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四月四清明节的起源和风俗习惯,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节挂坟的由来
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到这个时候,小孩子跟着家族的大人和堂兄弟姐妹们上山去“挂坟”。清明的时日在农历中并不固定,有时是在二月里,有的年份是在三月里。在水村,古时人们以清明作为“下种”的参照系,于是就有了古话,“二月清明迟下种,三月清明早下种”,就是说如果这年的清明是在农历的二月则下种宜迟,而如果是在三月份则宜早下种。据说这种说法已经不科学了,但清明人们仍然记得非常清楚。清明的时日在阳历却一般固定在一个时辰,四月五号,这有些奇怪,无考。水村人一般不会在四月五号这天去山上“挂坟”,而是提前两三天。
在新中国成立前,水村杨姓宗族内部有自己的几个基金组织,即“清明会”、“重阳会”、“学堂会”等,其中“清明会”尤其重要。“清明会”是专门为清明节宗族共同祭祀最原始祖宗“宗庙唐公”以及在宗祠里祭拜列祖列宗而成立的组织,由宗族族老组成,从族产中专辟一部分资产。到了清明节这个时候,宗族就开始筹备清明节事宜,主要有这些事:购买并宰杀生猪、组织成员上山祭祀祖宗、在宗祠里组织大型祭拜仪式和宗族成员大会餐。宗族有族田和山岭,把田土租出去收取租金,出卖山岭上的树木获取现金,这是宗族两大主要经济来源。清明节购买生猪有两大作用,一是要砍块“刀头”到祖宗坟墓前祭拜,这样的肉要砍成正方体,非常厚实,祭祀一般的祖宗有十厘米厚就行了,而宗族集体祭拜则要求更大的,宽度可能达到一尺左右。另一个就是宗族集体大会餐。水村杨姓宗族有三个房头,大屋里、平屋里住着大房和二房人,马公里住着的是马房人,每个湾都有自己的宗祠,总祠在大屋里。上山祭拜原始祖宗的人由各房头选出,马房人多则多派出人手,一般是老中青三代结合,以老人为主,老人和中年人都是村落里有影响有地位的人物,比如宗族的族老、村落里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家庭的当家人、有文化的男子以及大家族的管事。年轻人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有特别的才能比如领导能力,是宗族重点培养的对象,以备以后接班之用。
这些人挑着数箩筐的“刀头”、草纸、香蜡、米酒和纸炮,用粪箕担石灰前往宗族始祖的坟墓前挂坟,而另外一批人则在家准备宗族大会餐的饭菜。挂坟回来的人还要组织在宗祠里的祭祀仪式,这是个宗族男女老幼都参加的活动,分别在各湾宗祠举行,有“八音班”奏乐、族老发言、烧香蜡、放鞭炮,整个宗族气氛和宗族情感在此时迸发,每个人都浸淫在宗族哀思祖宗的严肃氛围里。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体验到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宗族仪式在此刻使宗族成员脱胎换骨,每个人都直接与祖宗对话和会面,感受祖宗的威严,表达对祖宗的崇拜。仪式完毕,人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开始享受宗族准备的大餐。宗族大会餐在宗族学堂草坪上举行,所有的宗族成员从各村落赶往学堂会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族所有成员的聚会,这个宗族大会餐无论是在象征意义上还是在实际功能上都具有无可替代性。会餐后,宗族性的活动和仪式就结束了,接下来是各个家族(“屋里人”)组织上山挂自家的祖坟。
新中国成立后,宗族组织解散,族产被分到私人手中,“清明会”之类的宗族内部基金组织也同时消失,宗族不再有统一的祭祀和会餐。但以各个“屋里人”为基本单位的挂坟依然保留着。“屋里人”是四至六代人的称呼,亦称“唐公门下”,从自己往上数第四代或第六代是这个单位群体的共同祖宗(“唐公”),他是所有“唐公门下”之人都要祭拜的对象。因此以“唐公”为血缘起点和历史联结点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烈的认同群体。“唐公门下”有个管事的,一般为第二代或第三代年纪为长的人,如果第二代到了七八十岁或都已过世,那么管事的则自然由第三代人担任,比如杨吉元的“唐公门下”,第二代男子20年前就不管事了,现由第三代为长、年近七十的杨书漾伯父主持门下事务。每到清明节前夕,“唐公门下”管事的就会通知门下各家各户在某天到山上挂坟。于是门下各家把“草纸”、香蜡和鞭炮准备好,至于米酒和“刀头”都由管事家准备,而石灰则谁家有就到谁家去担。上山那天,各家要去挂坟的人便拿着东西到管事家集聚,一同出发。如果要到远地方去挂坟,如有二十几里路,那么还得带上炊具和米菜,挂完坟之后就地开餐,这些东西也要由各家凑好。要去挂坟的人一般是家里的男子和小孩,妇女和出嫁的女儿不去。把挂坟的东西装在箩筐里,由年轻小伙子挑上,门下之人就浩浩荡荡地穿过村落出发。如果“唐公门下”比较“发人”,人丁兴旺,那么去挂坟的队伍就非常壮观、气派。我小时候跟在挂坟队伍里,总有种言不尽的庄严和自豪感。碰到这种场面,路边的人也会感叹,“一伙这么大的人家”,特别是到远地方经过陌生的村落,这个场面简直能把当地人折服。以杨吉元的“唐公门下”为例,因为是第三代人即他的父辈领路去挂坟,因此首先去的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唐公”,杨吉元这一代人称之为“祖公”。每挂一个坟,父辈就会告知后辈是谁的坟墓,让他们下跪给祖宗磕三个响头。挂得最隆重、最肃穆的坟墓是第四代人的“唐公”,基本上挑来的东西一半以上是用在这个坟墓上,并且其他坟墓可以不用刮掉上面的茅草、荆棘,但这个坟墓却要清理得一干二净,再撒上石灰。整个坟墓被修葺一新就如同新坟一样。
