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传统模式经常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的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重在老师讲解和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忽视了学生阅读素养和思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这也就提醒我们,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想要达到师生合作,学生主体的课堂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规划教学程序,让学生的阅读和交流讨论交叉进行,使阅读课即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效果,又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接受的信息转变为实际实践的内容。基于以上的阅读思量,我将本次The Monster of Lake Tianchi的阅读课的设计思路做了如下整理:
一话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本单元的话题主题是Unexplained Mysteries of the Natural World,因而在话题引入阶段,我就通过问题“你所知道的世界上的未解之谜都有哪些?”来调动学生的'储备知识,激发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学生分享之后,自己也向学生介绍了诸如“UFO,金字塔,玛雅文明,麦田怪圈,黑洞等”一系列的奥秘现象,并向学生介绍了[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究的有效渠道,激发学生持续性学习的动力和爱好。
二文章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赋予学生技巧指导。依托于教学文本的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基于问题的文本阅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明确写作意图。在文本阅读环节,我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主要设计了如下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锻炼阅读技巧,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让学生通过扫瞄文章段落的首尾句,找出每个段落的主旨句,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提炼核心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细读方式完成表格的填写和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本内容,也为之后的输出环节做铺垫。并且在细读的过程中就遇到的生疏的单词和短语结构进行图示和文本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内容。最后,在学生理解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给出基于整体文本信息的阅读题型,帮助学生跳出文本信息的漩涡,给出一定的阅读技巧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演练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有效地做到知识迁移和技巧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后讨论,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应该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营造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课堂思量时间和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本堂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心目当中长白山天池湖内妖怪的模样;该设计既是对学生本堂课学生的理解力的一个检测,也是让学生充分展现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综合素养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最后的问题讨论“你觉得天池湖真的有妖怪吗?为什么?”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需要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给出充分的理由去证明自己观点,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空间。最后通过课堂升华告诫学生: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只言片语就妄下结论,要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量问题,要有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在反思中成长,在弥补遗憾中不断进步。前三点内容均是自己对于整堂课的课程构想,也是自己觉得比较出彩和有特点的地方,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也依然存在很多遗憾之处:第一,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学习的个体差异,全英文的授课方式会影响部分学生的课堂理解,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流畅效果。第二,某些课堂指令表述过于复杂,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第三,在时间的分布上存在些许问题导致前松后紧,导致课堂超时。
总体而言,本堂课的设计融入了自己对于文本的独特理解,也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一次不错的探究。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要想在教学上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熟悉还必须“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