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案范文

刘莉莉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案1

《垂直的生计》

一、课程标准

1.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材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活的,描述他们生产生活的特色。

3、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

难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法等。

五、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欣赏图片】

欣赏安第斯山脉地区风光,同时配上印第安人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问: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风光图片美不美?

学生答:美!

问: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美丽的地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答:想!

(一)寻找安第斯

1.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两张图片(安第斯的地理位置图),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及地位?

2.再通过幻灯片展示一幅当地图片,设计问题:“走进山区,探索山区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

(二)探秘安第斯

1.【幻灯片展示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

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人民又是如何利用当地的环境发展生产的呢?

学生回答:低海拔处……高海拔处……

2.【幻灯片展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

设计问题: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原因?

学生整理(教师引导)回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高海拔山区从山麓到山顶,导致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3.【教师引导过渡】

设问:秘鲁山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奇特的生产方式出现文明,是什么人最先在此创造出的呢?

学生回答:印第安人!

教师出示印第安人图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遗址图片。

(三)走进安第斯

1.【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目标要求

1)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2)这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2.【学生成果展示】

衣: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秘鲁人培育出抗寒的马铃薯品种,还利用昼夜温差大发明了常年保存马铃薯营养价值的方法。

住:如图(PPT)

行:骆马能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3.【展示秘鲁国徽】

问题:秘鲁国徽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它出现在国徽上面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骆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师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秘鲁人“靠山吃山”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懂得了?

学生回答: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课小结】

【巩固练习】(见《随堂练习》)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案2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案3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新知

(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观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①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④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教案4

原始农耕生活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河姆渡和半坡遗址距今年代、所处的地区、自然条件、主要种植物和饲养物、生产工具、房屋特点、陶器的使用以及纺织、渔猎等其他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实物图片或考古纪录片,让学生观察、复述原始农耕文化产生、发展的概况。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与前人在衣食住等生产生活方面的比较,概括出中国远古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人类进步的规律,初步培养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境内河姆渡、半坡居民为代表的原始人类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们先民的生存智慧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类由采集到农耕生活的转变过程和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状况,说明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探索和艰苦的劳动实践取得的。通过学习感受劳动和创造的艰辛与价值,培养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要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所反映出的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这是属于知道和了解层次的知识。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的概括。这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中国远古人类,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稍稍停顿,让学生来回答。)――元谋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170万年。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北京人,北京人的食物的主要来源――采集和狩猎,他们使用的石器――旧石器,打制石器,他们已经会用――火。

讲授新课:

在距今约八千年前后至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农耕时代,为了大家学习这一时代的历史,教材精心挑选了两个文化遗址: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他们分别代表中国的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南方(长江流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页看图“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址分布图”,在图中找到这两个文化遗址。

这两个遗址展现了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学习比较来认识两个时期在距今年代、生活地区、原始农耕工具、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等方面的不同。

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很大,这种气候的差异对原始人类的影响很大。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有限,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粟和水稻分别在北方和南方的种植,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一方面也说明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我们的祖先们都创造了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

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特征,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中,你看到了什么?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