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最后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网查询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生活中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本节重点学习这三种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活中的用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作如下反思。
1、从学生生活中食用馒头这一生活习惯引入,学生既熟悉又兴奋,对馒头中的发酵粉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学习这三种盐的的用途时,我选用大量生活中的物品、图片,生动形象的告知学生生活中的盐用途相当广泛。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在落实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时,我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笔记;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看。我将重点知识设计成几个问题抛给学生讨论,设计成基本实验,再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引导,把几个基本实验串联起来,巧妙的解决了实验多,时间不够,学生无法完成操作等难题。这正是本节课的亮点。而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实验,真正掌握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关性质。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探究,合作交流。
3、本节课我还添加了趣味实验,用于比较等量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快慢及生成二氧化碳多少,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趣味性还开拓了学生视野。
4、本节课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多,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掌控时间,过多或过少都是无法完成整节课的流程。
在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参与面积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合作精神。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已经达到要求。
(第1课时)
初中化学到了第十一单元已接近尾声,教材在编排上没有按知识体系进行,所以从传授角度出发,会深刻地感觉到内容显得比较散。笔者发现在使用知识体系较清晰的原教材时,每届学生在学习知识错综复杂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关系”时,都会出现的不可避免的两极分化现象,似乎一下明白了教科书编排的意图——这里不正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归纳、整理出知识条理(体系)的极好素材吗?如此设计教学,不正是为学习综合性较强的后续内容,在作极其重要的能力铺垫吗?这里的“乱”与“堵”,是为了后续学习中,学生能够自觉地从综合性内容中整理出系统,从而保持学习的系统和流畅。
为此,教学设计需要突出了三个基本理念:一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联系实际,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有用;课前,让学生多渠道收集资料,课中,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不是“我讲你听”,自然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新的知识,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三是,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注重了协作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融合,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第2课时)
化学概念是抽象概括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单纯灌输,较少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途径是否恰当。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贯彻新课程教学的理念,采用类比、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行为更加主动,获取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
许多问题,从小的方面讲,第一、没有注重学生书写方程式的练习;第二、没有规范学生化学式的书写和练习;第三、资料图片等信息较少,如缺少一些胃药图片、溶洞图片和侯德榜照片等。大的方面讲,第一、这节课自认为虽然列碳酸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但学生不能很好的去认识,可能会出现模糊理解。这是想“求全”思想下导致的教学错误,因为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也就是在知识的传授上既没有讲精细、讲到位,也没有讲全面。第二、在碳酸盐(含CO3原子团)的检验这个重点上并没有突破,学生没有很好的归纳、总结和概括出检验的方法,也就并不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第3课时)
这节课对比以往,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中心非常突出,就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学生能够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本节课主要是对产物的`要求)去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由这个中心而展开任务分析,可以说自己上课的思路也比较清晰。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任务分析主要受到《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这本书的影响,阅读后感觉自己的教学观念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将学习的理论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将是以后一直前行的道路。
以往溶解性规律放在这堂课来教学,感觉难点过于集中,学生很吃力,今年尝试在之前的教学中简单介绍,加以分化,看来还是有好处。学生通过多次使用这个溶解性规律,能够熟练查阅,为这节课节省了不少时间;通过应用也更能体会去记忆这个规律的作用。
早上预上了两节课,感觉主要问题都是时间不够,于是绞尽脑汁压缩几个部分的内容。下午上课时开始还是闲庭信步,“比较自如,后面发现时间不够就开始显得慌乱了。”(黄老师语)很感谢几位老师谈了自己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放在酸和氧化物的反应后来介绍是非常自然的,那么这节课可能就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了。再如龚老师所建议的,几个内容本来都是有文章可做的,因为赶时间可能就一笔带过了。确实是,如果将内容适当整合,这堂课应该会从容很多的啊。
从具体的教学手段上来看,课前我比较犹豫不绝的是几个复分解反应实验的处理,为了使现象生动,我增加了硫酸铜。不过按照书上的处理,应该是作为一个验证实验,这样学生还是比较被动,但如果改成上课开始时的探究实验,以此来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感觉时间不够……最后还是决定作为验证实验了。作为规则的教学,一般认为是下定义,然后用符合规则的例子来例证,但如果让学生自己来简单的归纳规则,下定义,会更好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学年想尝试一下,由一些实验来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又如何处理,难道还要提示加指示剂?真是艺无止境啊,不断思考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