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化学课上,实验的成功、失败常有一定的偶然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无法看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老师一般都会直接给出答案,因为重新做会浪费时间而影响教学进程。但这样做学生就会有一种错觉:老师做实验不是为了探究实验结果,而是为了应付教学要求而实验。这样形成了一种灌输式教学而缺乏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因此教者在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无法得出正确实验现象时,想到了如何来面对这个问题,在直接揭示答案,还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这对矛盾中,教者选择了后者。
教者在宣布实验失败的时候,学生感觉到:老师也不一定就是权威,老师也会出错。这就给了学生怀疑的机会,无形中也鼓励了学生去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不迷信课本,不囿于常规,勇于提
任何现象的出现总有其原因,寻根究底这是创新的起点。所以教者认为,当出现实验现象不明显这种情景时,老师应尽可能有一种“换位”意识,从学生的角度来对待实验的失败,放下老师的“架子”。在教者实验失败的时候,学生也明白书上的实验确实有问题,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也就不知不觉进入了探究中,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探究者,大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然后在互相的争论以及老师的演示实验中明白了错误所在。既然不是这个原因,肯定是其它什么原因,于是学生又进入了更深的探究中。这时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坐在底下被动接受知识的听者,而是探究活动中的主体。
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明显体现出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跟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时候,老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者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他们提出的见解中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详细的分析,用学生能懂的理论或实验来说服他,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要及时加以帮助,以确保探究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在学生想到干燥气体、收集气体后再检验等方法时,由于他们知识的缺乏,后面的探究活动就无法进行了,教者及时介绍了干燥装置和收集装置。这样探究活动就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巩固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老师还是一个智者。
新课程改革的确带来了教者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机会、寻找机会、制造机会,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的怀疑勇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磨练、升华,使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教材分析
1.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情分析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3、认识分解反应。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后记上周我进行了第三节制取氧气教学活动。我主要和学生探讨学习氧气的制法。首先让学生了解氧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回忆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氧气。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想起光合作用,极少数同学能想到分离空气。此时再提出问题: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给学生提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从而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实验室不能用这些方法制取氧气的原因。
对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书上的实验探究,由对比实验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得氧气,也通过这个实验探究,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强化催化剂的概念,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实验药品确定以后再对实验原理进行强化讲述,同时让学生根据实验药品和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这里是学生首次系统的认识气体的制取,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装置(分为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具体而言,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固液常温型和固固加热型用挂图展出),分析完了以后再进行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学生一起探讨得出,然后共同进行实验制取,学生兴趣浓厚,气氛活跃,印象深刻。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学习气体的制取时思路清晰,逻辑分明,课后练习的结果表明这节课课堂效益较高,知识的夯实到位,为后面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学习打下伏笔,课堂教学出现可持续性。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于教学目标和重点的把握需要进一步提升。本节的重点氧气的制法,也就是物质获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催化剂”是一个基本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但教学中未能很好的突破难点。并且时间安排上欠佳,学生制取氧气耗时过多,导致没时间学习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
1、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如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的氧气不纯。
2、装有药品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防止药品表面吸附的湿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塞一团棉花?
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4、在对药品加热时,为什么有的时候试管内出现火星并发生爆炸?
答:可能药品中混有可燃性的炭粉、纸屑等。
5、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为什么不宜过长,只需稍稍露出胶塞即可?
答:伸入过长,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6、实验过程中试管为什么会炸裂,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有:①对药品加热前未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口向上倾斜;③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就加热;④试管质量较差;⑤铁夹夹试管过紧;(以上五个原因也是用试管给其他固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炸裂的主要原因);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导致水槽中的冷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⑦实验结束洗涤试管时,试管炸裂,其原因可能有:实验刚结束,未等试管冷却就用冷水洗涤;洗涤时用力过猛。
7、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再熄灭酒精灯?
答: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里的水就会被倒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8、为什么可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答:对于气体的收集应采用什么方法,与它的物理性质(即溶解性和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有关。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9、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放出时,为什么不宜立即收集?
答:因为导管口刚有气泡放出时,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当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气泡放出时方可收集。
10、收集完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后,为什么要正放在实验台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以减少气体的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