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教学反思

阿林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1

  今天讲了《捅马蜂窝》的第一课时。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纠缠”“捣毁”“惊魂稍定”“痊愈”等词语的意思。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的态度转变。

  课前准备,用小黑板讲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语展示出来,并且标出了生字的拼音。课后想来,是我对学生的放手还不够,因为五年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没有必要写出拼音,指明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然后让全部学生齐读。但是,针对培养学生“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的年段目标,提高学生在家的预习效果,我认为可以在齐读之后,首先让学生关书完成《课堂检测》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再进行课堂的生字听写。这样既可以达到检测预习、掌握生字词语的目的,充分利用《课堂检测》达到教学目的。于是,在第六课《我没有钓到那条鱼》的第一课时,就是这样落实学生的掌握生字的情况的。

  进入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的部分,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文章叙写捅马蜂窝的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我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强的目的性。由于没有目的性,因此没有结合课后第一题:“快速浏览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目的性不强,本来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却并没有很好落实。只是让学生默读思考,而且回答的学生并没有落实到中差生,同时没有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因此效果大打折扣。上课时间没有解决好,只有在课后 “炒回锅饭”。降低了课堂的实效性,浪费了宝贵的课后时间。

  对学生来讲,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到六年级都是很困难的。四年级的时候,要求学生学会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现在要求学生能够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简略地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难度增加,如何提高,首先在课堂上要落实,其次在课后的家庭作业中也要落实,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写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如何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呢?让学生学会模仿,学生通过抄写《字词句段篇》的主题思想,习惯这种语言的运用。

  经过这堂课,我了解了不要完全依赖教参。拿这篇课文的结构来说,本来我认为这篇课文的1~5段写了“我”捅马蜂窝的起因;6-7段,写了“我”捅马蜂窝的经过;8~12段,写了“我”对马蜂性格特点的认识和对捅马蜂窝的忏悔态度,表达“我”盼望马蜂重建家园的愿望。可是,课前备课是看了教参,发生了分歧,我决定采用教参中的分法:6-7段,写了“我”捅马蜂窝的经过和结果。结果学生对此这样的结构不很理解。自己在上课的感觉也很不好。

  其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2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逐步掌握了一些批注方法:勾画重点句、圈点关键词、初步写发现。在此基础上,培植问题意识,引导孩子到文中去发现,去质疑。于是,我把第二单元作为训练的主阵地。

  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捅马蜂窝》,检查预习的同时,我开始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疑难处、关键处。教学中,由易到难,以题目为例,尝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提问。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关注了“捅”字。“为什么捅马蜂窝?谁捅的?怎样捅?”大家尝试提问,一起梳理文章结构。从整体入手,把握内容,理清脉络。带着问题读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课文阅读检查中,聚焦重点句段,有意识引导学生停下来,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给孩子一个思考与提问的时间与空间。有的孩子抓住一个词问意思,有的孩子学会用上“为什么”,针对句子来提问,还有的孩子能将读书中的思考与困惑分享出来。“罪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面对死去的小飞虫,我有一种沉重的罪孽感?为什么我想把空空的蜂巢粘上去……

  第一次提出问题,是在大家关注中,集体讨论中,锁定在含有丰富信息的题目与含义深刻的重点句段中。师生共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并尝试在问题处标上小小的问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在批注式阅读中将“问题”作为批注的重点。

  老师的示范引领,同学们的集思广益,让问题从文本中显露出来。如何独立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成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面对这些刚升入五年级的'孩子们,这段时间的接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学是一项慢的艺术”。它需要老师付出耐心,讲求方法,在扎扎实实的训练中,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金钥匙。

  教学急不得,需要慢慢来……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3

  《捅马蜂窝》是作者少年时代的故事。通过捅马蜂窝,遭到马蜂的反击,差一点丢了性命,几天后,在与爷爷的对话中,使他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并获得了人生的启迪-------要关爱生命,不做任何伤害生命的事情。

  对于这篇课文,一般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从情节入手,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阅读,把握这篇文章的情节,即:“我”捅马蜂窝的原因、经过、结果、启迪。然后重点分析这篇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等作用,体验“我”感情变化的过程,把握“我”幼稚、好奇、淘气、单纯、勇于反省的性格特点,最后得出中心。

  从“我”的角度展开分析当然没有错误,但也不能忽略爷爷这个人物形象对中心的表达作用。尽管爷爷在这篇文章中所花的笔墨并不多,可是他的作用与影响是相当大。如:在文章开头,爷爷与奶奶的对话“捅不得,捅不得”,语言简短,但他激发了“我”的好奇,要捅马蜂窝的欲望。同时也为文章情节发展作了埋伏。

