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文章精选三篇

黄飞

  教师节文章精选【1】

  又是一年九月金秋,桂花飘香,也迎来了教师节。每到这个时节,我总有着许多感怀......

  我记得我走进师范学校的第一天,我就记住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记得曾有人说过:教师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和摸不着的广度。身为教师的我们深深地懂得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的时光,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的名声和荣誉。或许注定一生一世一贫如洗,但是为师者,绝非穷于精神!

  人生淡泊,净如山水,行若云风,来与去间,心境轻松。为师之富,富在弟子三千,富在桃李满天下。如此陶然之富,为官者纵是权柄在握,为款者纵是家财万贯,又岂可相比?为官者下属如云,知音有几?为贾巨富,钱财若土,畅怀者谁?唯有为人师者,可饮酒抚琴望月,对满天星宿赏弟子三千。也许,这就是一种平凡的境界与幸福。

  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冉作旭老师和朱德东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那种洒下爱之甘霖,不奢求任何回报,只有付出,没有索取,有的只是对我们无私的爱!现在我碰到他们也只是尊敬的给老师一个微笑,或一句诚挚问候,再无其他。这种师生之情,师生之谊,交也随意,往也随意,绝无心机之影踪。现在想来,我对我的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记得《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许我们活在社会最底层,也许我们正在为家庭生计发愁,也许我们处在最贫困的山区,但我从未放弃过理想,从未放弃过奋斗!

  师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师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这种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我知道,我不是未来,但孩子们是未来。我不是栋梁,但孩子们是栋梁。人们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老师就是这种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的“神”。

  在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衷心的祝福天下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全家幸福,桃李满天下。

  教师节文章精选【2】

  树有树的情怀;草有草的芬芳;海有海的宽阔;河有河的波浪。一番话让我萦绕于心,心生感触。一定正视这个光荣称号: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教师辛勤的耕耘,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教师用她美好的心灵、诚挚之情在追逐那时代的曙光。长江黄河奔腾着深情,蓝天大海储藏着忠诚。执着、跋涉——两条不朽的江河,形成一股强而有力的涛声:苦躬播种,耕织理想,科教兴国,民族腾飞。教师织下奉献歌,情洒课堂爱人间。教师迈着执着、坚定的脚步,浮出一条闪光之路,架起时代的车轮驰向未来之路。改革大潮涌入心堤,巨浪奔涌不断创新,教师更添豪情,教师越发年轻。

  平凡的岁月,弹指一挥间;风雨兼程,留下真情一片。

  在九月的故事里,每一集都格外神奇;在九月的乐章里,每一曲都悦耳动听。

  教师用他不灭烛光照亮别人,实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真谛。在田野上流着耕耘的汗水,在大道边织出七彩的图案。让那些跨世纪的骄子成为一颗颗小太阳,在地球的东方升腾、奔放,创造崭新的时代,创造奇异的希望,创造美好的未来。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忆起过往的老师,有所感触,借此之季,一抒情致,也算对所有代过我课的教师的一种怀想,一种感念。

  在我记忆中,让我感觉最怕最厉害的一位老师,是我刚入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女教师,虽音容相貌依稀,姓什名谁却记不起了,只清晰地记得,她里时常攥着根木条,学校是在那个偏静的小村外,因为偏静,所以她上课的声音显得格外高亮,离教室一百米远都能听得到,抑扬顿挫,真是字字落地有声,但凡有哪个小同学调皮捣蛋,那声音便如激流落瀑,音域瞬间能提高一个八度,随之而和的是小皮鞭抽打马背的声音,虽然多数时候只是抽在了那低矮的课桌上,但杀鸡儆猴,效果显着,课堂上会立即鸦雀无声,真是惧畏那根小皮鞭似的木条了,从此,她厉害的光辉一直照耀她终生。

