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的开学第一课教案

孙小飞

  八年级历史的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通过猜谜和了解学习历史的作用,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有利于以后教学。

  3、学生能够明确历史社会课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包括上课要求、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

  教师自我介绍(拉近师生距离,出自南浦)

  环节一、浏览课本,了解内容。

  1、学生浏览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和结构,找出七八年级教学内容最大的不同和联系。问题:浏览课本目录,找出七八年级教学内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有何联系?

  2、教师对学生进行看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3、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教材的'基本结构。

  第一单元

  导语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附录

  环节二、了解作用,产生兴趣

  1、猜谜游戏

  通过猜历史类谜语,促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

  晋室东渡(猜一历史人物)——司马迁

  秦桧乞和君王意(打一常用词语)——拜金主义

  太白全集(打一清代人物)------李鸿章

  湘云笔录(打一史学名著)------史记

  全是山东兵(打世界古代一国家)------普鲁士

  诸葛入蜀废旧法(打一世界近代史名词)-----------明治维新

  勤劳去百病(猜一历史人物)——辛弃疾

  泰山腾空(猜一历史人物)——岳飞

  全班考上大学(猜一历史人物)——毕升

  脱离险境(猜一古地名)——临安

  刚交十二月(猜一历史人物)——方腊

  木兰无长兄(猜一字)——歌

  绝非假冒(猜一历史人物)——(宋)真宗

  2、香港保钓人士登钓鱼被抓事件解析

  通过分析时事材料,了解历史古为今用的作用。

  八年级历史的开学第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等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2)通过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活动,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从而对戊戌变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奔走呼号,宣传变法,投身改革,要求维新变法。应该学习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方法:运用多媒体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的活动入手,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方法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

  法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理解变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分组学导,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渗透点:

  (1)用不同形式总结本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训练学生根据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教学设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卫星接收的教学资源,中央电教资源库资源。

  (3)光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小组内学生分工收集,处理有关资料。

  (2)学生预习本课,做小报、结构图,分角色表演来总结本课。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自我教育。

  二、新课讲授:

  出示图片《黄海激战》,出示视频《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全国人民感到耻辱,义愤填膺,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呼吁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

  假设:我们都生活在19世纪末这个动荡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中?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总结:和同学们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今天我们就学习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