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计划三篇

刘莉莉

生物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七年级的学生都是刚进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基础的大一新生。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很多复杂的学科,他们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难免有些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现象普遍。他们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差。但也有精力充沛的学生,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就有很大的不同,很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形成积极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获得生物圈中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生理与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7)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介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3、将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4、语言、板书、操作要规范、准确、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

  (1)正确使用常用工具和仪器,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课内外收集和利用图文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思路: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探究方案。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参观、考察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实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搞好探究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5、对学生要求严格,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努力消化当天学到的知识,按时完成作业。

  6、每个单元测试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总之,通过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可以充分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从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物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工作和本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我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较好的成绩。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增加了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本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七个班的生物教学,学生刚步入初中,层次参差不齐,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要指导他们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通过入学考试的成绩分析,争取及格率要达到60%,优秀率要达到30%。这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

  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织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上级要求安排课时进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实施。计划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三十课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共七课时(第一周至第四周)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二课时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五课时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共十课时(第五周至第十周)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三课时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三课时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三课时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课时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共十二课时(第十一周至十六周)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二课时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三课时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三课时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二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课时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课时

  复习 四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

  第五篇:七年级下生物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

  2、教学重点:

  (1)掌握衣藻和水绵的特点;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海带、紫菜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点。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根的生长和茎的生长;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

  (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以及水运输的结构特点;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4)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生物圈中生物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呼吸作用;

  (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难点:

  (1)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

  (2)藻类植物的特征;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

  (3)花的结构;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

  (4)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5)植物的呼吸作用;

  (6)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

  (7)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在两次大考中成绩都还可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班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以此为基础的应用肯定就更糟糕,整体来看,错别字、审题不清、粗心是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一班的高分还算比较满意,但是由于后进生的成绩太低,导致平均分不高,要想提高一班的平均分,必须抓好中游以下的学生,当然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别,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过关,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问题即可,在此基础上,对少数学生进行能力拔高,另外少数学生不能太为难他们,但也不能放弃。二班的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大大超过一班,从成绩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优秀生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满意,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六个学生不及格)不是很理想,下学期要在这几个身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平均分。

  教学措施:

  1、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6、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德育渗透:

  生物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不仅因为它是自然科学,是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很好素材,而且它的丰富内涵也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很好的教材。本学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和古代生物科学成就,都会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同学们更会加热爱*祖国。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生物学中,包涵着丰富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如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生物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这些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很好教材。

  实践观点教育: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这些实践可引导学生学习群众的实践经验(参观果园、农场、科学站、高产田、饲养场等,了解农业生产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

  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结合生物学渗透这些知识,就会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结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教学,进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的教育。生物实践活动还可进行合作精神的教育等。

  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生物科学史、科学家的事迹以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都可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生态学观点,增强环保意识,这对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识真理的过程,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都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神的好教材。

  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1周 1、藻类植物 2、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2周 种子植物

  第3周 种子萌发 植株生长

  第4周 开花和结果

  第5周 开花和结果 单元测试 月考1

  第6周 测试反馈 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

  第7周 期中复习

  第8周 期中测试

  第9周 五一放假

  第10周 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

  第11周 学生对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以及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查缺补漏

  第12周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13周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月考2

  第14周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15周 单元测试 测试反馈

  第16周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第17周 期末复习

  第18周 期末测试

生物教学计划 篇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基础的基本内容。本教材的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免疫学基础和人体寄生虫三大部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此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2、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熟悉免疫学知识在实际护理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4、建立无菌观念,学会常用病原生物标本检查的操作技能。

  5、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6、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时间分配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2学时

  第二章细菌概论10学时

  第三章免疫学基础6学时

  第四章临床免疫5学时

  第五章常见病原菌4学时

  第六章病毒概述2学时

  第七章常见病毒4学时

  第八章其他微生物2学时

  第九章人体寄生虫概述2学时

  第十章常见人体寄生虫4学时

  三、教学思路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启发学生逻辑思维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态度,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实验、见习及考试等方法进行综合考核,来评价学生学业的成绩。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扎实要求自己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能熟练的运用到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