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从来不是为了改变世界,只是为了改变自己!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占领中国大陆的票房头名,并且成功地超过第二名两倍以上。对于一部上映首日只有13.3%排片的励志电影,没有什么比这种票房逆袭更感人的励志了。在上映十天之后,院线终于承认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在观众的呼喊声中把排片调整为27.5%---当市场和自己的预期相悖的时候,商人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从13.3%到27.5%,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很少有什么片子能够像《摔跤吧!爸爸》一样,在上映第十天的时候,突然排片上升至上映日的两倍以上。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
因为印度足够遥远,遥远到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而在我们的这种想象里,印度拥有了一个妥善的位置。就像是我们贫穷而无害的远亲,过着我们曾经的日子,正在努力追赶却永远追赶不上我们的脚步。因此,我们会在这样的远房亲戚身上,投射出最多的同情、理解以及慈悲。不全是为了他们,我们带泪的温柔有一大半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昔日里努力挣扎的自己。
设想一下,《摔跤吧!爸爸》改换为中国背景。1957年西部三省交界的某个山村里,有一个执拗的前全运会摔跤冠军爸爸,为了自己的梦想,非要逼着两个女儿学摔跤。还有人要看吗?还有那么多眼泪么?我猜那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形,我们对于山村,对于贫困,对于一个生了四个女儿的农村汉子太过熟悉,对于那样的生活太过熟悉。所以,我们并不会喜欢那种真实,尤其是在大银幕上重温那种感受,不会有多少人感觉到舒服,就像是好容易摆脱的噩梦重又前来。
把这个梦移动到印度旁遮普邦,再在里面放一点咖喱,增加一点印度歌舞。对于这个程度的真实,我们是热爱的,而且随时准备大哭一场。因为它足够安全,是一种安全的真实。
对印度人而言,《摔跤吧!爸爸》也足够安全。它蜻蜓点水一般说到了印度的童婚,谈到了妇女在印度的命运,但就那么点了一下,然后就飞快地讲述一个励志故事。它也点到为止谈到了印度基层管理的无能和无耻,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也就那么点了一下,然后就又融入了印度爱国主义的大合唱之中。由于《摔跤吧!爸爸》的轻功是那么好,看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几乎会忘记了这部电影的一开始,讲述的是一个父亲的执念,想要自己的儿子拿一会奥林匹克摔跤冠军。而是习惯了最终的宏大叙事,变成了一家人一心一意在英联邦运动会上,为了印度国旗升起而奋斗终身。
这也是中国观众最喜欢的主题:从不被人看好到万人敬仰,最小的最贫弱的个体为了国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套用那句网上的话来说,“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弱小者的成功逆袭,配合上爱国主义的进行曲,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热血沸腾。然而仅仅有这点东西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点点安全感,也就是心理满足---
在类似的命运之中,我们的妇女已经走过了《摔跤吧!爸爸》里的那一段艰难岁月,平等地和男子运动员一样站在赛场上为国家争夺奖牌。而事实上,中国姑娘们干得挺不错,迄今为止她们无论是奖牌数量还是奖牌质量,都远超男性选手。所以,我们泪水涟涟地看着落后、贫穷的印度大陆上,妇女艰难地站起身来,想要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发出一点声音。在银幕上看到印度妇女因为女摔跤手的胜利而神采飞扬的时候,我们竟然也产生了一点点白人感:哦!可怜的印度人,他们终于有了一点点进步!为他们鼓掌欢呼吧!欢迎他们迎头赶上!他们终于走上了我们走过的正确道路!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在印度是一部纯粹的励志大片的话,它在中国的流行除了同样的励志和爱国元素之外,则带着一种巧妙的恭维意味,成功地让每一个观众产生了一种抚今追昔的感慨,并由衷地希望黑皮肤的印度女孩能够击溃各种金发碧眼的英联邦成员国家的白人女孩---有一种强烈的共同命运感,让中国观众深深带入其中。
对于我来说,《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满感人细节的类型片。它披着印度本土电影的皮,但是内核却严格符合好莱坞类型片的要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心处理,在每一处情感爆发点之前都做了精确计算。它拥有相当不俗的演员和表演,也有相当专业程度的导演、摄影、音乐和剪辑。于是,哪怕它在剧情上落入了一切励志片的俗套,但是依然能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在细节上的可信,让观众深深陷入剧情,迫不及待地渴望着在最后一刻出现传说中的5分,彻底扭转战局。
不单是在中国,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处,《摔跤吧!爸爸》都没有超越人们对印度的想象,也没有超越人们对印度刻板印象的总和。它并没有试图告诉世人任何关于印度的新视角和新发现,它只是重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故事,并且在这个故事上增添了许多戏剧性,为主人公设置了许多真实故事里并没有的障碍。影片中的印度并非是印度的真实,但是人们想象中需要的那个印度。因此,它拥有了最为“真实”的幕布,在这个幕布下面,坐满了最为恳切的观众:请给我们讲述一个真正的印度故事吧!
于是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个印度男人,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好继承他的摔跤天赋,争夺一枚奥运会金牌,然而上天接连给了他四个女儿。当他已经完全绝望的时候,有一天,他回到家的时候,看到了愤怒的邻居.....
