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的情景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其自我总结教学提纲历史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亦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习能力。因其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有了整体框架,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二、结合课本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具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一部分学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历史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以至于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动力。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学会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尤其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重点,这样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并且能取得效果良好:第一,重复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第二,重点记忆法。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挑出重点,让学生重点记忆。这也发挥了教师的重要性。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的六件大事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的至关重要性。只有经验加上反思才能更进一步的成长。积极努力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育出新一代具有较强的适应力的学生。尽管有很多的很有效的做法,但失去了落实,一切都是空谈。
历史教育的教学记忆方法
1通过深刻理解,加强关联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解”,其实反言之,“解其义,胜读百遍书”。历史内容基本是由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组成的,离开了那些生动活泼的历史内容,时间年代对我们而言,也只是无意义的数字。学生们对于历史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历史故事了,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故事情节,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记住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施教者不应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动有趣的语言叙述也是引发学生们听课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种或由事记时,或由时记事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无疑应该更容易、更牢靠。
2整理归类,进而以线以点带面我们通过整理和归类历史知识,可以让知识更有条理、更加系统化,不仅让学生记起来更容易,还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土地制度的发展、赋税制度演变、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以及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政权的变更等进行循序渐进的总结和归类,使繁如星海的历史知识由繁而简,条理化和线索化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巩固已学知识,更加容易。又比如,中国的近代历史,可以基本理解为:来自于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为拯救自身和祖国而奋斗。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部分历史归纳整理为:农民阶级的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中国资产阶级的变法革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五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3通过编撰口诀或顺口溜,让学生记得更加趣味性或幽默性这种记忆方式的效果应该是勿庸质疑的,根据所教授的具体内容,教师或可自己依内容编撰成文,或可通过书籍和网络择用,但须注意其押韵的效果和简明易懂性,其它则不再赘述。
4浓缩内容,提炼出要点,使得内容既简明易了,又可展开内容此种方式和顺口溜的记忆方法,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5分类制表,简单明了以图形或表格的方式,将历史知识简要列出,这样使得学生们看起来一目了然,记起来自然也就容易了,如关系表、一览表、比较表、系统表等等,制表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目标,来制定相应的表格,形象、直观是这种记忆方法的最大优势。除此之外,用于历史教学内容的记忆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规律记忆法、因果记忆法、串线记忆法等等,都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绍了。记忆有法,却无定法。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高中历史教育的教学方法
高三历史教学,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艰难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教法要得当,学生学法要正确,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经过多年的探讨和不断的实践,逐步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读、讲、练、改、评、补“六字教学法”,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出乐教乐学的氛围,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读:简单的说,就是读课本。它是形成理解、分析、归纳、比较等学科能力的坚实基础。我反复告诫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好像在稀松的沙漠里建高楼大厦。基础知识就好像万木之本,万水之源。可是,如何能在一年的时间里把5本历史书啃熟,并能灵活运用,没有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为此在读的方面,我把它分为三个时期,三种方法来进行。
第一个时期即第一轮复习时间:全撒网式读书法。首先,背目录。任何一本书都有目录,教材尤具有较完善的目录系统。目录是课本内容纲要,熟知了目录,也就是熟知了课本的主要内容。目录系统本身就展示了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熟知目录,答综合性题目,就能根据事实间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而且背目录要从小到大,即从总体上分清人类历史的几大分期。再进入各章,背出各章的标题,要做到对各章的题目如数家珍,一字不漏。按顺序背出各节里的子目录,这一般是黑体字或方框里的字。做到这一步,整个高中历史的总体和大多数重要的史实已按期所处的位置进入你的脑海,线索清楚,脉络清晰,为你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仔细阅读课本,即不论课本的大字或小字都要仔细地读,包括注解和图画上的小字。经过以上的阅读,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就有了较完整的认识。为下一阶段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时期即第二轮复习时间:精度式阅读法。此时应根据国家颁布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做到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并且要善于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文,重点着眼于线索的整理记忆。
第三个时期:为二模后的阅读,主要是在重新复习以往做过的题目的同时,联系有关的知识点,回读课文,旨在查漏补缺。
讲:即教师的讲解。主要采取精讲和粗讲相结合的方法。高三的讲解,不能像高一、高二年级对课文进行重新讲解,问什么呢?因为学生对高一、高二的历史课本已有初步的认识,只不过相当零散、零乱,没有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再加上时间紧迫,为此我采取了精讲和粗讲相结合的方法。精讲:即对课文的重难点,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课文中的隐性知识讲通讲透;对课文的阶段特征、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相互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并且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采取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方法,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粗讲:指的是课文中的显性知识,即只要学生熟读课文就能掌握的基础知识。
练:这是高考是否成功的主要手段。如何才能达到在练习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这是做题的最终目的,为此,我经过反复的探索,并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①苦练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的题目。②注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题目的练习。③注重能培养学生各种历史能力题目的练习。④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解题方法、技能的题目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还必须限定学生各种题型答题的时间,各种题型应达到的分数,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改:即对学生做的练习进行细致的批改。只有通过批改试卷,教师才可能得到真实的学情反馈,从而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遗漏,进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后面的讲评提供素材和奠定基础。为此,在批改的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①做好阅卷记录,记下好的典型和错的题例,作为讲评的依据。②确立好讲评的重难点,并对阅卷记录进行认真的梳理,尤其找出带有普遍性的“失”,以便集中纠正。这样既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找到教师教学的改进之处,及时补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不足之处。③记录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为个别辅导提供可靠的依据。
评:即对学生的练习、测试的讲评。考试是测量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的手段,而试卷的讲评是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寻求提高教育学质量有效方法的主要环节。若采取不分主次,面面俱到的讲评方法,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怎样才能把讲评课上得有趣味?我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悟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①抓重点、难点。根据改卷时的记录,抓住典型试题深入分析,重点讲解错误的原因,找出纠正的具体方法。②注重各种题型解题方法的分析总结,找出具有规律性的解、答题的技能、技巧。如选择题解题关键是“题眼”的确定和侧重点的确立。材料分析题则侧重于如何入手解题、如何根据题目的设问来解答和组织答案。问答题侧重审题。除此以外,还必须注意把做题的理论知识教会学生,使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③加强个别辅导。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是多方面的,有审题不当、概括不当、有效信息提取不全、抓不住阶段特征、史论脱节、史观错误或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等等,这些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得到解决,每次讲评,我主要针对一两个最有普遍性的方面进行讲解,然后才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使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
补:指的是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它不是简单的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讲评和对错误的纠正,而是好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1针对教和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补救。从中可反省教学的得失,发扬优点,改进不足。2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强化。如学生普遍感到材料解析题理解困难,教师可以多选材料题有意识的指导理解、加强训练。如学生对问答题的切题点感到困难,教师可加强审题和答题的指导训练。同样,这种针对性训练和强化也可以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错误进行反复的讲解、训练、指导,从而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