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

莉落

  《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

  【课文】《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文简说】《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故名为“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别出心裁地描绘了一幅玉宇无尘、澄静空明、淡雅静丽的洞庭山水美景。

  全诗的大意是: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这首诗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走进诗境,体悟诗情。

  教学时,我出示精美的图片,学生通过学诗看图,并据此讲解,使学生体会到古诗中多处设喻的恰当、美妙,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之后,我还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教学片段】

  师:读了“潭面无风镜未磨”你读懂了什么?

  点拨:

  未就是──没有,

  磨就是──磨拭,打磨。

  生:湖面上没有风,就像还没打磨的镜子一样。

  师: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把湖面比作铜镜。

  师: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还没打磨的铜镜。假如有风呢?还似镜子吗?

  生:有风的话就有波纹了。

  师:只有“潭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良好。

  《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2

  《望洞庭》是有“诗豪”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洞庭湖秋月图。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反复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抓住字眼,理解词意、句意、诗意,进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将想画面、多朗读、谈感受结合在一起,边看图边说画面的景色,边谈自己的感受,相信学生在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来进一步体会,这样,诗中美好的意境就会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在写法上我也进行了适时的点拨。学生在多读、明诗意的基础上,找出了诗中的修辞手法---比喻,通过四人小组活动、交流、填表,懂得了比喻的意义和作用。

  在读诗、背诗时,我采用了中国传统读书法进行指导,让孩子们读出了诗的节奏和感情。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整节课我采用了“学习古诗五步法”进行教学,目标明确。多媒体融合教学,使教师教学、文字、画面、音乐以及创设情境得到了有机统一,使课堂高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3

  核心提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完成了教学重点中,学生对于该诗诗境的理解。在对诗的意境理解上,学生们对于诗歌意境的揣摩让我为之一惊,通过图文联想法和画图法,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境,通过在图中画出。。。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完成了教学重点中,学生对于该诗诗境的理解。在对诗的意境理解上,学生们对于诗歌意境的揣摩让我为之一惊,通过图文联想法和画图法,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境,通过在图中画出秋月的倒影,孩子们则更好地理解了何为“两相和”。同时,通过图文猜想,找出了诗中所暗含的`三个比喻的修辞手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缺少对作者的介绍,该作者的诗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应对作者加以简单的介绍。

  本节课的改进措施:本节课的板书,总结洞庭湖山水的特点,应让孩子们上黑板自行总结,边总结山水特点,边进行古诗背诵,做到理解的同时就是最好的记忆。

  《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4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通过望洞庭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一起来看下吧!

  《望洞庭》这首诗中,用了三处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其中,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至于把君山比作青螺,原因为:“相传君山为72位螺娘娘忍痛脱下的螺壳所化,使来往的船只有地方停靠,不会被恶浪吞没。把山比作青螺,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救苦救难螺娘娘的赞美,也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

  教学时,我出示精美的图片,并据此讲解,使学生体会到古诗中多处设喻的恰当、美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是,课后的练习中,凡遇到“平静的湖面(或河面)像什么?”这类问题,学生千篇一律都答“镜子”。另外在平时的习作中,乐用比喻、善用比喻的学生也是少之又少。这说明我的教学还是出了问题。

  问题一,没有向学生强调古今词义的变迁。想想看,现在的玻璃镜既光且亮,用它来比喻“平而不滑、明而不亮”的水面,还是合适的吗?

  问题二,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因某事物引起的想象是各不相同的。就说这君山,在唐代刘禹锡的眼里是螺娘娘的化身,显得那么柔美。而到了清代,在曾、左、胡、彭四位诗人合咏的《咏凌云塔》(“洞庭秋水砚池波,且把君山当墨磨。宝塔倒悬权作笔,苍天能写几行多。”)中,它就成了一块“青墨”,洞庭湖则是“砚池”,好一派磅礴的大气。那么,我们在课上,仅仅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比喻的精妙,怎么够呢?

  总之,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教学,不应该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一个所谓的“最正确”的答案。否则,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养得起来,写作时运用比喻的欲望和乐趣也将荡然无存。

  《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5

  今天我执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歌。诗歌短小,却感情深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反复引导学生朗读。在让学生听完老师的泛读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诗歌,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读,然后再齐声朗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不是硬生生地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将画面和朗读结合在一起,边看图边说说画面的景色,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加深诗句的理解。

  在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时,我引导学生先看图,然后语言启发,这湖面怎么样?(很平静),这平静的湖面就好像——镜子,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感受湖面像镜子。但是我顺势引导,这里的”未磨“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指的是没有磨过的镜子。我顺势启发学生设疑。”为什么不直接说湖面像镜子,,而要说湖面像未磨的镜子呢?于是我展示未磨的镜子,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镜子的暗淡,然后再出示湖面的画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原来,没有太阳照耀下的湖面也是暗淡的,所以把湖面比作未磨的镜子。

  《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6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学习古诗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怎么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语言将诗中的意境描绘出来。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的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镜未磨”时,我从学生熟知的现在的镜子讲起,然后讲到古代的镜子,是用青铜,经过打磨后,可以照出人的影子来。“镜未磨”指的是没有打磨的镜子,在表面上有一层凹突不平的感觉。然后在引导学生质疑,作者将湖面比喻成了镜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觉,那是为什么呢?经过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觉是因为湖面有细小的波浪在轻轻地涌动,湖面呈现出层层的波浪,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明白了“镜未磨”的含义,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一个难点。当学生理解了这首诗的重点和难点时,诗所包涵的意境,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也就解决了。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我在课堂上,点拨引导的太细,应再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

  《望洞庭》小学语文教学反思7

  进入三年级,入选教材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多,其中比喻句就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孩子们在低年级已经对现代文中的比喻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当比喻出现在古诗中,又该如何理解呢?就拿第六单元的《古诗三首》为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在这首诗中,有以下几个难点:

  (1)怎么样理解“镜未磨”;

  (2)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我在教学时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理解“镜为磨”

  首先我先让学生了解“镜”。古代的镜子。不是现在的镜子,而是用青铜,经过打磨后,可以找出人的影子来,接着,我设计了如下的安排: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镜未磨”的意思,“镜未磨”是指的是没有打磨的镜子,在表面上有一层凹突不平的感觉。然后在进行质疑,作者将湖面比喻成了镜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觉,那是为什么呢?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觉是因为湖面有细小的波浪在轻轻地涌动,是湖面呈现出层层的波浪,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明白了“镜未磨”的含义。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和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解决了这个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宽阔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后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洞庭山(君山)比作青螺。后两个比喻句学生能较快理解。前一个比喻句与往常不同,在平时,我们通常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见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

  我翻阅的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所以这个比喻句要结合诗的意境来解说,并要先向学生介绍古时候,使用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月光下的湖面和铜镜都是朦朦胧胧,故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

  教学这个比喻句,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一个所谓的“最正确”的答案。否则,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养得起来,写作时运用比喻的欲望和乐趣也将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