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授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面对的是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其个体性的差异,教师不可能在教学中面面俱到,肯定会有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点拨不到位等问题出现,怎样查漏补缺,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明确失在何处,得在哪里,失之及时整改,完善;得之,予以发扬;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我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工作中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中的反思
教学设计中的反思,可以预见自己在设计安排上是否合理,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思考和准备。如我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由于这课内容较长,难理解的句子较多,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我反复研读教材,又搜集李博士的事迹,深深被他的奉献精神感动。但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受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呢?通过反复读课文,我设计了问题: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做好批注,大声朗读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一下子抓住重点,学生通过抓重点句子来突破难点。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桥”的意义,我还从网上搜集近年来大陆与台湾互帮互助的资料,学生在具体事例中感受到了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在执教《牧童与画家》时,课堂上的灵机一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牧童与画家》主要写了牧童在大画家戴嵩面前,敢于直言不讳指出画的缺点和戴嵩虚心好学的品质。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小黑板上重点要讲的一个句子竟然发现有一个错别字,“暖”字写错了。这真是教学准备的失误。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何不见题发挥呢?于是我向学生提问:“文中的牧童很勇敢,发现错误大胆指出,我们二(6)班肯定也有像牧童一样善于发现、敢于指出问题的`同学,看看在哪里呢?”果然,一位同学把手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老师,您把“暖”字写错了。”所有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像这位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乘机引导:“这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而且勇于在课堂上给老师提出问题,很了不起,你也像小牧童一样值得我们学习。”课后老师们都觉得,我把课堂失误巧妙转化为教学机智,值得借鉴。
三、教学后的反思
在教后进行反思,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理论、设计及思路,常常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常常借鉴名师和其他老师成功之处,弥补自己教学中的失误,力求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的过程,更是一个促使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为了学生,为了自己,为了语文教学,我将努力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与磨砺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