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千字范文五篇

莉落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千字篇一

【中国年】

过年,是一种味道;过年,是一种幸福;过年,是一种寄托……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在匆匆逝去的岁月里,始终不变的是温暖如春的亲情。即使舟车劳顿也要回家过年,因为年与亲情相接,年与希望同行。

灶台里的火烧得正旺,锅里蒸着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整间屋子里弥漫着蒸汽。母亲趁着蒸汽擦拭着玻璃,我从暖和的被子里艰难地钻了出来,拿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一块一块地揪着吃。“这一锅馒头蒸得好,吃了饭,给你爷爷送几个馒头,回来把家里收拾收拾。”母亲开始了她的碎碎念,但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止。

母亲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过早地辍学挣钱、补贴家用,吃尽了生活的苦。所以,对她而言,过年是一件累并快乐的事。馒头一定得足够大,一定得足够圆,若是碰上喜事,母亲还会在馒头上点一个红点或是一朵“梅花”。

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年便是冬日里蒸腾的那团白汽。

对我而言,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赶年集。集市像一块磁铁,吸引了方圆十几里的乡亲,人们会把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买年货。年糕、粉条、糖果、腊肉……各式各样的年货仿佛在向人们招手。我跟着母亲一起挑选有着吉祥富贵寓意的年画。随着年画的张贴,庄户人一年的疲惫也随之消失,新年的希冀也就有了暖暖的丰盈。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喜庆的年画渐渐被“志存高远”“宁静致远”等一系列书法作品所代替。但每次去爷爷家贴春联,他总会恭恭敬敬地打开毛主席的画像,让我贴在屋子里。看着他严肃的神情,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鼓舞着我。

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年就是记忆深处的热闹与庄严。

一番辛勤劳作后,最隆重的欢庆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摆满了饭桌,母亲照旧是最后一个落座的。她总是先夹一个饺子放到灶口,说:“这是为了讨好灶王爷,来年会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饭后不久,父亲和弟弟早已躺在炕上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而我和母亲忙着包明早要吃的水饺。

日历撕下最后一页,是新年伊始,亦是我匆匆的脚步。在外地求学的四年里,每次我回学校,母亲总要大包小包塞满了我有限的行李箱,但怎么也塞不下她满肚子的不舍和牵挂。“我和你爸爸没啥大本事,只要你们姐弟俩好好学习,身体健健康康,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我和弟弟带上父母的嘱托,踏上了新的征程,父母怀着期盼,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新的一年,父母希望子女长大成才,孩子们希望学业进步,恋人希望家庭幸福美满,老人希望一家健康平安……

周而复始、历久弥新。新一年的春耕秋收,新一年的平平安安。中国,又开始了新的一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千字篇二

【一个新生代深圳人的过年记忆】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承载着中国人最热烈情绪和最美好情感的文化载体。虽然全国各地有各自不同的过年习俗,但回家团圆,是中国人共同的仪式。

我的父母不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但我从小出生在深圳,生长在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深圳,作为一座包容性极强的现代化都市,每年都会迎来工作的人们。而一到过年,他们都会选择回家乡过年,所以,一到过年,整个城市突然就变得空空荡荡的,好似这年,给这座城短暂地放了个假。

虽然,留在深圳过年的人并不多,但过年的氛围却丝毫未减,依旧很浓郁。作为深圳的地标之一的深南大道此时会换上“新衣服”,迎接来往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位顾客,路灯也挂上了中国结。站在人行天桥上,望着这一片红红火火的装饰,只觉心潮澎湃。我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鲜艳红火的装饰,让人们意识到年关将至。

一到过年,我总喜欢陪着父母做几件有年味的事儿。

第一件事就是去逛迎春花市。从花市的街头走到街尾,每个摊位的花卉种类各有不同,带给人的惊喜也不一样。最受欢迎的还是蝴蝶兰,专卖蝴蝶兰的店主总会挂个小腰包,站在店门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进店选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同时,为了喜庆吉祥的意头,人们也会买些桃花、玫瑰花和杜鹃花一并带回去。看着繁忙热闹的一幕,你就能感受到迎春花市对于深圳人过年的重要意义了。我想,如果过年没去逛迎春花市,年味怕是会少一些。

第二件事是去购买红灯笼、对联等物品。张灯结彩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所以,购买红灯笼、对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把大红灯笼挂在门口,对联贴在门上,等到第二年过年的时候才会换上新的,这寓意着辞旧迎新、团团圆圆。

第三件事就是大扫除。大扫除是迎接新年的重要环节,我们全家一起动手,用心打扫房屋、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同时我们还会把旧的东西,譬如衣服、鞋子等扔掉,代表着除旧迎新。

