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往事美文

孙小飞

上梁往事美文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在时间的推移的进程之中,农家建新房盖新屋,择一良辰上梁的事儿,尽管已经告别了历史的舞台,成了遥远的往事,但对于我这个亲身经历和感受过此事的农村人来说,记忆还是蛮深的。

  那年,也就是上个世纪的1975年秋天,我家的老屋由于村里开挖一条中心渠要从那里经过,便拆迁到一个新的地方建造新房。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整个农村都还不富裕,建房盖屋都是用木头搭建。木架搭好以后,农家还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上梁,以巴望给家里带来好运好兆头。我家也不例外。

  上梁那天,我那时还只有10多岁,父亲叫我在一旁放鞭炮,他自己宰了一只大公鸡,将大公鸡的血抹了几滴在梁木上,并在梁柱上系上一块红绸子,期望家里在以后的岁月里雄起,发子发孙,鸿运当头,鸿福齐天。

  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随着我父亲一声喊:上梁!帮忙盖屋的乡亲们就一齐使劲,把梁木吊上去,稳稳当当,牢牢地固定到了屋顶中。

  在那种因循守旧、政策不活的年代,农家建房起屋,寄望于上梁给家里带来福气的愿望是极难实现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守着传统的种田模式,改变不了家里贫困的现实,换不来发家致富的新面貌。

  东方风来满眼春。上世纪70年代末,神州万里,涌动着改革大潮。农民纷纷调结构,改模式,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步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十几年后,农家像城里人一样,相继拆除旧茅屋,建起了白墙青瓦的水泥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应俱全。

  农民起屋盖房,不再用梁木上梁了,清一色地用钢筋水泥和预制板了。那种农家盖房上梁的事儿,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划上了一个句号,跟人们永远地说再见了。

  尤其是那句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它的本来面目,只能领会它的引申意义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历史前进的一种必然。