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议论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对于作者尝试成功了的那些说理方法,也要让它们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表达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的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议论文的教学,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学会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断。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注意时常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们的议论文教学才会味嚼蜡,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纳学生的思想。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鲜活而新异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多边对话,突出学生的立体地位,演好教师自己的引导角色。这样,学生即可在一种平等活泼的时空当中取得进步。
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训诫,要在现实的情景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会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其创新能力。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学会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教学中,我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对课文的处理过于传统,放不开。教师在课堂上还是讲的过多,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课后我想:在议论文教学中除了重点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同时,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学会解读议论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断,使议论文教学不至于味同嚼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做的很不好。现将本课教学设计附上,以供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教。
之前,学生已学过讲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已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学习小组由分工,有合作,有记录员,就不存在思考题太多使学生没办法一下子把五个问题合作完成这一问题,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分两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时忘了让点评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不足外.另外一个就是张雪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高才低能”这个有语病的词时,李老师本想着在张雪同学说完之后给予纠正.可当时张雪同学被采访时那种气氛包围着,满脸的喜悦,因而她没有及时纠正,事后想这是对的,这也是作为老师不可忽视的地方。
今后,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探究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是对课堂环节掌握还不够熟练。在开课前由于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备课上,但却没有系统的把整节课的内容连接在脑海里多次回顾,熟记。导致在上课时有些环节的连接显得很生疏,不够自然;过渡也显得生硬,衔接不够紧凑。
二是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练。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走向精练,需要经过不断地打磨。因为废话只会降低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准,只会告诉他人你内心世界的贫乏。本人的教学语言还有待继续锤炼,使之言简意赅。
三是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碰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想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走向活跃与和谐,还需认真的思索,不断完善课堂上的各个细节。
语文课堂,一个永远呼唤教师课堂魅力的舞台。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精神风采了。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在语文教研组集体备九年级李老师课时,我了解到她即将要上九年级(3)班的课,而九年级(3)班学生大部分不爱回答问题,学习不够主动,我与李老师商量后建议先让学生下去积极搜集作者丁肇中的资料,这样既能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不至于在课上冷场,又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另外就是要引导学生要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学生的格物致知精神。起初她是这样设计的: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的有趣经历,我觉得这样不妥,因为学生本身就不爱回答问题,如果学生不举手回答,岂不要冷场?难道让老师直接点学生回答?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说积极参与呢?在反复琢磨中,脑子闪出一个灵感,何不以现场采访的形式完成呢?于是我重新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要注重给学生搭建一个“成功的阶梯”。
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3、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