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xx市北外附属xx学校“十三五”和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目标,以学校《2017——2018学年工作思路》为指导,以“学生获得高学业成就”为教学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学业的进步,享受学业带来的成功和快乐。聚焦核心素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实现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推进“达标+评优”活动,开展“学习型教研组”、“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基本概况
xx小学现有69个教学班,其中10个义务班,学生总计2200人,教师155名,其中班主任69名。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比例接近30%,教师团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工作热情高,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三、工作重点
1、开展“优质课堂教学”及“学习型教研组”达标活动。
不断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优势,加强校本教研力度,通过达标活动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外研社、海淀区的各类培训及交流活动,搭建教师学习成长的专业化平台。通过开展赛课、各类展示课,推进“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通过对教研组“教学思想引领、教学计划制定、教研活动开展、教学五认真落实、教科研”等项目的评价考核,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有计划地请进学科专家进行系统培训,打造骨干教师团队,逐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干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教学中坚力量。继续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xx“名师团队”,营造名师成长环境,构建激励名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和名师发展的支持系统,通过“星级教师”、“教坛新秀”的评选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3、聚焦核心素养,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及方法,构建平等、和谐的对话式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学期教学论坛以“教学方式变革对于学生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分享汇报。
4、发挥特色课程的优势。
小学部英语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以课程研究为重点,以一年级英语教学为切入点,制定各年级英语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充分发挥元智科学的教学优势,做好元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教研。
5、建立以分享为主要方式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
制定学期校本活动计划,加强年级组,教研组“金点子”分享。“依靠来自学校内部的那些有思想、有成功经验的教师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分享,推进教师的学习行动”。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既关注学生外在的行为习惯,更要关注内在的心理、思维的习惯。
7、推进学科“特色项目”建设。
落实流动图书馆建设,推进“阅读工程项目”,创造积极阅读、乐意阅读的学习氛围,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阅读计划和任务,并在学期末的时候展示、总结阅读成果和收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推进“墨子文化少年国学院”、“少年科学院”、“少年足球队”等项目的建设,聚焦学科内涵发展,打造精品特色项目。
8、落实减负增效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继续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标,研究高效课堂,研究课前预习作业与课后分层作业,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提升学业质量,为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减负”还需“增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9.加强选修课管理。
教研组长对本学科选修课课堂教学负责。落实学校选修课、校队工作计划,重视日常教学管理,利用各种资源,继续开展学生体艺选修课,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期末开展选修课展示汇报活动。
10、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工作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每学期“5次”评价为抓手对教师实行过程性评价;将日常多元化的、多角度的过程性评价结果与学期末的最终评价结合起来,奖勤罚懒,形成纪律严明、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和教学氛围。
四、具体措施
(一)开展“优质课堂教学”及“学习型教研组”达标活动
1、“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输、技能培养、能力形成、习惯养成的主要平台,也是学生情感成长、价值观形成、人格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必须源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本学期小学将开展“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分批进行,第一批达标活动开展时间为第四周至第八周,学部领导、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为评价主体,依据“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标准进行听评课。第一轮未达标的教师本学期需再次报邀请课,教研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再次评估。期末要求全员达标。学部领导、教研组不定期走进已达标教师课堂,听推门课,确保优质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各教研组推出示范课,并于第九周、第十周进行校内展示。