一切都准备妥当后,过年的重头戏就该上演了——准备年夜饭。

对我来说,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正菜就是炸酥肉,这可是我母亲的绝活。先把里脊肉切成条,用五香粉、生抽、鸡蛋、孜然粉腌制,待它腌制好了就裹上一层厚厚的面糊,下油锅炸。看到肉片浮起就可以翻面,再看到酥肉的颜色变成暗黄色就可以捞出控油,这盘菜就算做好了。当然,也少不了我爱吃的蒸螃蟹、蒜蓉粉丝扇贝和清蒸多宝鱼。

吃完年夜饭,我家开始包饺子。爸爸负责擀饺子皮,妈妈负责包,我则坐在沙发上看春晚。一般春节的饺子有两种馅,一荤一素。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的时候,吃素馅饺子,待到大年初一早上才能吃肉馅饺子。

过完了年三十,就是正月初一了。这一天,深圳就没有那么多的习俗了,我们可以约上朋友出门踏青,在公园里和朋友们一起野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我作为新生代深圳人的过年记忆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千字篇三

【父亲的自行车】

春节前夕,父亲听说我们要按规定“就地过年”,精心准备了“年货”从千里之外寄给我,还给我发了几张家里屋里屋外的照片。看着一堆“儿时的味道”,看着屋里角落上的那辆自行车,我不禁想起了父亲骑着自行车的背影,亲切并温暖着我的心。

去年回家,看到那辆立在老屋深处自行车,却没有一丝陈旧的味道,看着它沧桑的影子,好像也在诉说着那段奋斗的故事。一辆自行车早出晚归、拼搏奔波创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承载着三代人的希望和收获,见证父辈们为小家、为社会、为国家奋斗幸福的点点滴滴,映照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壮美历程。

父亲是家里的长子,70年代没上完高中就外出务工,为家庭生计奔波,白天到工地挣钱,夜晚还要借着工地昏暗的灯光学习看书,父亲始终坚信有梦想更要用行动来实现,只要用勤奋的汗水驱动梦想的车轮,就一定会有收获。立足当下、重在当下,就像自行车走路一样,蹬一圈就有一圈的路程,只有车轮不断滚动向前才能行万里路。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父亲和母亲结婚了,在那个结婚“三转一响”标配的年代,父亲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在真诚和实干的支撑下,父亲赢得了母亲的信任。路虽远行则可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那辆自行车见证了父亲和母亲朴实的爱情,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为了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精神。随着自行车的不断转动,相比以前拮据的局面,90年代大家已不再为“一日三餐”烦恼。在自行车轮的滚动下,“沼气池”“地下水”“电灯泡”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还住上了砖瓦房,吃上了白面馍,透过自行车上充满汗水的背影,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进入21世纪,我如愿到了县里最好的中学,看着周围同学的自行车,攀比心作祟的我回家就找父亲说要买自行车,父亲什么也没说把那辆“永久”提了出来,重新修理、擦拭、打磨、上油、加锁,半天功夫就大变样。“你看看这辆车行不,车子有点老但是我收拾了一下,还是比较稳”,听了父亲的话,我顿时明白了什么。虽然那辆自行车有点旧但却异常精神,骑在“二八”大杠上内心感觉非常踏实,一直伴随我走过高中三年的春夏秋冬。

2004年我如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成了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并参军入伍。多少年始终一脸严肃的父亲满脸洋溢出骄傲的喜悦,我似乎感觉到立在角落那辆自行车也在唱歌,因为它是我高中三年的功臣,陪伴着我风里来雨里去。告别了父母,告别了那辆心爱的自行车,我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和从军之路。

从此后,我再也没有骑过那辆自行车,但它给我的,却是负重前行的使命感,以及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著。一辆自行车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激励着我尽其所有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好做极致,做一个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人,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轻言失败。就像自行车一样,只要敢于行动就不会跌倒,只要目标笃定梦想终将实现。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千字篇四

【守望“就地过年”的“民生温度”】

每个中国人,都有特别的春节记忆。一张车票,一盏灯笼,一副春联,一份红包,一盘饺子,一顿年夜饭……

“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会想到留守在家一年未见的孩子,望穿秋水的期盼眼神;你会想到年迈体弱无人照顾的父母,步履蹒跚的踮脚眺望;你会想到把酒话桑麻热闹的家乡,记忆依旧的袅袅炊烟。你有足够的理由回家,也许不单单是为了过年。但今年的春节跟以往不同,由于疫情在国内多地有所反复,各省市纷纷发布通知,倡导就地过年,引发大家热议。更有无数游子积极响应国家倡议,舍弃“小家”、奉献“大家”、成就“国家”。

