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寒露的民间习俗及含义

阿林

寒露民间习俗

寒露来临意味气温更低 民间登高欣赏秋景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5个节气,表示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高巍说,这就是说”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具有寒气,快要凝结成霜了。

“到了寒露,北方多数地区已经进入深秋,偶尔能看见早霜。”高巍介绍道,在寒露前后,比较常见和受欢迎的民俗活动就是登高。

“这个时候,寒气加重,秋风渐紧。走近大自然欣赏秋景成为人们的兴趣之一,同时通过登高也能锻炼身体。”高巍解释道。

除此之外,当下也是菊花开放的季节。有资料显示,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通常被成为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所以,人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赏菊。

“不过,由于重阳节与寒露相距较近,登高、赏菊的活动,在人们印象中大多集中在重阳节前后进行了。”高巍称。

吃梨等水果滋阴润肺 部分地区有“饮菊花酒”习俗

由于寒露对于气温的标志性作用,每到此时,在干燥且逐渐阴冷的深秋,人们会特别关注饮食与养生。高巍表示,过去民间有俗语称“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就是提醒人们关爱自己不要受凉。

“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容易让肺、呼吸道等受到伤害,所以人们会在饮食方面作出一些调整,比如吃梨、蜂蜜来滋阴润肺,保证身体健康。”高巍称,百合、芝麻等食物也会在寒露前后食用,但并不普遍。

古代,人们还把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始黄华。”其中“菊始黄华”指的便是菊花寒露时节普遍开放。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悉,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秋天是一个非常萧瑟的季节。但无论是饮食还是游玩方面,人们依然能从中寻找出乐趣,这也代表了从古至今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高巍笑称。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寒气渐生,温差较大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气温下降日期或有所推迟。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养生冷水浴

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是中医提倡的一种健身的运动方法。

洗冷水浴对人体大有益处。首先,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当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血管很快收缩,将大量血液驱人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内畦血管也随之扩张,稍停一会儿皮肤血管再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血管流向体表。这样一张一缩,反复循环,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弹性增强.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有人把冷水浴称为“血管体操”。其次,它可加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为肌肤遇到冷水时。寒冷的刺激使大脑立刻调动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加强活动,对冷的侵袭进行抵抗,全身组织和系统也因此得到锻炼。所以,洗浴后一般会觉得精神焕发,头脑特别清醒。冷水谷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使人食欲旺盛。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可逐渐适应,以至于到了数九寒天,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初练冷水浴的开始时间以秋季为,这不仅因为秋高气爽,自然水质清纯,更因为冷水浴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冷水浴的循序沂进还应包括洗浴部位的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渐低,以及洗浴时间的由短渐长。冷水浴健身,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一年四季都坚持冷水浴,才能收到健身效果。

在冷水锻炼的初期阶段,水由微温逐渐降低,由25~C~35~C降至15%~25cLC,在降至自来水水温,水接触的体位则由敏感度较高的脸部和脚部开始。冷水洗浴后,多次用湿毛巾从上肢开始,轻轻顺沿肩、背、胸、腹和腿部擦洗。习惯冷水擦浴后,可开始冷水淋浴,浴前需做暖身活动,不要带着寒意接受冷力淋浴。可用喷水器给全身喷少量水,先四肢,再躯干,水温可自调,以可容忍的冷度为宜,以后再逐渐降低至自来水水温,喷水量也宜逐渐增多。上面的步骤都结束之后,开始浸泡。这是冷水锻炼的境界。水温应随气温和个体差异而定,初期可用温水,以后逐渐递减水温。全身浸入冷水时,两手做周身擦摩以促进皮下血管扩张和静脉回流,加速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