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雨水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养生原则

阿林

雨水节气农事活动

一、蔬菜农事

南方早春气候依然多变,要注意管理好蔬菜秧苗。雨水时节虽然阳气渐升,天气回暖,但常伴有“倒春寒”,天气寒冷时,既要加强防冻保暖,也要适时通风换气,防止闷坏秧苗。适当控制肥、水,防止秧苗徒长,但不能控制过分,否则会影响秧苗生长,出现瘦、小、黄的秧苗。

二、经济作物农事

雨水节气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多,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节气前后应及时春灌,可取得较好效果,即常说的“春雨、春水贵如油”。淮河以南地区,此时一般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

华南双季稻早稻育秧工作已经开始,为防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秧苗的危害,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力争一播保苗。

三、果树农事

清扫果园的落叶、病果、虫果、杂草、废弃果袋和杂物等,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处理,消灭其中潜藏越冬的病虫。结合冬剪进行,集中对病虫枝处理,并注意破除树枝上的害虫茧(如黄刺蛾)。

上年秋冬没有施基肥的果园,应在雨水节气解冻后随即施入(但效果不如秋施好)。施肥后如有灌溉条件的园地应浇水一次,并及时浅锄保墒,并及时防控病虫害。

雨水节气养生原则

1、“防倒春寒”首先要注意春捂,气温升幅不大尽量少脱衣。一般日平均气温10℃以下需要捂,春捂原则是“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2、“雨水”节气后,降雨增多,不少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芡实和莲子可健脾益肾,苡仁健脾祛湿,加点陈皮还可醒脾行气开胃。

3、“雨水”节气后,养生方法还应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郭海英表示,按摩腹部不失为养阳好方法。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保暖,有利于保证睡眠质量。

雨水节气运动注意事项

1、忌骤然锻炼,提倡循序渐进

要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要目的,循序渐进、因人制宜;运动前做足充分热身的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放松,如:锻炼前应先先做做关节活动、拉拉韧带,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

2、忌无氧运动,提倡有氧运动

春天宜选择适合的有氧健身项目,如:到空间宽敞、通风条件好的健身场馆进行骑自行车、登山、快步走、打篮球、踢足球等户外运动项目。

3、忌用嘴呼吸,提倡用鼻子呼吸

雾大的春天,尘埃、病菌微粒多,运动时的呼吸尽量用鼻吸气,用嘴吐气。锻炼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鼻毛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4、忌衣着单薄,提倡保暖防寒

春天气候变化反复,天气忽冷忽热,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气温条件下,健身运动中身体活动量过大、出汗过多,一旦被冷空气吹拂又没有及时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使身体受凉感冒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因此,注意气候变化,春天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5、忌空腹锻炼,提倡运动前进食、饮水

不要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晨练,如忽视身体损耗,除了出现血糖偏低外,人体血液黏滞,加上春天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若空腹锻炼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好在锻炼之前吃一点东西。如面包、牛奶、鸡蛋、水果,吃至半饱后到锻炼。多饮水保持机体水分。

6、忌早起外出锻炼,提倡午后进行

春天雾大,清晨空气并不新鲜,日出前地面空气污染重且此时氧气也少。春天不主张晨炼。日出后绿色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空气方达清新。建议黄昏锻炼,春天,下午4时左右的空气含氧气负离子丰富。

7、忌大运动量,提倡调整适应为主

中医养生认为:雨水节气运动很重要,能更好地适应机体内阳气的变化,清除体内淤积了一冬的寒气,是对身体很有好处的保健方法。但不提倡剧烈跑跳、大汗淋漓。春天生阳,过度运动和损耗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不利。

开春时,进行体育运动主要是以恢复人体的机能水平为目的,不能盲目追求运动量,注意适度。开始量不能太大,要注意方式节奏别太快,循序渐进的锻炼。

不为“速成”而盲目加大运动量。防止因为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春天,身体需要一个阶段的调整才能适应较大的运动量。突然的大运动量,对身体会造成较大的消耗。应选择节奏比较慢,运动量不大的方式,如爬山、慢跑、步行、太极、健身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