因为这个坟墓隔几年还要“填冬至坟”,所以它一般比其他坟墓要高大得多。
挂完了“唐公”的坟墓,其他的“小”坟就一扫而过,比较马虎。而如果是“唐公门下”第二代人的坟墓、第三代人的坟墓,且他们有后代的话,这些坟墓也不会挂得马虎,也得修葺一番,但比“唐公”的要小气,把握一个度,不能盖过“唐公”。
清明节扫墓的禁忌
一、扫墓时不得嘻笑怒骂、相互打闹
因为墓地是先人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
二、多加了解当地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传承已久,各地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民风,因此要多向老辈人咨询了解一些本地的风俗,虽然有些事情可能看起来有些怪异,但我们要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存在了很久,就一定有其道理。我们可以在借鉴或遵照实施的同时,将这些风俗习惯牢记并传承下去。
辞别时,首先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离开时要决然离开,不能一步三回头,以免将不吉带回身上或引回家中。拜祭回家后,必要时可以进行净身仪式,可除去因时运势较低时,拜祭所招惹回来的气场入宅。
清明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着名“鬼节”,忌讳自然不少,其他忌讳主要有:忌讳探视朋友亲人;忌讳选择清明时期结婚;忌讳搬家入宅;忌讳喜庆类宴请;禁止修建房屋(只适宜修坟、包坟等);忌讳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旅游;忌讳说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对亡者不敬的话;忌讳晚上活动不谨慎等。尽信书不如无书,但人有一丝敬畏、多一些顾忌是有益的。
三、不适合扫墓的人群
1、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2、刚动手术的人避免扫墓
体弱是主要因素。民间传说,刚动手术的人要是去了坟场,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术伤元气,元气弱的时候,邪气也就特别容易入侵,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着想,刚动手术的人还是不要去扫墓的好。
3、三岁以下的小孩避免扫墓
有一种说法是7岁以下的孩子不合适,但其实从命理角度上去看,3岁的更不合适,因为不管从中国的宗教还是国外前世今生理论,都提及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个世界。从科学角度上来讲,3岁以内的孩子容易因为扫墓现场的各种条件限制不好携带,外出到一个相对污染比较厉害的地方也容易让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议带去了,哺乳期的妈妈就更别带自己婴幼儿去了。
4、印堂发暗或眼窝发青发黑的人避免扫墓
印堂发暗和眼窝发青发黑的人处于一个很晦气的时期,扫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坟墓规则不会是个很独立的地方,而是要经过不少其他家的坟墓。晦气临门更不合适去穿越阴气扎堆的地方。
5、重病患者避免扫墓
扫墓可不是一个锻炼的行为,大部分坟墓都离住的地方比较远,大部分坟墓还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调养生息,不能过度操劳,免疫力低下,身体阴虚,心神漂浮,易遭各种邪气,所以,不推荐。
四、清明节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
扫墓时要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穿深色、黑色衣服庄重肃穆,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这与扫墓的气氛不协调,素色或白色衣服则适宜。
扫墓时要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细看别家坟墓和踩踏别家坟墓,或对别家坟墓评头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适宜的。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而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也许会惹一身麻烦回家。
五、清明节不宜将阴气带回家
清明节扫墓要做到心态平和,安稳,怀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对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不在墓区乱丢东西,吐痰等。也不要在墓区吃东西,情侣之间不要打闹嬉笑。
从墓地回来,建议你先去人气旺的大超市转转,之后再回家。人多的地方气场旺,可以驱散心中的不良情绪,消除各种负面信息,让自己的心情开朗起来;平时容易受外界信息影响的人或胆子小、身体弱、运势低的人,还可以用过火盆的方法,来处理阴气,消除负面信息。
具体方法是,在出门前,就准备好:几张金银纸“钱纸店有买”,放在一个不锈钢盆里,回家后,把纸点燃,人从燃烧的纸上走过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