  小学将毕业时,又遇一位厉害的男教师,不过好在他只动口不动手,若遇课堂上,纪律混乱,或调皮学生玩小动作之类,他便常是眼睛瞪得如一头激战中的斗牛,言语如晴空一声炸雷,但却总不见斗牛出击,也不见雷后暴雨,但学生依然会被他那架势所雷倒,都会乖乖地安静下来,他时常讲课讲得嘴角蓄冒白沫,让人观之恶之忍之,但不说之。

  中学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不知为何,总觉得他相貌如鲁迅似的,但是他没有鲁迅的锋芒,也没有鲁迅的犀利,脸上写满了慈祥与和蔼,慈爱的眼神凝在眼角,善意的微笑是浮在唇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学,自我意识增强,学生们纷纷琢磨诠释自己的名字,能改则改,不能改则取笔名以得到安慰和满足,我也不例外,那时取名就是父母随口取之,不象现在给孩子取名多会根据什么,我不喜欢我的名字太俗气,又毫无意义,可是又不能大改,我便把我的“华艳”二字改为“桦雁”,意即“白桦林中的大雁”,可是并不知为何想要是白桦林中的大雁?只是觉得总比“华艳”要雅韵别致一些吧?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都在教室外玩,班主任仍一幅慈爱的面孔,走到我身边,似无意地问我:为什么把名字的字改了,我想说改的意思是白桦林中的大雁,但是没开口,他笑着说:“你的名字很好啊,你看‘华-艳!中华的华,是祖国的意思,鲜艳的艳,是花朵的意思,祖国的花朵多鲜艳啊!?’”他边解释边笑,我虽然对此解释并不喜欢也不认可,但是因为我想老师肯定是考虑到改名字牵涉到学籍的问题,不是不能改,是太麻烦!不是我想写个啥就是个啥,于是,便罢了,自此,也不再去纠结名字了,一个符号而已。

  这几位算是我记忆中有代表性的老师吧,当然提及的与没提及的,都无褒贬之说,只是节日孕育的一些回忆,一点杂想。

  而我最想说的,是现在的一位老师,她衣着素雅,相貌平平,年龄应该也在知天命之际了,但是言谈举止却无不透出优雅、闲适,给人一种天高地远之空境,人间烟火亦从容,有风清云淡花香草青之感,有沉于红尘而不染尘之气。

  记得第一次上她课,她拿出签到单让我们每个同学签名应到,我也不例外地签了,她看了看我,因为我是新面孔,她便问我是哪一季的,而我只是想去听听名着导读课,是随一同学前去旁听的,我的同学便抢先帮我回答,说我的课还没有开,是前来旁听的,她微笑着看了看我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她提问,清晰地叫到我名字时,我甚是吃惊!因为我以为不会提问到我,一来因为我是旁听的,二来因为她不一定能记得我的名字,没成想,竟然,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但后来才明白,之于她也在意料之中,她并没有旁不旁听的概念,愿意上课的学生都是她的学生,她都一视同仁,从此,我便更喜欢上她的课,当然,原本也是喜欢这门课。

  中间有次课,因为孩子在校生病的缘故,我没能前去,接下来的那节课开始时,她便重复了上节课的一些要点,说我没有去上课而特意提醒了一下,她竟然如此之细心用心,我心又是一惊!随之而漫延的是温暖和感动。

  太宽的指缝握不住太细的时光,眨眼一学期结束了,学期结束的最后一堂课,她问及我们本学期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同学们都一一作答,我们都很认真地听同学们的回答,间或是边问边答,中途有些同学没有去上课,间或缺了几个课,而她竟然都能一一地说出某某缺过几次课,某某的特点和特长,我真是佩服感动至极!轮到我时,我很诚恳地说“我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就是遇上了您成为我们的老师,因为你对一旁听生都能清晰地叫出名字来,并且哪节课缺了,你都能清晰地记得,这真的让人满心感动和温暖。”

