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执教完了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同级混合运算,本课的重点是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以及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
我的基本步骤是:
一、复习旧知。
出示了之前学习过的4个综合算式来说计算顺序,再进行计算。采取的形式是:指名生说顺序并计算。
二、新授(出示例1)。
(1)让学生读题,说求什么?再自己尝试列式计算。
(2)展示学生的列式,并请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么算?
(3)出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问: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引出:在没有括号的算是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教学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边讲解边写。
(5)生跟着电脑用手指再书写一次脱式计算的格式。
(6)出一题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让学生用脱式计算格式书写并计算(一生板演)。
(6)展示学生作业,指出错误的问题并纠正。
(7)出示一题乘除混合的算式让学生尝试练习,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脱式计算格式怎么书写?(一生板演)展示学生作业,指出错误的问题并纠正。
(8)投影加减综合算式和乘除综合算式,引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书上P47页做一做。
(2)出示判断题,让学生观察对不对?不对的,错在哪里?试着改一改。
经过和名师的交流,指出:
1、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脱式计算的书写和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其实例1的列式练习已经包含了让学生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了,所以一开始的复习旧知的4个综合算式可以省略。
2、对于例1的情境图的解读也可以省略,因为学生已经通过读题知道了主要信息,可直接让学生列式,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就是在理解题意。展示分步算式的时候,中间的过程算出的是什么?可以出示一下“还剩下的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式的含义。
3、书写脱式计算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怎么写的?用综合算式与脱式的对比,来发现书写的格式。最后得出:计算顺序不变,只是格式不一样。这样可能比老师边讲解边写更有效。
4、在如何规范学生书写格式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投影练习本的格子,在格子上进行书写格式的教学,这样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接下来就会省了很多口舌来提醒。
5、作业校对的形式可以多样一些,一对一的形式过于单调,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一评等。
6、本节课其实可以多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反馈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会更好。
本来以为自己能够掌控全局,但是事与愿违。由于中间过程讲的过多,导致时间掌握的不够好,最后的改错练习没有进行,这个也是我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总之,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精讲多练,多实践积累经验,一点一点进步!
学习同级混合运算一课是学生在已经的知识基础上和积累了一定的运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
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提到过这样的运算顺序,但是不是非常透彻,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但也有个学生不是非常清楚。所以本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下面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二、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运算顺序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通过学生个别说,自己说,同桌说的方式理解同一级的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三、问题引导: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 同学们做什么呢?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4、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最后达标检测和课堂检测。运用综合算式解决生活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让学生审题,从图中找到信息和问题,分析信息。如:例1求现在有多少人?让学生理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运算所表示的意思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路引导,达到大多数学生理解每一步的运算含义,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练习中学生错误:
1、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2、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3、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4、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五、需要注意的几点:
1、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
2、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3、教师讲解示范脱式计算的样式,不先算的直接落下来,先算的算出结果落下来,然后依次计算。
4、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