2.“学习型教研组”达标活动
教研工作是架设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本学期小学将积极开展“学习型教研组”达标活动,通过教研组内的协作交流、互帮互学,引导教师在主动学习与参与中实现自我超越,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在互帮互学,相互激励中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以老带新,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
学部制定“学习型教研组”达标方案,通过教学理念引领、教研计划制定、教学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管理、教科研等全方面考核教研组工作。初定于第八周,由教研组长进行申报,报告内容包含教育思想、理念的阐述,教研组工作计划、一学期教研活动主题及详细方案、教学“五认真”标准制定及落实情况、学科短期目标及落实情况、新教师培养、学科活动开展、教科研、比赛获奖等九个方面,并有完整的档案资料;申报“学习型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无C类、D类课。通过评估,达标的教研组由学部颁发“学习型教研组”证书,未达标的组需再次申报,期末力争七个教研组都达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词:以赛促研 专家引领 自我提升
要确保学生获得高学业成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1、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适合一切学生的高质量的教师”
具体解读: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学校放心。
2、制定专家进校计划
继上学期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形式,各学科建立起学区、海淀区、xx市各级专家的引进机制,英语以外研社开展的培训活动、校际交流为平台,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对专家引进的效果进行问卷及教师座谈,切实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
3、“一师一优课”
借力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的选拔及“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研究课、兄弟学校来访交流课、家长开放课,使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上一节优质课。通过各类课堂展评,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促进教师规范教学。
教研活动紧扣课堂教学,进行教材解读、教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4、“一师一论文”
每学期要求所有老师在教育教学和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每人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通过写论文,帮助教师由经验体系向建构自我的思想体系的转变。
5、继续开展“青蓝”工程
落实“师徒结对”,师徒每周互听两节课,徒弟每月上交学习心得,提升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6、举办“教学月”
11-14周举办“教学月”学科节庆活动。“教学月”活动要研究教学中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难点问题,通过开展“教学论坛”、“金点子分享”、演讲(朗诵)比赛、说课比赛、教学展示,专题讲座、教研组精神文化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月”活动的组织将作为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的重要内容。
教研组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全体教师分享。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例的分享,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教研蔚然成风。
7、通过阶段性总结,在反思中前行
通过教研组期中工作总结、期末试卷分析,科任组赛事梳理等,及时发现问题,在反思中改进工作。
8、借助各类评价,助推教师成长
通过家长开放课、校内听评课、学生问卷等各类评价,发现问题,扬长避短,促进教师发展。
9、评选“星级教师”、“教坛新秀”,打造骨干教师团队
教师发展是学生、学校发展的基础。教师发展的基础是敬业,教师发展的重点是专业发展,教师发展的核心是主动意识。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名师发展支持系统,通过“星级教师、教坛新秀”的评选,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促进梯队建设,打造xx骨干教师团队。
10、组织开展《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的校本研讨
借助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各组通过组织课程标准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学科思想方法,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做大做强特色课程。——关键词: 提升口语水平
1、英语特色建设、双语科学
1)继续完善英语语言文化课堂,逢西方的重大节日都在英语课上对该节日有相应的介绍并组织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将这种具体的节日文化和活动设计体现在教案和教学设计中。推进双语科学课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组织老师进研究课堂,尝试新课程的教学与展示活动。在学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特色课程展评,制定各年级英语教学方案,开展英语文化课堂,关注学生国际思维,国际视野的培养,在“基础教育国际化”课题下开展有教育意义的英语特色活动。
2)校本阅读工程
英语图书角,阅读角,英语阅读课,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研究,英语阅读等活动。
3) 英语教材整合
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包括校内《Backpack》教材与《新标准》《新起点》教材的整合,区别),做好统整与融合。
4)英语课堂
A. 浸入式全英文授课:热身(歌谣/daily show)-导入活动—学习活动—知识拓展(还原生活)—实践活动(生活运用,家庭作业)的教学设计模式。
B. 关注思维视野: 发现当讲的文化的切入点,或者比较有趣的文化差异,教学中融入文化的讲解,另外补充反映西方文化的片子,文章等。通过词汇,句型,语法,文章的讲解把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的培养融入一点一滴的日常教学。
