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儿飞飞教学反思

黄飞

  篇一:蝶儿飞飞教学反思

  《蝶儿飞飞》这一课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内容,有得看,有得玩,其实这堂课原本在课堂上已经上过了。但那时我对这课没有很深刻的理解,仅仅只是拘泥于课本上:剪蝴蝶—— 画蝴蝶。但这次选课,又选了这普通的一课。我只想扎扎实实地让孩子们掌握好技能。这节拓展课侧重点在认识对称形上,运用对称剪的方式剪蝴蝶外形。课程设计了三个环节,通过三轮“ 对折画—— 对折剪” ,掌握并运用这课的重点“ 对称形” 。

  在比赛之前的几次试教都不是很好。所以这次正式比赛的时候信心不是很足,虽然比前几次试教都要好,可是自己并不满意,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如果可以再上一次的话,我能上得更好!说起三次试教,真是波折起伏。一试的时候,我事先没有上过,第一次试教就请了组里老师听课。可以想象,问题重重。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意见。我虚心听教,重理了理头绪,自己先调整了过后,第三天又试了一次。结果这次意想不到的惨败,因为师父杨老师的一针见血,重重地打击了我的信心,心乱如麻了一天。我想,接下来的时间不多了,最重要的是稳定心绪,理清思路。尽管我和师父的想法不统一,但后来杨明东组长的话提醒了我:这课是我自己的,最终地把握要靠自己。没错!我要重整旗鼓。第三试的时候,我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明确了自己的课程思路。这一次,我特意没有请老师听课,想先放下压力,先找回自信,这回果然好多了。比赛就这么上!当然,通过一晚地斟酌,我在重点环节进行了小小改动,添加了一个亮点之处。

  正式赛课后,我没有像以前上完公开课那样兴奋。郝校长说:这是因为我成熟了。也许吧,从一开始面对这个比赛就比较从容,心态上比以前那个刚出茅庐的新人放松多了。老师们夸我上课很镇定,跟孩子们的交流轻松,语言优美。但这课之后,老师们也给我提出了不足:那就是,在评析学生作业时,要更有针对性,围绕重点突破。确实,我在这方面还要下更大的功夫,我相信经验可以淀定智慧。这一次比赛,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很感谢她们使我在教学上吸取了他人的经验,又一次得到了锻炼。我希望,正如我这课的蝴蝶一样,先丰腴了翅膀,等待着下一次,再华丽地起飞!

  篇二:蝶儿飞飞教学反思

  兴趣是每个人学习最好的源动力,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与快乐的体验相连。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这一课中,我收集了有关蝴蝶在大自然中飞舞的优美录像片断和许多美丽的蝴蝶写真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蝴蝶的美。

  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支配,()自主地探究学习。努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学习的答案,并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是时代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平时的每节课中都力求学生根据自己喜好与理解,创造出据有个性化的作品。在这一课中,学生每支画笔下的蝴蝶都不一样,无论是外形、花纹还是色彩,都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在本节美术课接近尾声之时,我抓住教育契机引发学生这样思考,蝴蝶带给人类生活的美有目共睹,而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已很少看到它的身影,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蝴蝶的美、表现蝴蝶的美的基础上转化为对蝴蝶的珍爱,从而引起思索,以生活主人翁的姿态内化为对环保的重视。

  篇三:蝶儿飞飞教学反思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点,关于角,在上学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本知识点的教学中,我采用以旧引新、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实践的方法进行了教学。

  首先:在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说出图中,哪里有角、哪里有直角。学生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自然很快就找出来了,而且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课堂气氛也被激发起来。

  其次:在找直角的基础上找其余的角,并把它们进行分类,说出它们的特征。接着根据这些角的特点给它们取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合作,自主探索出用直角进行比较的方法,从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再次: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认识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找找、看看、说说教室里、生活中哪里有角,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课后,我发现在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这方面,好象还有一些欠缺,如果让学生在找角的基础上,在画一画,比一比。可能效果会更好,掌握的会更深。

  篇四:蝶儿飞飞教学反思

  网络信息的运用只是一种尝试,在这样的尝试下,我把以往针对专业知识的教学改为互相评价为主,重在参与的另一种形式.学生的作业质量不是衡量一节课的全部标准,一节课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动手参与,动脑学习,用心思考可能更为重要.

  任何一种改变所带来的思考都是难免的,我一直这样想,常规美术课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是培养一个将来又专又强的绘画型人才重要,还是给全体学生灌输一种审视美,热爱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习惯重要 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我这一班学生,若干年后怕是坚持从事美术的人少之又少,但每个人在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审美方面的问题,所以灌输一种美的习惯比教学生学习美的技能更为贴近生活,贴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