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500字

莉落

  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500字【1】

  是的,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电影院看一种叫自然电影的电影。就像读书时不曾想多年后的下班时间,自己一本正经坐在电脑前吭哧吭哧写观后感一般始料未及。印象里,这种无剧情的电影是四十五岁以上大叔们的喜好。想到这里不禁要自嘲自己兼具着25岁的欢腾和45岁的沉闷,爱好却始终不肯落在35的真实年龄上。

  这是一部采用真实动物为主演,以四季更替的方式讲述大熊猫母女丫丫美美、金丝猴淘淘以及雪豹达娃故事为主线,藏羚羊和丹顶鹤为客串,旨在探索家庭、自然与生命轮回等主题。全片无特效,剧组20XX年起跨越四季在中国全境实景拍摄。导演陆川介绍说:“自然电影是介于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类型。中国暂时还没有”片中周迅旁白可圈可点,一开篇就将观众带入了神奇的动物世界。

  大熊猫母女成长到独立的故事充满了温情,金丝猴淘淘的被家庭冷落的出逃到挫折后的回归,雪豹达瓦即使处在动物食物链的顶端依然面临着残酷的生存环境,从他们的故事上也折射出人类的影子。

  达瓦的故事让我非常震撼!她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要独立完成捕猎和保护它们,竞争是那么惨烈又无情,不能抓到猎物非但自己挨饿,孩子也要挨饿。看到达瓦在羊群中死死咬住一只小羊不肯松口,任凭小羊的妈妈使劲地用坚硬的羊角撞击她的身体,撑到最后不得已才松口逃走。越发饥饿越发捕获不到食物,几番失力后最终冻死在皑皑白雪之中……

  我们都很不容易,却都要自立、自强,动物的世界血腥却也简单,就是生存和繁衍。人类进化到今天,却偏偏要衍生出那么许多高级玩意儿。

  想着想着,竟然向往动物世界了呢。

  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500字【2】

  今天抽空去了电影院,看了陆川的新作“我们诞生在中国”,不成想,电影院座无虚席,看来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些人气,片不长,一个多小时,观后感呢?怎么说呢?优点很突出,缺点更显眼。

  说一说优点,纪录片用了4季---春夏秋冬,4类主线动物---熊猫,金丝猴,雪豹,羚羊,4个故事---丫丫与美美的母女情深,淘淘叛逆后的重回家族,达娃的舔犊之情,羚羊的团队精神,1个视角---自然与生命,2个结局---生存与毁灭,来诠释这部纪录片存在的现实意义。自然界生命的轮回,时间的周转,太阳升起落下,雨水滋润大地,一切的一切,源于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它是如此多娇,如此富饶,如此广博,让人怎能忘怀?而要维持这样的生态环境,我们人类就必须时刻警觉,过度的开发,肆意的砍伐,随意的浪费,加速生态平衡的失调。有不少纪录片说如果这样下去,地球就会有问题,会消亡,错,地球如果没有外力的干涉,是不会消亡,相反,走向末路的是地球上的一切物种,包括人类。所以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可以继续存活下去。或许,这正是这部纪录片要传达的较深层的涵义。至于较为浅显的意义在于,介绍美丽的中国,就像舌尖上的美食一样。

  摄影团队,绝对是牛人,片尾有他们的介绍,一个摄影师为了等待自己想要的气候(据说是半小时天气会变化一次),等了一个又一个的半小时,风餐露宿,真心感到拍记录片,尤其是拍野生动物的实属不易,背后的付出与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了。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主要是依靠来自disneynature,至于陆川,感觉就那回事,换个导演估计一样可以。

  配乐,比起周大姐的旁白,bgm就是大哥大,要不是配乐与影像的相得益彰,光听念白,估计不少早就退场了,所以不少人坦言,最好看的就是片尾花絮。呵呵。。。

  谈一谈缺点,可能赵忠祥老师的声音太适合动物世界了,所以当听见周迅的旁白时,有些不适应,不能说她不卖力,只是实在太弱了,旁白的作用就是使人能够加深对于影片的理解,可是此片却适得其反,旁白不合时宜的穿插,让人看片的兴趣锐减,看过此片的人一定能想象周迅那张poker face,用着沙哑的声音,全程无升降起伏的读完了陆川给她的稿子,然后领钱走人,太弱了,至少要找个专业的,与其如此,不如去掉旁白,岂不壮哉?

