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的燃气柜美文

秦风学

蓝天白云下的燃气柜美文

  2015年8月24日9时28分,高高耸立在紫金山脚下的两座湿式燃气储柜,从三、四十米的高度,缓缓地降下来,从此,曾为我市生产、生活做出极大贡献的4座燃气储柜,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蓝天白云下的黑色燃气储柜、本溪市地标性的建筑--紫金煤气大罐,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抹不掉的记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本溪市曾一度背负尴尬的称呼“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黄土堆、煤堆、炉灰堆,星罗棋布似地堆满了大街小巷,十余万根浩如烟海大大小小的烟囱, 各个冒着浓浓的黑烟,肆无忌惮地排入天空,导致人们慢性气管炎、鼻炎等发病率上升,仅1974年一年,全市用于生活用煤32.73万吨,排放的一氧化碳734吨,二氧化硫104吨,二氧化碳117吨,碳氧化合物16吨,粉尘360吨,城市笼罩在一片乌烟瘴气之中。

  历史不会忘记,在这黑云压城城更黑的岁月,38位精英,揣着筹集到的450万元资金,怀着治理家乡山水、节约能源,誓让本溪重见蓝天的美好愿望,开始首创本溪煤气会战事业。这天---1973年10月3日,沉睡百年的'紫金山南麓,响起了隆隆的开山炮声,煤气人在这荆棘丛生的荒山,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建成了我市第一座3.5万立方米储气柜和一条供气管网,自行设计安装了市区室内外燃气设施。1975年9月30日,东明地区的204户居民,首先使用上了煤气,开启了本溪人工煤气取代燃煤历史、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篇章。

  历史不会忘记,煤气发展前30年,我市相继建立了4座煤气储柜,总容积为18.9万立方米和一套每小时净化能力9000立方米的脱硫脱萘净化系统,总计发展燃气用户15万余户,城市燃气气化率达到67.3%;

  历史不会忘记,煤气发展的后10年,为了使本溪的天蓝、山青、水碧,彻底根治煤气燃烧时产生的二次污染及易燃易爆等先天不足,港华燃气投资3亿元,于2012年8月,“引入天然气工程”正式开工兴建,现已新建天然气长输管网71公里,输配场站6座,新建长输管线59公里。

  我们不会忘记,2015年3月21日,民建小区1500多户居民,第一批置换天然气成功,公司总经理冯走进用户家中,用因激动而颤抖的双手,轻轻按动用户家中的炉具开关,点燃了我市第一团天然气的火焰,开启了我市正式进入天然气新时代的先河。

  我们更不会忘记,几座煤气柜虽历经沧桑和几十年风摧雨蚀,可燃气柜傲然屹立,年年月月坚守自己的岗位,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分分秒秒地将燃气输送到千家万户,确保了全市近20万燃气用户的正常用气,而且每年可减少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1500吨,节煤7.2万吨,直接减少燃煤产生的粉尘量4854吨,使本溪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良好天数。本溪的山更青了!水更碧了!天更蓝了!

  煤气罐降下来了,焦炉煤气走了,永别了!让我们擎起双手,迎接更加安全环保绿色清洁高效天然气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