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活动时间长,情况也比较复杂。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可不,尽管老师强调校园里不能打闹,可是事故还是不断的在发生。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很多时候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眼观六路,耳闻八方。时刻不忘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再者就是在班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让学生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同时,应该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每天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出入教室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入厕等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学生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班内的平安小卫士。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小学生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交通事故、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着“祖国的花朵”。每一年有多少可爱的生命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无情的摧残。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学生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
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学生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学生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例如游戏,它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现今教学经常用的教学形式。但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小学生成长的。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安全一直以来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抓、常教,但有时有会出现一些我们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我认为不能在老师的强烈管理中控制孩子的安全,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了解,我应该怎样来注意安全,怎样来保护好自己。对于学生的安全,学校是责无旁贷,那么学生呢?他们仅仅只是被害人么?不!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在学校。我们都知道,学生受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一般我们都认为有三种力量在让学生受到教育:
1、学校;
2、社会;
3、家庭。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安全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学生们在学校平安地度过一天,我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是十分必要的。最近,颁布的《中小学管理规范》把“安全管理”列为学校基础管理。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核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抓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首先,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们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是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容易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中让学生懂得遵章守纪与安全同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给学生以安全警示教育。
(2)从看到的小事中让学生懂得文明与安全同行。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镜头一、镜头二的情况就经常在学校出现,镜头二的后果就比较严重。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镜头一,班主任可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踩着了这位女同学,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这位女同学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假如那位男同学的头撞到墙角上后果会怎样?学生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不文明的活动潜在许多危险,进而提高防范发生类似安全事故的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橱窗里,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其次,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应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做有心人,安全教育从点滴小事抓起,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那时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每一年有多少可爱的小生命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无情的摧残。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持续两周的安全教育,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语言活动《小狗警察》、美术活动《汽车》、科学活动《感冒了》、健康活动《不怕黑的孩子》、社会活动《有人来敲门》等,和学习交警叔叔的手势和模拟穿马路等等。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故事“小宝找妈妈”,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教育幼儿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抓好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造福工程”,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
在小学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加上好动好奇,胆大心粗,不知危险,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利用班会课,午会课以及平时课间看到不安全的行为及时加以教育,例如有时在思品课上共同探讨安全问题,开展我是安全小专家等活动,配合学校开展看录像等形式,从各方那个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小学生逐步真正认识到安全确实重要。
其次,要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学会安全本领。在对他们“说”的同时,更要注重教他们“做”。例如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模拟的火灾逃生活动中,让他们真正掌握火灾发生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知识;上活动课要先检查器具;踢球不要踢到别人;上下楼梯不要拥挤;课间不要追逐打闹等等。
第三,为了保证安全教育正常、持久地开展,学校也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我们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这一系列的工作。
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大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社会是大环境,家庭是大后方,学校是主阵地,三方都有责任,都不能忽视。作为小学生,我们一定要教育他们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一系列安全方面的规则。校园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它的安全与危险只是一念之差,却常常是差之毫里,失之千里:我们上下楼梯,游戏之时,往往会乐极生悲……并且,要把老师和父母的忠告,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我想,那样的话,一定会将危险降到最小的程度。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安全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愿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安全与健康和我们一路同行。
踏上讲台,面对一群似懂非懂的少年儿童,我深深的意识到肩头的责任重大,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无论什么时候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一、勿忘教育小学生遵守交通安全
谁也不愿接受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但事与愿违,不幸的遭遇总牵扯动父母的心,让泪水奔涌,心也彷徨。假如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假如不乱穿宽阔马路,假如不耍“高超”的骑车杂技……也许惨不忍睹的这些就不会发生。很多时候,只要班主任细心叮咛过,学生可能会把你的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会主动把它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果自然会降低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有机会的话,班主任应利用班队课开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不该发生的故事”、“交通知识讲座”……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更能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勿忘教育小学生注重身心健康
在学生眼中,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我请他(她)用“亲切”说句子,一位学生动情地说道:“每当我想起老师,就像想起了最亲爱的妈妈。”这样感人的语言自然地从学生的心底深处流露,,怎能不令我铭记。此刻,我对刚才所有的扪心自问才真正恍然大悟,还有什么多彩的词汇可以抵得上这份真这份诚呢。是呀,每当学生起矛盾时,
离不开老师“打架斗殴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谆谆教导;每当班里出现传染性的水赤痘时,离不老师焦急关切的悉心照料;每当学生突然高烧、呕吐时,离不开志师体贴关怀的身影……一次次的温暖传递,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老师是无私的,我们要坚持去爱,爱学生的“身”,更爱学生的“心”。
三、勿忘教育小学生预防突发事故
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离开了老师力所能及的视域,那高低的大理石楼梯,光滑的地砖,宽阔的跑道就成了他(她)们自由的“乐土”,也成了偶发事件的“温室”。当放学的大门敞开,所有的不可能接踵不断地“演示”:疯狗咬伤感染狂犬病毒,溺水失控导致死亡,好奇贪玩而触电身亡,玩火不慎造成财产损失……老师应该提前进行有关教育,与家长取得实质性合作,为学生确立相应规定,让学生自觉养成不动电源插头,不玩电器,不玩火,不拿尖利用具,不逗猫狗,不独自去水塘、河边、井边,讲究个人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
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杠秤,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面对的将是无可估量的辉煌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