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陀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着和乐的日子。
2、百千哑羊僧,无慧修静虑,设经百千劫,无一得涅槃。聪敏智慧人,能听法说法,敛念须臾顷,必速至涅槃。《佛藏经》
3、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4、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5、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6、恬淡寡欲:恬淡:安静闲适,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7、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10、如人擎油钵,不动无所弃。妙慧意如海,专心擎油器。若人欲学道,执心当如是。《修行地道经》卷三,劝意品
11、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二
12、无量功德是在日积月累中,分毫累积聚集而成。
13、修定诸有坐禅出入息,心意坚同无乱念,正使地动身不倾,此名禅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14、大功德的成就才有大智慧,你光在打坐里头求智慧,这是小乘法门。——当代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
15、有所观法,皆空皆寂,无有坚固,是观亦空。《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16、学者须先打破自欺一关,始有商量处;须灼然见得自己满身过失,工夫始有着手处。——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17、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18、悄无声息悄:安静;息:气息,代指声音。没有一点声音动静,不被人所察觉。比喻做事毫无声音。
19、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20、天下国家社会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宁和睦,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諦。
21、学佛者,道心不可断。道心断,明灯暗;明灯暗,智慧失,就会招来障碍道业的因。修行人当看好心念,莫让外境灭了心中的明灯。
22、无量众生修学佛道,多有退转,时有一人乃能得道,如庵罗花及鱼子等。《优婆塞戒经》卷一,解脱品
23、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24、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25、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26、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27、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三,初分学观品
28、有失败的勇气,才有成功的希望;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实的收成。——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29、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30、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1、切善法,不放逸为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八,迦叶菩萨品
32、学佛的修养,是要每个人保持平等心,看见任何人都能起欢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33、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四十二章经》
34、志气须刚烈,工夫用软磨。——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35、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6、最初如果没有在闻思上下功夫,就会流人黑暗迷蒙之禅定。——宋冈波巴《宝蔓集》
1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2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 、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6 、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7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8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9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0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11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2 、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13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5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6、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7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9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0、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21、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22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23、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24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26、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27、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28、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9、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30 、佛家禅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1、我们现在心里烦恼不清净,就像池塘里的水浑浊不清。为什么会浑浊呢?因为有鱼在游动,把清水搅起来了。心中哪来的烦恼?因为有妄想,没有妄想就没有烦恼。
2、用功就是要把这个真如妙心好好地守着,死活也守着那念清净,慢慢就会起作用,就会发光,就会有神通。
3、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4、一个愿力,一个念力,信心坚固,愿力充足,就不会走错路了。
5、用功靠自己,了生死也靠自己,别人帮不了忙,要自己愿意,要自己警策自己。
6、照顾自己的本来面目,清清楚楚的灵知灵觉,这就是无上密法,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密了。
7、妄想多多的人,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没有妄想的人,连做梦都不做。
8、出家人的境界很高很妙,如果你真的用功开了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法界,山河大地都是如来。
9、一个人没有业障,身心愉快,走到那里都平安无事,业障来了,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障碍重重。
10、年青人要对自己负责任,要立志愿,有志者事竟成,没有志向就没有办法,作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11、禅定禅定,要静要清净,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没有,什么妄想也没有,一心定在那里,动也不动,天倒下来了也不怕,猫捉老鼠就是这个精神,聚起精神看着老鼠。
12、境界因平时用功而显,做好事得好境界,做坏事得坏境界。
13、正念是清清净净的,一丝不挂,不犯心魔,比如一池清水。
14、如是因如是果,要想成佛,就要修戒定慧,不杀盗淫妄酒,不乱来。
1、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2、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
3、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4、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5、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
6、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7、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
8、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
9、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10、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11、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12、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1、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2、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3、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4、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5、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6、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7、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8、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9、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10、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
11、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12、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13、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1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15、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1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