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那么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吗?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大全_五月五端午节的由来故事简介,欢迎阅读!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故事
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学者的考证,端午节最早是祭奠龙的节日。古代吴越族民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被龙保护的真实性,他们有断发文身等一系列的习俗。
每年五月初五,吴越族民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扔往水里献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最后,在击鼓声中,划着刻画成龙的独木舟,在水上做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看。这便是最古老的端午节,是屈原之前端午节风俗的由来。
战国后,端午节的意义逐渐让位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生活于战国时代末期,是一位千载不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贵族大臣们的利益,被流放于洞庭湖一带,后到汨罗江畔,写下了千古名篇—《离骚》。
公元前278年, 屈原见自己无力救国,于农历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水自沉。据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捞救的船只从四面八方驶入汨罗江、洞庭湖。为使他的遗体不被鱼鳖侵食,人们就往江中投放粽子一类的食物,这样就演化出了端午节“龙舟竞渡”“角黍投江”等习俗。
在端午节,北方人除了吃粽子之外,还保留了在门上悬挂艾草的习俗,这应该是起源于恶月恶日的俗忌,意思是让艾草的特殊气味阻止恶毒的东西进入房内,以便干净、平和地度过夏天。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与融合,南北节日风俗逐步融合统一,加之战乱时代人们思念敬佩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所以到唐宋以后,以五月五日端午节纪念屈原再无多大争议,这正是南北风俗融合的结果。
历史终于选择了屈原,把他推上了端午节的核心地位,“龙舟竞渡,纪念屈原”永远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有代表性、广泛性的民间活动。参加竞渡的龙舟,舟头扎一个大大的龙头,舟前竖彩旗,旗后一人擂鼓助阵,舟尾一人撑大桨担当竞渡指挥,每边各20名壮汉划桨。竞赛之前,人们三五成群,呼朋引伴,来到龙舟竞渡的河岸。
龙舟竞渡令一发,水中鼓声雷动,龙舟竞发,桨声、水声融在一起;岸上人山人海,欢声雷动,呐喊声、喝彩声连成一片。那壮观的场面,直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竞渡活动起源较早,到唐宋时特别盛行。今天,龙舟比赛已成群众性竞技活动,它不仅在我国举行,在东南亚地区也很盛行,近些年来还成为国际性体育竞赛项目。
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就外形说有三角粽、方粽。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在魏晋时代就已盛行,唐宋时代,粽子已成有名食品,且种类繁多;明清时代,粽馅儿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今天,粽子已成为超市和民间市场的美味食品,传统文化和谐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悬艾草
农历五月,暑热将至,是流行病瘟、瘴、疫、痢易发之际。人们认为这是个恶月,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风俗的形成。
艾草, 又名艾蒿、家艾,它的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气味浓烈,有驱蚊蝇、虫蚁与净化空气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艾叶就被制成灸条治病。端午节将艾草悬挂门上用以除瘟驱邪。
端午节古诗词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