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任三年级科学一课程以来,一直最让我头痛的事情是课堂空洞,没有实际的东西给学生看,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一直以来我也抱怨学生上课纪律不太好,可能这还是和课堂脱离实际是分不开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多想办法,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
三年级第一单元是《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大纲建议让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是4个月的时间),并且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纪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枝叶生长——开花结果这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纪录和比较来描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
针对大纲的要求,我总觉得空荡荡的,心里也充满了很多的困惑,每当翻开科学书,我总会自言自语,这个单元适合我们城市的学生吗?我们的学生真正能从这个单元获得多少知识呢?作为老师,虽然我每次上课都会通过查阅很多的资料,希望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希望学生听的有兴趣,更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课后人人观察,人人纪录。但是在这个单元,我总觉得是在纸上谈兵,也觉得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虽然我在理论上告诉了学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以及植物根、茎、叶各部分的作用。看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感兴趣的又有多少人呢?从课堂上下来真是有种莫名的失落。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怪学生,课后我也想了很久,我个人认为:
第一:凤仙花的种子学生买不到(课堂上虽然用其他的植物种子代替了凤仙花的种子,学生只学会了怎么种植。)
第二:凤仙花的生长周期(3~4月播种,6~7月种子成熟)贯穿整个学期,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
《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我仅让学生掌握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和步骤,课上我仅能用一个一次性杯子给学生做示范,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家后自己种植。但根据课后的了解,真正种的人非常少,而且种的质量也不高,因为他们不像农村的孩子,种植植物的条件不够充分。
总之,这个单元,我总是觉得这个单元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主要是条件有限,资源有限,很多试验不能到位!
在上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时,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虽然也提到要带凤仙花的种子,但是一般孩子的家中都是没有凤仙花种子的,凤仙花这种植物现在也不是很常见了,第一节课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带来的,不过其他的种子孩子们带了好多,凤仙花的种子我则通过各种图片进行展示,所以基本没有影响第一课的上课效果。在这一节课上,我慎重地布置学生准备下一节课要用的凤仙花的种子和播种用的各种工具。看得出,孩子们都去精心准备的,有的'孩子特意去店里买了凤仙花的种子,还准备了花盆和泥土,我感到很欣慰,看来同学们对种植凤仙花都很感兴趣。
《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的教学,我先从介绍凤仙花开始。我通过让学生自学书本上第19页“资料库”中有关凤仙花的资料,让他们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凤仙花的知识,让孩子们进一步去了解凤仙花。然后介绍凤仙花的播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花盆的底部为什么要有出水孔”、“出水孔为什么要用瓦片盖住?瓦片怎样盖最好?”、“为什么要浇适量的水?”等问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播种方法。同时,考虑到我们这一所学校是农村学校,有大半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女,有的学生家里没有花盆,估计父母也不会特意去给他们准备花盆。在浙江小学的科学论坛上,我看到了有位老师用大号的饮料瓶,改装成的花盆特别的实用,我便把所有的图片都下载了下来,制成了幻灯片,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回家只要借助于家中没用的饮料瓶,简单制作一下,就成了一个完美的花盆了。只要剪下饮料瓶上部漏斗状部分,拧去瓶盖倒置,里面先塞上棉花,再装上泥土;瓶子剩余的部分再剪低一些,作为储水用;把剪下来的上部倒置上去,用胶布粘好,一个改良版的饮料瓶花盆便做好了。孩子们对于这个变废为宝的花盆都很感兴趣,同时对花盆里培育出的盛开鲜艳花朵的凤仙花也非常感兴趣,我大力发动学生,回家去试着做一做这个花盆,希望人人都能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凤仙花来,供接下来的日子对凤仙花的种子的萌发、凤仙花茎和叶的观察做好准备。
当然观察凤仙花种子的发芽,书上还介绍了在透明的杯子中进行播种,我也跟同学们介绍了这一种方法,同时也让他们试着做一个这样的装置。学生对于种子发芽,到底是先长根还是先长茎和叶搞不清的,大部分学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肯定是先长茎和叶的,因为种子种在泥土中,他们看到的就是发芽。所以首先启发学生想办法如何亲眼看到种子的萌发过程,让他们先说一说,然后阅读教科书上介绍的用透明杯子种植植物来观察根的生长,并且提醒学生“不同方向都放置种子”,为后面观察根总是向下生长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