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幼儿救球行动的启示教学反思范文
这是我所带的小二班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球宝宝”中的一个真实活动的记录。
小朋友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球宝宝”,带着探索的欲望,到户外的平地、草地、鹅卵石路上快乐地玩起了“球宝宝”,他们有的用手推,有的用手拨,有的用脚踢……充分体验着滚球的乐趣。突然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将球踢进了沙池里,正当他们跃跃欲试地想走进沙池里去捡球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马上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这一“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为小朋友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平台呢?于是我阻止他们的脚步,转而用带有挑战性的口吻问小朋友:“如果人不走进沙池里,有什么办法将球救出来,看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来?”听我这么一说,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马上闪耀出思索的光芒,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救“球”行动开始了,,下面是我作为“小朋友‘救球’行动”的现场观察者,及时记录小朋友的每一次救球尝试,并对行动的背后(幼儿在此行动中所蕴涵的学习)所进行的阐释。
琦琦在沙池旁边找来厂一根小木棍,尝试着钩她的皮球,可是棍子不够k,钩刁;着。旁边的华华使劲地伸长身体,试图想抓住篮球,们还差一大截!(“找来木棍以及伸长身体”这一办法,反映了小朋友在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解决问题的尝试)
华华观察了一下沙池的情况后,说:“我们到那边去钩,那边的球比较近,,”他们走到沙池的另一边,钩着了靠近沙池边的一个黄色的波波球。“波波球救出来啦!”他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雀跃。(寻找最佳位置,先解决“容易的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先易后难”的策略)正在这时听到淇淇高兴地大喊:“我来厂,我来了!”原来他跑到活动室用塑料积塑拼来厂――根前端带钩的救球工具,看来他的想法不错,想用这个钩将球钩出来。(制作一个“带钩”工具,足以看得出淇淇解决问题的技巧确实比他人高出一筹,经验似乎比较丰富)
“先救我的大篮球。”淇淇用救球工具尝试钩篮球,他的行动引来了其他孩子的观望,他们紧张地为他加油、鼓劲。可是大篮球太重了,淇淇的救球工:具接连几次脱节,而篮球还是纹丝不动。(满以为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但“篮球本重了”,新的问题的产生,促使小朋友再次动脑筋去思考)
旁边的弘弘提醒淇淇:“篮球太重了,钩不动,试试钩那个小皮球。”(弘弘看似是位旁观者,其实他也是“救球行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也在积极地动脑筋思索,并将自己的建议及时地告诉淇淇,可以看得出他的“临场”观察是非常仔细的)于是洪淇接受了弘弘的建议,开始尝试着钩篮球旁边的小皮球,尝试中他发现用拨的方法能够使球滚过来,最后他把球拨到了沙池边,大家争先恐后地将球“捞”上来。(幼儿每次的“救球尝试”,其实就是其将自己的“假设”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看着淇淇汗流浃背的样子,嘉嘉自告奋勇地说:“轮到我来了!”他替换下淇淇,勇担救“球”任务,他也用拨球的方法救出了一个紫色的波波球。(很显然,嘉嘉小朋友在观察淇淇的“救球”过程中,也学到了“救球”的诀窍,轻而易举地将球“救”了出来,这也许就是幼儿间的“观察学习”或“间接学习”吧)。
嘉嘉拿着波波球走到一旁玩去了。妍妍接过救球工具,右手扶着沙池围栏,用左手试图将大篮球拨到沙池边,可是力气不够,篮球只是晃悠了一下,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围观的孩子认为一个人的力量不够,纷纷表示“我来帮助你”。彬彬、艺艺等小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想同心协力将这个篮球拨到沙池旁。当篮球快被拨到沙池边时,拿着木棍一直站在沙池旁观望的琳琳伸出了木棍,在小朋友的共同配合下,最后篮球成功地被“救”出来了。“成功啦!成功啦!”小朋友们欢呼雀跃。(在幼儿有效合作的过程中,幼儿深深地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重要性,同时还可以看出:在问题圆满解决后,幼儿除了有一种按捺不住的高兴外,更有一种如获重释之感。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这样的行动”,不管是从“活动的坚持性要求”来看,还是“活动操作的技术要求”来看,都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而在幼儿“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挑战”,是最能促进其“发展”的)
从这一案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除了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心理环境)外,还应注重设置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认知情景,即建构主义者所强调的“学习的情境性”。为了促进幼儿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还要多为幼儿设计情境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情景,帮助他们利用各种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学会观察,捕捉教育契机,及时调整计划,创设认知情景,尊重孩子的想法,当这种情景对孩子们的认知构成挑战,是他们能通过“跳一跳,够得着”时,他们便会积极思考,采用不同的方式探索,运用工具不断实践、验证,勇于面对失败,最后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