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该“反思点”什么

孙小飞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量对象而进行全面 深入 冷静的思量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能力决定着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钻研的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点什么呢?

  一 思所得,发扬优点,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足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 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经验,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 完善 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二 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量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感到力不从心等。对它们进行回忆 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 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惟独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干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三 思所疑,加深钻研,解惑释疑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钻研,使之明白透彻。

  四 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 学生难懂的知识点。假如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 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 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比较 钻研,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 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明,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练习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殊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开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课后反思的“七要”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忆 分析和审视,才干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干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 态度 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 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 多层面 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物”关系,而是“我与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理解 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惟独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三要反思是否创新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呈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新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累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 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 “凤尾” “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 “声媒” “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量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 态度 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新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忆 仔细梳理 深刻反思 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干找出改进策略。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 去体验 去感悟 去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 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 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出色,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提炼,既为教研累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钻研和共享。

  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干的乾坤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 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 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 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 多维度 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此刻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 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 技能 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量 质疑 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 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快捷搜索:教学反思反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