守望平安,就地过年是“防疫之需”更是“民生大计”。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外防输入压力依然较大,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国内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等多地出现疫情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返乡过年必然会出现大批量人员流动,增加疫情扩散风险,就地过年无疑成为疫情防控的最优选措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后企业“用工恐慌”,不仅为重点企业和其他春节期间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用工保障,更确保企业生产有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对年初经济产业发展有提振作用。

守望幸福,就地过年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压”。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各地政府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采取“一刀切”形式阻断人员出行、返乡。就地过年并非强制性要求,也须考虑部分务工人员“必要”回家的诉求,人性化地制定“必要”回家的务工人员的返乡方式和防疫措施。同时要防止用工企业把“就地过年”,简单异化为“就地加班”。新春他乡亦故乡,就地过年既要“留得下”又要“过得好”。必须完善好配套措施,全方位搞好服务保障,将服务保障的触角渗透到细化的层面,用“实招”“暖招”让外地务工人员自愿留下来,让倡议更加有效。

守望温暖,就地过年需要“特殊服务”更需要“人文关怀”。要想年过好,精神食粮不能少。政府作为外来人员“就地过年”的倡导者,除了完善好配套措施,全方位搞好服务保障,更需要的是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提供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推出发红包补贴、发消费券、旅游券等举措,开展送年夜饭、才艺比拼等形式,加强对有需要的外来人员心理干预,体验到“家在远方,情在身旁”。积极关心关照在家乡过年的留守老人与儿童,做好安抚工作,让他们在没有更多亲人陪伴的情况下也能过个好年,让异地过年群众在当地留得安心、过得舒心。只有让政策更暖心,把工作做在前面,才能让在外打拼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暖意,在心里激荡起幸福的味道。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打工人”心中抹不去的“寻根情结”。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共同守望就地过年背后的“民生温度”,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让今年春节意义与众不同。“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致敬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你,让年的味道多一层“了不起”的底色。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千字篇五

【品一品牛年新春的“吉祥三宝”】

春节寄托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家的“憧憬”,在“春风送暖入屠苏”中,与亲人分享“一盏”人生路上的成长与快乐,传递“阖家”的幸福与团圆,是如此让人心旷神怡。值此之际,与广大党员干部共品“吉祥三宝”一道,惟愿2021年的漫漫征途中,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实干之帆,推动中国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行。

“吉祥三宝”之“值班值守”,在春节保障中践行初心使命。春节值班是广大党员干部必不可少的职责之一,为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牛年春节,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心和使命感,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春节保障,为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牛年春节“保驾护航”。2021年春运从1月28日开始,根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春运期间长途旅行会大幅减少,但是中短途出行可能增多,做好人民群众的出行通畅和交通安全成为春节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坚守值班岗位,细致严密地做好能源、通信、安保、物资供应等节日期间的各类保障工作;要扎实开展走访慰问,让困难群众温暖过节;要关心关爱“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他们带去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吉祥三宝”之“年夜饭”,在万家灯火中抒发为民情怀。近期,全国多地相继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容不得丝毫麻痹和疏漏。为巩固当前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多个省市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以最大程度缓解防疫压力,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以身作则,做好“就地过年”的打算,正如苏轼所云“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顿年夜饭无论是在工作所在地,还是在温馨的家中,更或许在奔波的路上,都有着特别的意义。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战斗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实现了经济增长率先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常言道“一家不圆万家圆”,望着中华大地处处万家灯火、欣欣向荣,这一顿“年夜饭”无论在何地,相信都会品出生活的吉祥如意和幸福圆满。

“吉祥三宝”之“春节联欢晚会”,在其乐融融中扬帆起航。“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深深植根在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人民直播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以来,这一道精美的视觉、精神“大餐”也成为当代华夏儿女大年三十晚上守候期盼的“新年俗”。1984年的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以一曲《我的中国心》,引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思乡情怀和中国情结;1985年《十五的月亮》,唱出*中国军人默默奉献的心声,成为一个时代的“歌声嘹亮”;1990年陈佩斯与朱时茂表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一串串笑点,让春晚成为欢乐时光;1998年那英、王菲“珠联璧合”《相约1998》,抒发了浓浓的爱国情怀;2011年“旭日阳刚”组合以独特的农民工气质唱响了《春天里》,打动了亿万观众;2021年春晚共有歌舞、小品、诗朗诵等40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寄托着中国人对家、对美好生活、对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无限情思,让我们一起期待、一起守候。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广大党员干部在守护万家灯火中,张满“乘风破浪、激昂青云”的梦想风帆,远航、远航,惟愿锦绣河山华灯初上、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