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我的“自白”书》教学反思
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来学习和研究“导学案”。我认为导学案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设计《我的“自白”书》这课时,我一直处于矛盾之中,这首诗歌的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革命年代的生活和革命者渴望和平的坚定信念与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是学生不容易感受到的,毕竟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这样的一节课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到底是学生“学”的多还是“导”的多,这个尺度是很难把握的,学生“学”的情况决定了教师“导”的多少。再三斟酌之后我还是觉得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所以我采用了先预习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学重点在互动中拓展开来,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学会从词句中获得信息,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做出反应,从而初步掌握读书方法。这样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角”。
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强的人,而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朗读。朗读,就是声音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也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地展现自己的机会,将自己的领悟通过朗读的方式传达给他人,是一次自我挑战、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陈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这方面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聆听着同学们铿锵有力地声音,入情入境的诵读,就知道他们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诗歌中,真正的与作者产生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