C. 关注口语教学: 学习是为了运用,注重真实情景下的语言使用(开展英语辩论、课本剧展演)。
2、元智科学
A、与各年级联合,开展科学嘉年华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B、科学组做好与元智科学的联合教研,打造学生喜爱的科学课堂。
C、项目负责制。每周项目负责人汇报元智科学教学及活动开展情况。
D、开展两岸科技教育论坛。
(四)各学科明确短期目标——关键词:学科口号 务实清晰
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应从目标的确立开始。从短期目标开始,一个个阶梯逐渐提升,小的量变积累会出现大的质变。
1、 各学科要有短期目标,每个教研组将目标浓缩为一句深入人心的清晰的口号。如:语文:让每个孩子每月读一本书。英语:让每个孩子每周讲一个英语故事。
2、 各教研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促进短期目标的达成,并制定考核方式,每周教研组长会通报落实情况。
3、 教务对各组目标的达成进行抽查。
4、 开学第一周,各校队、体育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上交工作计划。每一次校队训练有明确目标,有具体实施方案。
5、推进学科“特色项目”建设。落实“英语日”、“国学日”,流动图书馆建设活动,推进“墨子文化少年国学院”、“少年科学院”、“少年足球队”等项目的建设,开学第一周上交具体方案。特色项目的开展将作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评价内容之一。
(五)开展丰富多彩学科活动——关键词:减负增效 培养兴趣 提升素养
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对于提升孩子的学科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将所学知识内化,不断成长。活动的开展亦能有效地促进家校和谐。
1、 学科活动的开展要量化考核。语数英大学科以教研组提出的短期目标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语文英语开展课本剧展演、演讲活动,讲故事比赛,数学的计算题、应用题比赛。音乐举办器乐演奏、独唱比赛、专场演出、美术举办绘画比赛,画展,体育科学通过开展学科活动为更高一级的比赛选拔人才。
2、 学科活动要制定全面的方案,确保全员参与,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奖状。
3、 学部将对学生和家长对活动的开展的.参与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
(六)建立学生的学业档案——培优补差 全面提升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业档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评价内容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在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学业情况前提下,教师要制定培优辅差方案。
1、横向了解:本班学生间,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比较。纵向比较:学生本学期成绩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
2、就学业进步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座谈,共同协商辅导计划。
3、各年级开展优秀教师培优辅差经验交流会。
4、因材施教。差生学业成绩要有进步,优生要冲向校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5、各学科针对提升学业质量水平制定相应的措施。如作业设置方面,1、根据年段特点优化作业设计,做到少而精。2、鼓励年级研发特色作业。3、鼓励研发网络作业。
6、教务将在期中练习和期末考试前,检查各年级培优补差工作记录,并对孩子进行回访。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关键词:每天渗透 举手投足 规范大气
每个学校的孩子,当他离开校园时,总会带上母校给他留下的烙印。我们要培养举手投足大气沉稳、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合作、善于思考的国际化预备英才,每一节课,对孩子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1、制定量表,确立课堂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培养目标 具体要求
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善于思考的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敢于提问的习惯 (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与人合作的习惯 (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自主读书的习惯 (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认真书写的习惯 (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搜集资料的习惯 (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2、各年级和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标准,并在听课过程中对习惯养成进行评价监控。
3、课堂学习习惯将纳入“优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考核项目。
(八)切实提升选修课质量——关键词:过程监控 成果汇报
选修课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之一。构建精品校本课程体系,这个学期要做四件事:
1、打造高效、平实的选修课课堂。每位任课教师开学第一周上交学期教学计划,每门课确定一个或两个主题项目为教学内容,如篮球课学篮球操,精讲精练。目标清晰,杜绝教学内容的随意性。
2、选修课与校队训练相结合。带校队教师开设自己的校队选修课程,校队作为选修课堂的有效延伸,在训练时间上有更多保障,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潜能,完成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的高效优质训练。
3、召开选修课课程研讨会。期中召开研讨会,加强各课程教师间的交流,整合资源,互相启发,扬长避短。
4、评选优秀课程。多元评估,学生评、家长评、学部评。包括教材使用、考勤、学生作业、学生技能。期末组织选修课汇报演出,评出优秀课程和优秀指导教师,并进行表彰。
5、期末对校队及选修课进行考核,成绩不突出的校队及选修课,原则上不在新学期再开设。