这样的故事,在哪里都会发生。但我们更爱看它发生在印度,否则,它只会以小品形式出现,叫做《超生游击队》。
最近在朋友圈经常会有好友推荐一些好看的电影,譬如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还传播了很多正能量的鸡汤文。我决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观看这部很好看的电影,在看的过程中内心激动之余,总是回想起以前的事情。
截止到今天,该剧已经上影连续十几天了,人气居高不下,看过的人应该也不计其数了。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曾经的全国冠军,因生活压力而不得不放弃摔跤,过上了穷苦的生活,为了生儿子来继承自己摔跤实现世界冠军的梦想,却连续生了四个女儿。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当中,然而突然某一天发现两个女儿有摔跤天赋,于是开始摔打训练她们,并剪掉她们的长发。但两个女儿不负父望,经过十年磨砺,最终站在了世界级的摔跤舞台上,并夺得冠军,一举成名,成为整个印度成千上万弱势女性的榜样。
《摔跤吧,爸爸》在技术层面很专业很极致,无可挑剔。这是一部以真实题材为蓝本的体育影视作品,全剧将残酷的父爱展现的非常刻骨,从惨痛的父爱到释放着光芒的父爱,我们看到了父亲的执着,抛弃重男轻女的恶俗和不堪入耳的舆论压力,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实现梦想,也改变了婚姻制度下女儿们的命运。剧中情节并非跌宕起伏,而是简单朴实但极具张力,这与国内动辄父爱如山的电影比起来,感染力更胜一筹。但这并非是以父爱为主题的电影,而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励志电影。
社会发展至今天,一个无比虚构的时代,国产各大影视剧对虚构技巧运用到了炉火纯青,从抗战神剧到现代言情剧,看不到任何现实意义,很多人被商业、娱乐遮蔽了视听,光鲜的外壳里面便是真实的丑陋,各种明星丑闻、恶俗真人秀和成了屎也会有人去吃。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只要通过宣传,都可以博人眼球、哗众取宠,其故事情节曲折弯绕,能把所有观众的心都变成玻璃心。《摔跤吧,爸爸》没有把这个家庭的苦难用来博取同情,而是放大的视角演绎正常人的情愫,所谓的泪点也不过是化悲为喜,还能引起共鸣!
电影中父亲的决定影响着这一家人的生活,子女们不得不为之,这也许就是印度式的家庭教育。父亲为了实现梦想亲力亲为,不管是错误的还是对的,都必须执行。即便如此,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让观众能够从极度恶劣的专制环境中感觉到人情味,回归到属于自己正常的生活本身。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将父权威凌驾于整个家庭,才换来成功。
这和美国式的民主完全不同,如果每天强迫自己的女儿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每天进行严苛的训练,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美国,父亲可能会因为侵犯了子女权益,受到法律严惩,虽然美国的官僚机构非常臃肿,但美国的法律却很高效,处理起这样的问题绝对不会棘手。而印度显然会在执法层面大打折扣,即使到了今天也会如此。但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选择性执法,依据的不是法律,而是“时机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千百年来“以和为贵”的王者之道。
对我而言,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看到了两个女儿奔跑的身影,弱小的身体穿越在麦田里,感觉到生命的逐渐强大。父亲的形象此时很亲切,为了女儿不缺失营养,竭尽全力保障女儿吃好喝好,这是我最感动的地方。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身体成长的岁月,身体那种向上拔的感觉,如果在营养缺失的情况下,是多么痛苦!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或许体会不到!但对于那些食不裹腹,衣不保暖的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是无法享受正常生活的。
对国人而言,印度是一个既贫穷又落后的国家,他们所经历过的包办婚姻,我们不也经历过吗?我们奋斗着的历史,也许将来,他们也要经历。这个国家正在极力改变着自己的面貌,也许过不了几年就可以焕然一新。但这样的改变,需要付出的是全体国民的努力,国家已经规划好了国民的未来,一切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有序推进。这两个女孩子的命运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同样拥有着为国争光的使命,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印度政府体制的腐败,使人们在实现愿望时也无能为力。作为父亲要向当权者哭诉两个女儿辛酸的奋斗史,以此求情感动感化他们,来成就属于自己的梦想。我在想,如果一个国家变得不再纯粹了,爱国还会有意义吗?为什么生在这样的国,就一定要爱这样的国?当印度国旗升起,此时所展现的爱国主义,也许才会有些意义。
在中国,千万个家庭就有千万个为国争光的梦想,中国的教育历来如此。但只有一个家庭才能实现梦想的机会,绝对不会有公平竞争,也绝对不会诞生公平的机制。我们最大的依附,就是在这个具有小小梦想的家庭里,有基本保障就很心满意足了。只不过是早醒过来的那部分人富裕了,还有一部分人在沉睡当中。
这部剧在国内上影的意义,或许是要告诉人们,穷且坚守梦想,就一定能实现吗?点到为止,我只想把观点都集中到该剧本身。
世界上总是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发生,并且发生的故事都超乎我们的想象,不管是在远在印度,还是在大陆的另一片土地上,不管是真还是假,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给你。我们的故事可以不讲述,但荧屏上的故事不能不看,只有娱乐才能不断麻痹人的意识,让我们不脱离已有的轨道前行。
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了戏剧性,也会站在某组委会办公室,向某协会主席进行哭诉子女辛酸的奋斗史,到那时求情就未必能获得同情了。所以还是团队作战好,二胎作战,总比一个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