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范文

刘莉莉

  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要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有很多环节的处理都不是很到位,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保证数学思考的时间,提高数学思考的有效性 在学生完成实验结果汇报后,思考:“为什么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学生一时表述不清,老师由于心急就赶紧插嘴,引导学生思考、表述。

  其实,只要给点时间让他们思考,他们就能意识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西红柿,水增加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还有一些学生,先是疑惑,停顿几秒后,就都豁然开朗了。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学生在思考时,教师要做到耐心等待,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整个思考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保证了学生思考的实际效果。

  2、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 到“授人以渔” 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思考后交流: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满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对于溢出的水,学生也想出了很好的处理方法。

  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我也深该地认识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自信,才能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