  几天后,“我”到爷爷后院,看见蜂窝时与爷爷的对话,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蜂。马蜂就只这样,你不惹它,它就不会蜇你,它要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会饶你。它要拼命的”,这两句话也很简短,它让我们知道了“捅不得”原因,照应了前文,可知,爷爷知道马蜂的习性,为此我们也能感受到爷爷的心地善良,他自己不愿意伤害马蜂,同时,也不希望孩子们伤害马蜂。更重要的是这两句简短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我感情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爷爷的这两句话,“我”就不会“暗暗吃惊”;没有爷爷的这两句话,“我”就不会有“罪孽感”;没有爷爷的这两句话,就没有“我”三年的期盼马蜂的回来;没有爷爷的这两句话,更没有“我”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的忠告。

  在文章最后写爷爷“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然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玻璃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已经筑成了”,“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大笑,笑得十分舒心”。在此,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爷爷为什么“捅不得”的原因,也能看出爷爷心地善良,更能看出爷爷也喜爱马蜂,他愿意与马蜂和谐相处,他珍爱生命,“我”的性格的形成也离不开爷爷。

  通过以上分析,爷爷也是这篇文章的亮点,是亮点就不应该错过,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亮点很重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4

  《捅马蜂窝》这篇课文,是冯骥才写的一篇文章。看到这么长的文章,一波三折,尤其看到教学用书上那些要求,我很发怵,不知道该如何引领学生学习。虽然课文非常口语化,但学生读起来也会有困难。带着这种心情,这种胆怯的思想,我走进了课堂。

  为了更好的衔接,我们一起复习了第一课。听着同学们流利的背诵第一课,我的心渐渐放松了,对同学们,对自己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果不其然,同学们对马蜂的了解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解的实在是太全面了,真为我的学生自豪。加上我们曾学过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的成功学习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对于课文的学习,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点一点的引领学生一步步捅马蜂,反思,后悔,企盼。尤其是捅马蜂的过程,让学生当导演,设计镜头,随着学生一个个的镜头的叙述,作者捅马蜂的情景就再现了同学们的面前。通过分角色的朗读,两个对话描写更让学生理解了捅的原因,捅后的后悔。又通过对文章写作手法的介绍,修辞手法的运用,同学们对课文的了解更加深入。

  当课文的学习到了尾声的时候,下课铃适时的响了,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不禁感叹:这节课怎么过得这么快啊?怎么又下课了?

  这样的课堂是我向往的,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是我希望看到的。这一波三折的学习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决不能忽视学生的预习,决不能小看学生的思维。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5

  由于幼稚,我们曾做过的一些冒失的事,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起那些往事,回想起童年,心中却充溢着美好和甜蜜。开场白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奇特经历之后,我们走进了《捅马蜂窝》。

  中心话题: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怎样体会到的?请你读出相关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依据。

  听着爷爷奶奶的对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怎么想?这时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当学生沉默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如果是我,我就想, “让马蜂搬家,为奶奶出口气,让爷爷透透气。”教师故意问:“可是马蜂窝怎么捅呢?”学生回答后,教师问:“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注意爷爷奶奶的对话,从而得到答案。“有没有反对的意见?”“你想怎样劝我?”“我接受了吗?”“为什么?”体会教师此时“强烈的好奇心”“逆反心理”。紧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画连环画的方式确定捅马蜂窝的几个步骤,并且设身处地揣摩“我”的心理。

  这样,抓住了故事的主要环节,而且走进“我”的内心世界,感受“我”的心理变化。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6

  <<捅马蜂窝>>写的是作者小时侯淘气的事,文章最精彩最细致的是心理描写。

  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红线贯穿情节的始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表现了“我”的成熟和长大。听了爷爷奶奶的对话,“我”心中“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渴望,那多么有趣啊!那颗好奇的心,在爷爷“捅不得,捅不得”的劝阻声中,越发鼓动起强烈的愿望。虽然,“我”曾因胆怯而迟疑过,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终于不顾一切地冒然行动了。可是,当“我”看到马蜂拼死的气势时,“我惊呆了”。被蜇之后,“我”再也“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我”。听了爷爷的一番话,“我”先是暗暗吃惊,后又赞叹它“真像一个英雄”,最后“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带着这种愧疚疚和罪孽感,“我”为马蜂的无家可归而担心,期待着它们能回来重建家园。

  三年的等待唤回了赤黄色的马蜂,“我”在开怀大笑之余,不由地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从好奇渴望到胆怯迟疑,由胆怯迟疑到浑然不顾,这段心理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个顽皮孩子幼稚好奇的心理,由遭到马蜂反击后的心悸害怕,到听了爷爷的话后的吃惊、赞叹,进而产生的懊悔、自责和盼望马蜂归来的心理过程,则表现出孩子单纯可爱、真诚善良的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