  另外,回过头来,谈一谈挂名的导演陆川,这几年,他真是没有一部像样的片子,我们可以依稀记得的还是那部“可可西里",听说此片的后期是有陆导担当,弱爆了,这么好的题材,这么棒的画面,被陆川的神棍剪辑与拟人化旁白文稿,弄得降了一个档次,最直观的就是拼接明显,拟人化严重,有太多个人的思想,凌驾于动物的思维上了,太扯了。

  总之,画面太赞,旁白太扯,摄影太牛,剪辑太弱,建议带好耳塞去看电影

  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500字【3】

  3年前,一支迪士尼的顶级摄影团队来华。100多个老外在导演陆川带领下,走遍青海、四川、江苏、浙江、黑龙江,拍摄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

  他们拿着不高的薪酬苦干3年,拍成一部大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目前已经上映。

  电影用绝美的野外镜头,围绕3个国宝级动物雪豹达娃、金丝猴淘淘、大熊猫丫丫,讲述它们家庭的成长故事。

  片中拍摄到了10只以上的雪豹,最终它们的素材,都被剪辑成一只名为达娃的雪豹的故事,它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由于雪豹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挤压到非常小,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狩猎面积。这也使得对它们的拍摄成为片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在头一个月几乎没有拍到一个镜头。

  所幸最终锁定了它们的栖息地,才得以在世界上第一次用4K高清纪录到了雪豹宝宝的镜头。

  整部电影预算只有1000万美金,在疯狂烧钱的电影市场,只够拍出一部简单的爱情戏。

  然而,《我们诞生在中国》的5个世界顶级摄影师,带着5个主要来自英美的摄制组,在极为艰苦的自然环境,拍出了350小时的野生动物素材。

  金丝猴淘淘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它与父亲,以及一些“坏朋友”之间。在妹妹出生后,淘淘发现自己失宠了,它想要去亲近父亲,却被粗暴地一掌打开……

  野生动物无法摆拍,没有CG,没有灯光,要在纯自然条件下,精确拍出金丝猴的毛发特质,难度绝非其他电影可以比拟。

  而且,猴子经常会来翻动摄影器材,甚至有次把包里的滤镜掏出来摔碎。

  大熊猫的部分,则是讲述一只名叫丫丫的大熊猫,与它的女儿之间的故事。

  为了能靠近野生大熊猫,工作人员不得不在炎热的天气,还伪装成熊猫,一场拍摄下来,几乎令人虚脱。

  此外,电影里还有大量的其他野生动物,作为配角,比如丹顶鹤与藏羚羊。

  导演陆川,12年前他拍摄了电影《可可西里》,唤起了对于野生藏羚羊的保护,使得其种群有了十数倍的增长,如今已摆脱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12年过去,一个轮回。陆川又拍了这部《我们诞生在中国》。

  拍摄前,陆川曾写好一个剧本,但事实是没有一天是按剧本拍的,动物们“不按套路出牌”,陆川就拿着一天天的新鲜素材不断重新构架故事。在350多个小时的素材中,陆川在动物身上看到的,是快乐。

  “他们的生存条件也许并不好,但他们的生命状态是快乐。”在所有的素材中,有70%—80%的时间,动物们都是快乐的。即使下一餐还没着落,但这一顿吃饱了,小雪豹们就蹭着妈妈,轻咬她的耳朵。

  陆川说:“即使生活再艰难,支撑它们在阳光下奔跑、在风雪中伫立的是生命本身的快乐,而不是内心的苦难感,这是我真正看到的东西。我的片子想要展示的,就是他们生命中有光的一面。”

  不只是快乐,陆川在拍摄过程中也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12年前,青藏高原的动物保护者真是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拍摄《可可西里》期间不断会看到猎杀的痕迹。藏羚羊如同惊弓之鸟:车一停,它们的耳朵就竖起来了,车门一开,它们撒腿就跑。

  现在,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了,住民和游客也都逐渐有了保护意识。人们对藏羚羊的态度让羊逐渐放心,藏羚羊对摄影机对人,都有了一定的接受。陆川打趣:“羊的心态都变好了。”

  更让人觉得温暖的是,在电影预告片的字幕里写道:首周的部分票房,将捐献给世界自然基金会,用于保护大熊猫和濒危雪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