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有什么农事活动
“霜降”也是重要的农作时期,霜降节气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获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此时正值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油菜一般已进入二叶期,“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霜降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大量收挖红苕。霜降后全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田土壤,该种的已经种上了,部分农地将处于冬闲时段。华北地区霜降后,即到了收获大白菜的时候。
霜降对于棉花价格来说就是一道分水岭。这是由于霜后的棉花基本比霜前的棉花每公斤要低1元左右。由于霜前花的质量比霜后花要好,很多纺纱厂纺的高质量棉纱基本都用霜前花,棉农都力争把棉花在霜降之前采摘上来卖掉。
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由于气候逐渐转为寒冷,一旦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很容易形成霜冻,给小麦、油菜等处于幼苗期的抗寒能力差的农作物造成冻害,霜冻还会影响棉花的品质,形成“霜后花”或“红花”。
防霜措施有:
①适时早种,错开晚秋霜冻;②选用早熟高产品种;③浇水,因为干土比湿土散热快;④熏烟,可在小范围内形成保温云层,减轻冻害;⑤锄地,“锄头有火”,可提高地温;⑥施腐植酸钠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试验证明:施于山药、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⑦植树造林,它可调节气温,彻底改变环境。
霜降节气的农事管理主要有: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对于冬麦和油菜应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虫。晚稻成熟后抓紧收获,以防雀害和落粒。南方适时挖苕很重要。过早收挖红苕,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此时对收获了大豆、棉花、甘薯等秋作物的北方农田,进行深度耕翻有利减少还原性有害物质的积累,以保持土壤的健康。同时土壤耕翻要结合全层施用有机肥料,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霜降气候特点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霜则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
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0°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吃柿子的作用及好处
1、维生素含量丰富
据了解,柿子中所含维生素和糖分高于普通水果1-2倍,所以柿子食用起来口感香甜,同时,食用1个柿子其提供的维生素C可供人体一天内所需维生素C含量的一半!
2、预防心血管硬化
柿子的营养素非常丰富,与“国民水果”苹果想比,除了锌与铜的含量外,柿子在其他营养素含量上都是高于苹果的。特别是在预防心血管硬化上,柿子的功效更是高于苹果。
3、润肺化痰生津止渴
柿子属于寒凉水果,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对感冒的预防也是很有帮助的。霜降时节正是秋燥的时候,所以食用柿子成为食疗养生的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