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反思范文
本学期,有幸与师傅微微一同上了一节同题异构课。虽然是一节组内的公开课,但在与师傅切磋、与文本对话、与骨干老师的交流中,我收获很多。
在接到通知要上一节同题课的时候,我就和师傅微微迅速的研读四下所有的课文,选择了一篇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有关母爱的课文。为了准备好这节课,我反复的阅读文本,画出我认为值得讲和值得教的内容,形成了一篇自己的教案。但是,这篇教案很快被推翻了。
我们新教师参加了一次培训,区教研员陈飞老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就选择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散文,与新教师们一起研读。他从课题入手,将“第一次抱母亲”的“抱”字解读为“回报”的“报”字。这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思路,将“抱”字深入的`去理解和阐释,不正是回报的意思嘛。我突然明白,从一个“报”字入手,将文章中所有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通篇考虑,就可以很自然的对作者两次抱母亲的不同表现、抱母亲的不同含义进行清晰的解读——这才是真的解读文本。陈飞老师扣住作者到底在做什么,他动作背后的真正含义,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语言背后的东西。就好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因此我趁热打铁,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完成了我的教案。
在试上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班的班情不一样,因此上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如果完全按照我的教案来,那么这节课就变成了走流程,学生反而学不到什么。怎么在大体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学情,上出有班级的特色的一节课。我根据我们的班的具体情况——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比较差,在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细读文本,通过提出几个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问题,适时的将孩子思路引领到文章的关键处(这也是师傅微微采用的王荣生教授“三段式”备课方式给我的启发)。整节课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学生投入到课堂中,积极思考,通过细读文本,与文字交朋友,收获文字背后的意义。
课后,与师傅微微和年级组的骨干老师研讨的时候,他们又给了我新的启发。母爱虽然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是课文中选录的《第一次抱母亲》,故事发生在60、70年代,那时候的母亲与新时代的母亲是截然不同的,现在的母亲不会肩上挑着重担,不会翻山越岭做农活。因此,学生无法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来理解课文中的这位母亲,也就无法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心中的那种对母亲的感激。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现在才10岁左右,让他们理解已过而立之年的作者,感同身受,似乎也有点难为孩子了。
学情到底是怎样的程度?
通过这次同题异构课,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在备课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语文水平以外,还应该考虑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认知水平等。只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解读学情,才能真正上好一节适合四年级孩子的课。
其实这节课给我的收获绝不止于此,师傅对于课堂游刃有余的把控,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对学生回答的精巧点评。都深深的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师傅通过她的一言一行教给我的,我会好好收藏,用到我的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