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节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体会到辨认方向的重要性,也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儿歌,把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和教室环境作为教材,为达到教学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以活动为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我把学习的场地由室内转向室外,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学生在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形式中学习,牢固掌握了本课所学知识,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观察身边,课堂延伸
学生在熟悉的学校环境及游戏中建立了一定的方向概念。在回到课堂中,学生的兴致仍然高昂。传授者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口述四周的事物。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同时,也使书本的知识升华到现实中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这一堂课,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充分地运用了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使数学教学真正的面向了全体学生。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优秀教案中,我强调同学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从同学自身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身喜爱的“东西南北”形象,均以同学为主体,引导同学积极考虑,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同学的游戏活动和展示活动,让同学自评和互评,促使同学从多方面了解自身,从而获得自信和胜利的喜悦。
本节课的活动我是这样开展的:首先,通过狮子造型的“东西南北”的扮演,充沛调动同学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东西南北”和空白的“东西南北”的出现,更是调动了同学想装饰它的欲望,在这个环节里,同学的智慧和教师的动手装饰是结合得较紧密的。在同学的建议和教师的装饰下,空白的“东西南北”变漂亮了,变成了一只大嘴巴动物造型的“东西南北”,同学自然也就有了想制作“东西南北”的欲望。这时,我再加以引导,请同学说说制作“东西南北”的步骤和方法,同学们便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东西南北”看似简单,制作起来要较长的时间,我让四位同学为一组制作一个作品,同学分工合作:折、剪、贴。同学的想象力,发明力和表示力很强,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了。
从作品可以看出,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发明力和表示力很强,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了,且胜利地制作出来了,作品中寻毛茸茸的耳朵,有趣的胡须,极富趣味性的手和脚,漂亮的花纹,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虚有实,有精臻的,有粗糙的,小朋友小朋友们把自身的智慧和心灵交织组合创作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东西南北””形象,赋予了作品无穷的魅力。
因为本节课我设计的重点是制作、装饰和游戏,因而忽略了评价这一环节。其实,我认为这节课在课的结尾处,可以加上评出不同规范的“东西南北”,如最有趣的“东西南北”、最特别的“东西南北”、最可爱的“东西南北”、最酷的“东西南北”、最大的“东西南北”等这一环节,也许这样设计以后,这节课才会显得更加完美。
《东西南北》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组织了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1、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东南西北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认识有一定的困难,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做了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发现记录图中宿舍有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提出转一下让宿舍都向下方,并进行了调整。这样做,学生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并设计了“对号入座”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省份,找一找自己的家乡,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家乡在我国的哪个方向,以及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方向。
3、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当学生学习了在实际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设计让学生看从学校到华润超市路线图,说一说向哪个方向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善于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课堂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斗星、树叶、树的年轮和手表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
本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教学内容面向学生、面向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课的开始,用多媒体课件引出学生喜欢的人物淘气和笑笑,创设了他俩在公园中迷路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同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辨认方向的重要性。
2、通过数学活动,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我先让学生在操场上通过观察太阳升起的方向,先辨别出东方,再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然后再回到教室,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体会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在活动中,采用了自主观察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轻松地学到了东南西北的有关知识。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和儿歌等,为顺利完成新课的学习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重视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接纳新知识。这课中,教师通过选取校门口、教室之中、居住房间、操场周围等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从日出东方这个自然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以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为主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发展能力。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尝试着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方面,在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让学生在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过程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学生课前了解了“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样确定方向”的基础上,创设了“帮助小朋友找妈妈”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