  听我说到这些时,她竟然脸微微地泛了红润,好象不胜恭维似的,可我却绝非恭维!到此,也有几位别的同学顺势也深有感触地表达了与我同样的感受,她说人一定要有信仰,不管你的信仰是什么,“可什么是信仰?”有个同学疑惑地问,她说信仰就是你的愿景是什么,你可以有很多兴趣爱好,但是得有愿景,愿景就是信仰,老师(在此指她个人)从事的行业是‘教育’,我的兴趣是‘爱教育’,而我的信仰是‘爱的教育’。说着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爱教育’和‘爱的教育’这几个字。我想别的同学一定也如我一样,内心涌出一股暖流被她深深打动并且深深地敬重她了。她不是言语上说的,而是行动所做的,是让我们心有所感所触的。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们都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该多好!

  可是如今,好象很多的老师都是因为生活而工作,因为工作而履行职责,因为职称因为自我成就感而拼命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机器,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因为只有学生的分数才能让他们得到价值感,成就感,才能让他们成为名师,才能让他们评上高级,才能跟他们经济挂勾,才能让他们名利兼得!当然,这只是泛指,并非全部。

  好象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可是每个人又都迷茫该如何去教育?如何具体实施?中国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已开始用行动来实践他伟大的构想,来回答钱学森之问,来扭转已经驶入深海里的这艘教育的航船,我们都满怀期待和祝福,希望早日能驶出新的航线!

  说点题外话:现在都在评定城市的幸福指数,可是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来自人心灵的一种感受,试想如果人人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也许有些人会说我太妄想太不切实际,实际上认真想想:为什么不能?人有千千种,业有千千行,如果我们一开始灌输接受的就是这种思想,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兴趣为大,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就是要发现挖掘每个人身上固有的特质,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去发展,由此才能把人的才能和价值发挥到极致,而不是哪个行业吃香便一股脑地往里涌,造成的后果便是工作时不从心,为生活而工作,为工作而工作,鱼跃海里,鸟翔天空,若原本是鱼,错放了天空,那么任鱼再努力,能飞过鸟吗?把鸟放于海里,任鸟再敬业,能游过鱼吗?不仅如此,而且带来的后果,直接就是负累,身心俱疲,也不见得有佳绩,不活脱脱就是一生活的奴隶?上学时是学习的机器,上班时是工作的机器,被工作所机械化了的木偶?谈何幸福?

  其实,归根结蒂,还是教育的问题,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有多少做教育的人真正思考了这个问题?孩子一出生就被接受了父母的教育,是父母之爱,也是父母所寄托的希望,待孩子渐渐长大,上了学堂,便就象孙悟空被戴上了金箍咒,时时被老师家长所念咒语,只为了让他能成为父母心中老师眼中所理想过的模样,当老师被问及孩子们的理想是什么,长大了想干什么这类问题时,好象每个孩子都类似说长大了要当科学家,数学家什么的,好象成为了家,才成为了人,而那些家,潜意识里是父母所渴望的,老师所希望的,孩子们回答的时候好象也是为了迎合满足老师家长的心愿,并不知道他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也许并不知道究竟如何才能成为那些家?只是觉得满足了父母和老师的愿望,潜意识里是如此的回答,才能得到认同和赞赏!可是看到国外的孩子们回答这类问题时,各行各业,各种层次都有,有的想当放牛娃,有的想当粉刷匠,有首波兰的儿歌“粉刷匠”唱的就是粉刷匠工作时的快乐情景:

  我是一个粉刷匠

  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

  刷得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

  刷子飞舞忙;

  哎呦我的小鼻子

  变呀变了样

  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快乐?可是又有谁乐意听到自己孩子将来长大了去当一名粉刷匠?这就是差别,不值得思考?

  教育是什么?套用一句话可以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爱的教育。爱有滋养的养料,爱有感化的力量,爱有让人顿悟的泉源。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其实名师指路,不如自己顿悟。自己顿悟是一种境界,一种升华,善于学习的人,会处处有师,善于思考的人,会时时有悟,善于学习思考探索的人,不正是教育出来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