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的来历及养生原则

李盛

立冬的由来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立冬养生原则

1、日常生活作息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因此,立冬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立冬后气候寒冷,着衣应注意薄厚适度,因衣着过少过薄即易感受寒邪而耗损阳气;而衣着过多过厚则使人体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会易于侵入,故穿衣应做到薄厚适度。

2、饮食调养

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养精蓄锐以待来春的时候。除了防寒保暖,饮食调养也十分重要。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

白萝卜,生者味辛、甘,性凉;熟者味甘,性平。入肺、胃经。生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熟者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对治疗消渴口干,鼻衄、咯血,痰热咳嗽,咽喉疼痛,失音;脾胃失和,腹痛作胀,痢疾或腹泻,热淋、石淋或胆石症等有较好的效果。

3、精神调养

《遵生八笺》曰: “冬三月,六气十八侯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意思是说,冬天这三个月,正是修养脏腑的好时间,人的精神应该也有所敛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保持情志恬淡安静,寡欲少求便可使人神气内收,利于养藏。

立冬吃什么好

多吃富含营养素的食物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好。

富含甲状腺素的食物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助耐寒的食物

在寒冷的季节要多吃一些帮助人体耐寒的食物。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