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主人公萨沙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想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所要叙述的故事就落脚在这句话上: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课题中“弱小”一词的理解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不应仅拘泥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还应注重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同时也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内心感受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对“弱小”的理解也不同,如果一味地要求统一答案,那就抑制了孩子发展想像的空间。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都能在学得开心快乐的同时,得到知识并深化情感体验。
(一)想象体验,发展个性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了今后怎样做人,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虽然,我有很好的设计,但是在激发学生进行这种角色体验的兴趣上,有所欠缺,因为这需要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导语,语言要有亲和力,才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还不够。还有学生想象说话的范围也比较局限,大家说的内容差不多,这时候,我就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来组织话语。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教学完5-11节后,让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读,来消化课文内容。“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三)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本课文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这个道理,因此设计交流你是如何保护弱小的例子,这一点能使学生更深刻地加深印象,将好的道德习惯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