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来历及传统民俗

莉落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既然这样,那你知道夏至节气的来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夏至节气来历及传统民俗,供大家参考。

夏至的由来

在我国夏至的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人民在夏至会采取一定的耕作和饮食习俗。本文介绍了我国夏至节气的由来和夏至的习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返回目录

夏至吃面的习俗

据文献记载,在魏臂时,我国已有伏日吃面的习俗。(魏氏春秋)中说,三国时人称“傅粉何郎”的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来的。这段史实中所谓的“汤饼”,就是今天的热汤面片,即今天北京的所言的“揪片儿”。

<<<返回目录

二十四节气夏至气候与农事习俗

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是一种对气候的期盼。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 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 ,农民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时末打雷下雨”,这些不科学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观念,因为夏至半个月内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能及时下雨。至今,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夏至是一年“四时”之一,民间常以这一天的天气占验农作物的收成。如夏至在农历月末或夏至日有雷雨,那是歉收之兆;夏至在日,则是吉兆。过去还有《夏九九》,以夏至为起点推算时令变化。夏至标志着盛夏季节的来临,平常人们都把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叫作“三伏天”,与最冷的“三九天”对应,而三伏的日子,是以夏至为依据的。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第四个庚日的十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至立秋后初庚的十天为中伏,立秋后初庚起的十天为末伏。俗称中午为“晏昼”。伏天中午,烈日炎炎,农人午饭后总要休息片刻再出工干活,称“歇晏”。

三伏天,在农事和生活方面也有一些传统的习俗。三伏天,循俗造酱。先以小麦粉做饼蒸熟,中间挖一小孔,称“酱饼”,贮存发霉后,在烈日下曝晒。然后择日将酱饼加水搅拌,称“合酱”。合酱日,俗忌雷鸣,有“雷鸣不合酱”的说法。合酱之后须继续曝晒,使酱色浓厚。晒酱期间,如是晴朗的夜晚,一般把酱钵放在露天处,可使酱味鲜美。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