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励志故事:金钱的自白

李盛

  当金钱成为数字,或者说,金钱蜕变为数字,便已经不再具有财富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金钱一度成为富人们鄙夷的一种物品,成为清高者眼中的“阿堵物”。据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时期的名士王衍“品行高尚”,从不屑于提到“钱”字。为了试探他是不是真的绝对不说“钱”字,他老婆便趁他睡觉的时候,叫仆人把王衍的床用钱堵上,看他怎么应对。第二天,王衍醒来,看到满地的钱挡住了他的路,便叫仆人说: 拿开这些阿堵物。阿堵是这个的意思,阿堵物,就是指“这个东西”。把钱称为这个东西,不仅仅需要清高的精神,还要有充足的金钱做后盾。一个没有钱的人鄙视钱,只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富人鄙视钱,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论对于穷人还是富人,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当金钱代表具有实际价值的财富时,是一个令人喜欢的东西。这个时候,用金钱可以换来几乎一个人所想拥有的所有东西。

  当金钱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时候,实际上可以说,毫无意义。这就像海盗抢劫之后却迷失在海洋上一样。这时候的海盗有数不清的金钱。可是,仅此而已。他们最需要的,是食物。没有食物,他们只能等死,金钱对于他们自然失去了意义。

  在以前,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笑话,或者说是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大灾难来了,地主和农民一起逃难,地主背了一口袋金钱,农民背了一口袋馒头。等到休息的时候,农民便开始啃头,地主呢,只能看着自己的钱袋子发呆。因为太饿,地主想用一块金子换一个馒头。在平时,这块金子换回来的馒头,可能这个地主一辈子都吃不完。但是,农民不答应。即使地主想用他所有的金钱换一个馒头,农民照样不笞应。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逃难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农民要给自己留下尽量多的食物。在这样的情况下,金钱就只是一个数字,而馒头,才是财富,才是可以进行交易的“金钱”,是这种环境下的硬通货。

  之所以农民会带着馒头逃难,是因为他没有什么金钱,或者说,他不拥有什么财富。要逃难,出于本能,他便带上吃的。而地主则受了“财富观”的毒害,在灾难面前,没有回过神,没有意识到,逃难的路上,谁有吃的,谁才是富人,谁才掌握着话语权。他的观念,仍然停留在“金钱即财富”的错误观念上。

  有的时候,金钱当然就是财富。但是,只是有的时候,这个概念才会成立。这个概念成立的基础,是金钱必定能够换来他所需要的其他事物。

  金钱,在某种意义上,就像食物一样。对于一个地主来说,无论他拥有的是十亩地,还是一百亩地,甚至是一万亩地,他所能吃下的粮食,一亩地的产出便足够了。剩下的那些粮食,如果他屯在自己家的粮库里,是一文不值的。他仍然是一个穷人,和那些只有一亩地的农民一样,每天吃掉的粮食是差不多的。甚至那些没有地只是给他打工的农民,吃的也不会比他少多少。

  他的粮食,只有卖出去,交换成别的东西,才具有价值。这才是他勤奋耕作,收购田地,积攒家业的目的。他富裕的目的,他想更加富裕的手段,不是把粮食全部屯在自己家里,而是根据需要,把这些粮食全部消耗出去。他可以把更多的粮食分给他的雇工,让他们更有力气劳动,给他耕作出更多的粮食。他可以把粮食换成其他任何他想要的事物,包括为了改良土地需要的牲口、农具。他也可以用多佘的粮食换取一些对他其实完全没有实际用处的事物,比如挂在墙上的鹿头,比如金银餐具。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其实都是在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对他的生活都有着正面的影响,虽然他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是金钱,赤裸裸地躺在那里。关于金钱的所有秘密,就这样赤裸裸,毫无掩饰。当你去关注它的时候,你看不见它的秘密在哪里。只有当你关注它的秘密的时候,你才发现,它所有的“秘密”,其实都只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而已。金钱真正的秘密,其实就是,秘密就是它的本身。抛开金钱本身,金钱毫无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