生活。学生们更是夸夸其谈,把自己所感受的亲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这篇课文的讲授,使我感受到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导读,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这些先入为主的框框,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
《散步》一文作者莫怀戚,文章通过生活中,最平常的散
步,来表现,家庭的和睦、美满。以及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即以孝为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点就是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的问题。无可否认,教学参考资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节省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时间,帮助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补充。但我们应当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参考就不能是标准,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实际教学的指挥棒,更不能将之奉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论的文字的摆弄,而疏于对文章本身的独立思维。正确运用教学参考资料,应是在教师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价值,体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观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选择地使用,见解不同或是考虑不周的地方,进一步的思考,触发新思维,得到新教训,也可以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使用内容提出预设,再考虑教学,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
教师也应培养人文精神。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深透一点看,也就是说教师如果少有人文意识.人文修养教养.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识文化修养上的与时俱进,怎么来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新世纪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当更广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单学科的,而应是多学科的网络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多样性文化的融会贯通,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使自己在新的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这样就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老师内心知识与内心精神的不断丰盈,就会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会“润物细无声”地用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的精神领域,自然增长他们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