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布的情感的美文

黄飞

粗布的情感的美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许多地方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奋斗。我的老家在人们俗称的金周至银户县的周至县东尚村公社临川寺大队。那里由于土地平整肥沃、水源充足,粮食收成还不错,所以不算是贫穷地方。可是人们的衣服布料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自己手工织的粗布,床单就更不用说了。

  可能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儿时的我整天羡慕洋布制品,所以对粗布在心理上总有一种排斥。其实当时我们所说的洋布,并不全是指进口的布料,国内工厂机器织的布料也算。工厂机器织的布料线比较细、布面薄而平整,颜色花形也比较多,但大多数还是棉织品。那时候,人们都向往穿涤卡或的确良布料的衣服。那种布料的衣服不但结实而且穿起来平整不起皱纹,棱角分明美观好看。我长到上高中了才享受到用那种布料作的衣服,但也仅仅是外套而已,内衣仍然是母亲手工织的粗布。当时就有人讲,外国人喜欢穿棉布的衣服,说是棉布里没有化学成分,与皮肤接触不痒还比较舒适、吸汗。我当时还不信,心想既然这样为啥那么多人都想穿涤卡、的确良衣服呢?

  1990年我从部队探亲回家,母亲刚好织了好多花格子粗布,是专门做床单用的。她说她自己留两条,其余的给我们姐妹兄弟五人,每人能作四条双人大床单。我当即表示一条都不要。母亲很诧异:别人都嫌少,你却不要?是不是嫌给你分得少?我说不是的,外面卖的床单花型多也很柔,比粗布好看。粗布床单全是格子,布厚铺床很硬,看着也很土,我不要。母亲又耐心地解释说:这布是咱自家织的,线好布厚、结实耐用,起初是硬点,以后多洗几水就软了,你不要可别后悔。我还是坚持没要。回部队后我就特意在商场买了一条床单,结果刚用时很好看,由于太薄,铺在床上容易打皱,不到半年就用不成了。这时我才后悔没听母亲的话收下那粗布床单,同时也由此改变了对粗布的认识。

  2001年,也就是我刚从部队转业的第一年,有一次回到老家,母亲对我说:以前给你床单你不要,后来后悔了。现在趁我身体还能动,给你们再织一次床单。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不过你们每人得给我交100块钱,我要买织布的棉线。那时由于我刚转业到地方,对单位的工作很不适应,心情极度低落也实在没底,以后能否挣钱养家糊口还很难说,哪还顾得上这事。因此虽然心想要,还是回绝了。母亲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当着其他姊妹的面说:你负担重,就不用给了。后来,床单织好了母亲照样给我了四条粗布床单。这件事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让我内疚不已。这也是我现在对粗布情有独钟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