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美文
20××年7月1日星期三上午10:30:00,结束物化考试,我的大二也宣布结束。这两年的大学生活竟然能够清楚的记得,自认为我的记忆力是越长大越差,过目不忘的能力也仅限于when I was young,但就是这样的记忆我依旧大言不惭地这样说。不知是时间走得太快以至于两年其实也就这么一点,还是我掌握了特殊的记忆技巧,还是生活每天都一样所以不需要我太费力去记,或者其实三者都有之。我更愿意相信是最后一种,每天充斥着各种事,大大小小,杂七杂八,今天去填个表,明天去统计名单,后天要赶一个deadline,还要在各种事情中抽出时间来娱乐一下玩一下手机。
插一点题外话,感觉smart phone的出现,严重占用了我们的时间,也降低了做事的效率,比如在图书馆本来要花三个小时完成笔记,结果一放下书包拿出手机连上WiFi打开微博就刷了一个小时,于是原本能够完成的任务就被拖到另一个时间段去完成,恶性循环,最后只剩在寝室咆哮一句:“已经不能忍,今天的任务又没有完成!”现在依旧很怀念那段没有这么多诱惑的时间,安安静静地做事,效率奇高。现在一旦有一天我整天都没有摸手机,我就会对这一天的自己特别满意。转向正题*/
就是在这样的多样的繁杂的生活状态下,我看到很多人把它过得很精彩。或是专注科研,总是一本正经脸;或是热心学工,结识了上下五届的同学,和谁都能说上一句;或是两者都涉足,全面发展;或是玩转社团,形成自己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成为让人称赞的达人。无论哪一类,都增加了自己的关于另一个新鲜事物和周围世界的经验。大学生活里,我更想的就是这个——增加关于各种事物的经验。学习,增加科学世界的经验;学工,增加与人交流、办活动的经验;志愿活动,增加服务他人的经验;社团,增加对一个特定事物的经验;甚至浏览微博也是增加对外面世界的经验,经常在浏览完微博后说:“天呐,我的三观又被重建了!”一切的一切,从一进校开始,就开始不断去经历。
这就像一个试错的.过程。在大学以前,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情况,但我自己是过得就像“别人家的小孩”,父母没有操心我的青春期叛逆,因为我好像没有青春期,或者是我的青春期在不经意间溜走了,或者我的青春期过渡得很温和,也会闹脾气但没有到把家都砸了的地步。而在我的认知里,很多人都是在青春期接触到某种新鲜事物然后将之视为乐趣,所以,很遗憾,我没有pick up什么新奇的乐趣。要说我喜欢什么,我会说曾经我学了一段时间的素描和水粉画,记得我画出第一幅静物素描,老师说了一句:“你以前学过?”“没有。”“那你很有天赋啊!”当时心里乐开了花,心想我以后是不是就是一名艺术家了?然而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就终止了。后来又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了写作、音乐方面的东西,都只能是皮毛,是真正的皮毛。
但这些都让我对这个东西有了新的认知,就像严方方说的“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很感谢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不至于是一个无知的人。而这种对什么事情都能说上一句的感觉,或许连着我的快乐的神经,让我产生愉悦的感觉。于是,从小到大,我都乐于去接受新的事物。就像我喜欢看问答挑战节目,在对答题者产生敬佩感的同时get到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在很小的时候没事就去看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看地区国家的位置,长大一点学各种洋流、气候、土壤、植被等(嗯,其实如果没学生物,我可能就去学化学或者地理了)。
写到这里,发现其实我也不是对什么都乐于接受,比如我是怎么也不能理清历史上各种人物与其所处朝代发生的事情,考试考历史我都是一考完就忘。所以应该是乐于接受感兴趣的事物。在不断经历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为之倾洒热情。对于我喜欢的事物,我愿意付出全部的时间去完成,而对于不喜欢的,除非外力压迫而草草应付,否则就是弃之不顾。这样一个试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打造独一无二的自己。可能也是这样一种对事物认知的态度,让我对什么也不能说是精通,曾经也为这而有少许遗憾,但我自己还是知道,我是不可能在一件事情上专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的,又或许我只是还没有遇到让我能够一直保持热情的事物。这些喜欢与不喜欢、感兴趣与不感兴趣,全凭本人感性判断。之所以喜欢,可能是它们很对自己的气场,又或许是特定气场在某一偶然因素下被激发并不断强化,总之,总是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的。我想要做一个有丰富经历的人,想要做一个看遍世界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梦,也是一个持续一辈子的梦。
写到现在,太阳变得温柔了许多,我也该去看看今天的天是否也如昨天一样蓝,风是否如昨天一样带着时而清凉时而和暖的气息。(其实是去聚餐了——浪浪浪~)
这是一篇即兴的文章,也意味着它是一篇意识流文章,想到哪写到哪,看得头昏昏的看客请谅解,你要想着它全文充满了考完试愉悦的心情~
by Rhythm of Rain
·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