(九)教科研工作——关键词: 助力课堂教学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凝聚团队力量,着力推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科研课题,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我校已成功申报海淀区十二五课题《小学想象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成功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国际比较研究”子课题——“跨文化交际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xx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校本的教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子课题——“基于校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子课题——“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方法探析”;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双语科学课例研究及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我校又成功通过八个“十三五”区级课题的立项,这八个课题均已开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子课题《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方法探析》已进入结题阶段,通过一年的实验,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阅读单项训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有效地推广学生阅读研究成果,英语组将在期中和期末举行“绘本阅读故事书创作展示活动”和“绘本阅读角色扮演”活动。语文组想象文课题已完成中期汇报,本学期将继续完善想象文课堂教学指导策略,并将策略实施于课堂教学,在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过程中,细化指导策略,探讨策略的有效性。
借助各类科研课题的平台,将教育教学与教科研相结合,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促进学科建设,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十)流动图书馆建设——关键词:书香中成长
“腹有诗书气自华”,继续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本学期我校将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活动,落实流动图书馆建设。
教师以身作则,成立书香小组。开学第二周,教师分享假期读后感,同时为各年级学生推荐好书。
各年级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各班开辟“图书角”、“作品展示栏”,展示国学经典、名言诗句、书画作品、手抄报等,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年级读书活动,如一年级的“童星故事会”、二年级的读书笔记交流展示、三四年级的“好书我推荐”、五六年级的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会:图画书阅读、名著导读、阅读交流会、比较阅读、读写结合等,让孩子日有所诵、周有所读,天天浸润在书香中。
加强国学经典诵读。挖掘国学经典诵读对学生成长的独特价值,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过程性评价体系。开展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的“美文诵读”、“经典伴我行”演讲比赛、经典诗文硬笔书法比赛活动,将国学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十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关键词:深入课堂 奖优罚劣 连带责任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建立一支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1、立足课堂,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1)备课做到功在课前。教案规范完整;备出不少于两周的课;要有复备课。(2)上课要持教案,努力上出高效课堂。上好开学第一课、家长开放课、组内(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研究课;新教师汇报课。(3)作业科学合理,批改及时认真。作业用本、书写、格式规范统一;作业量适度;提倡根据学生实际分层留作业;提倡根据学科知识重点及训练点设计特色作业。每学期定期检查作业,并不定期抽查作业。开展学段内作业交流活动。(4)辅导学困生,不断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年级组每周收各备课组培优补差记录。(5)每人一份优秀试卷评比活动。
2、加强巡课。(1)继续落实相关制度。最大限度保证按课表上课,控制随意调换、代课行为。无论因公外出或因私请假,凡涉及到不能按课表上课的情况,都要按照要求,填写相应《xx市北外附属xx学校请假申请单》,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批,各组长做好记录,每周上报教务。私自调课按事故处理。(2)加强巡课。各年级部主任落实本年级巡课人员安排。主管校长、教务、加强日常巡课,通过巡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捕捉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从细微处关注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各年级每天巡课,并做好巡课情况记录,教务每日及时汇总反馈。
3、继续落实《听课制度》。各级组长要严格按照学校《听课制度》的要求,每周至少听本组教师2节课(多次听同一位教师的同一节课,视为听课1节),除了对不达标教师要跟踪进行多次听课外,尽量不要一学期内多次听某一位老师的多节课,要保证听课的覆盖面,尽可能全面了解本组教师整体的上课情况。组长听课后,应及时将听课意见反馈给被听课教师,并由被听课教师在听课本上签名,组长按“ABC”打出评价等级。教务主任及教学副校长每周检查组长的听课记录。
4、作业方面:关注作业布置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在第5周和第15周,教务处、教研组长组织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对小学部学生作业进行普查;备课组长每两周对本组作业情况进行抽查,教研组长每月对本组各年级作业进行抽查。分别评出不超过30%的集体优秀作业在内网上公示。
5、教研组及备课组活动:每周二召开教研组长会,各组确定每周教研活动主题。主管领导、教务主任不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教研活动,了解各组活动开展情况。各教研组长要轮流参加所辖备课组的活动,对备课组活动进行了解和指导,每周五上交教研组及备课组活动记录。
6、年级部主任对本年级教室(包括英语专用教室)负责,科任教研组长对本组专业教室负责。教室管理采用连带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